APP下载

2007-2016年赣州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18-03-20杨荣荣龚雪梅廖梅珠杜刚

江西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丙肝赣州市丙型肝炎

杨荣荣,龚雪梅,廖梅珠,杜刚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有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两种表现,其中慢性丙肝可以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近年来,丙肝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一方面丙肝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丙肝感染者往往意识不到自身的感染情况;另一方面丙肝发展为慢性肝炎程度高,被公认为是造成全球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丙肝呈全球流行趋势,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数据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系统。疫情数据按照 “终审日期”和现住址为 “赣州市”条件导出2007-2016年疫情数据,同期人口数来自于《中国疾控基本信息系统》。

1.2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括 赣州市2007-2016年丙肝报告发病数为84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0/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15%。2007年的发病人数最少(39例),发病率最低(0.49/10万);2016年的发病人数最多(152 例),发病率最高(1.78/10 万)。 2007-2016年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2 时间分布 赣州市丙肝全年均有报告,没有明显季节性,呈散发状态,累计报告丙肝病例6月最多,为91例,2月最少,为50例,见图1。

表1 2007-2016年赣州市丙肝的报告发病率

图1 2007-2016年赣州市丙肝报告月分布图

2.3 地区分布 从县区发病率来看,章贡区最高(32.66/10 万),其次为龙南县(18.95/10 万)、全南(14.47/10 万)、瑞金市(14.22/10 万)、定南县(11.72/10万)和上犹县(11.34/10万),县区分布不均衡。见图2。

2.4 人群分布

图2 2007-2016年赣州市丙肝病例报告地区分布

2.4.1 性别年龄分布 2007-2016年赣州市报告男性丙肝病例 482 例,女性 358 例,男:女=1.35:1,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13/10万和0.87/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累计报告病例中,年龄最大者为97岁,最小为5d,平均年龄43.8岁。通过进一步对年龄进行分组计算发病率,结果显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75-80岁(24.19/10万),其次为85岁以上年龄段(21.54/10万)和65-70岁年龄段(20.49/10万)。进一步将年龄分为低(0~岁组)、中(30-岁组)和高(60-岁组)三个年龄组,其发病率依次为4.96/10万、13.75/10万、18.27/10万,高年龄组发病率>中年龄组>低年龄组。

2.4.2 职业分布 累计报告病例中,职业以农民所占比重最高为52.0%,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1%,第三位的为离退人员,占9.6%。

3 讨论

丙肝呈现全球流行趋势,但流行状况具有地域差异性,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形势较为严峻[3],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静脉吸毒、输血、不安全注射、重复使用注射器、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等[3]。2017年1-8月,全国共报告丙型肝炎20902例,发病数位于全部法定传染病的第8位[5],丙肝由急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程度高,严重危害大众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表2 2007-2016年赣州市不同性别丙肝报告发病率(/10万)

表3 2007-2016年赣州市不同年龄组丙肝报告发病率(/10万)

表4 2007-2016年赣州市丙肝病例职业分布表

本研究显示2007-2016年赣州市丙肝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1.00/10万,发病率波动在0.49-1.78/10万之间。国内孙海泉[6]等分析了全国的丙肝流行规律,发现2008-2012年全国丙型肝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067/10万,龚正华[7]等分析了江西的丙肝疫情特征,发现2007-2013年江西省丙肝发病率波动在2.69-5.82/10万之间,可见,赣州市丙肝发病率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呈现低流行态势,这可能与当地人群暴露的危险因素少有关,亦可能同当地医疗机构对丙型肝炎的确诊工作基础不足有关[8],具体原因仍待进一步研究。

2007-2016年赣州市10年间丙肝病例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⑴丙肝检测覆盖面增加,部分医院将丙肝检测作为住院病人的必检项目;⑵医院诊断水平增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报告意识提高;⑶公众健康意识增强。从时间分布来看,赣州市丙肝无明显季节性。从地区分布来看,赣州市丙肝报告发病率以章贡区最高,这可能与章贡区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水平高于其他县区,章贡区居民接受丙肝检测的机会要高于其他县区居民有关。

赣州市男性的丙肝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与全国和全省的报告结果接近[6,7]。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75-80岁(24.19/10万),其次为85岁以上年龄段(21.54/10万)和65-70岁年龄段(20.49/10万),都是高年龄组,高年龄组发病率>中年龄组>低年龄组,与陈水连[9]的研究相似。高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有:⑴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到医院就诊机会增多,相对于年轻人,更容易检测出来;⑵丙肝早期感染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往往要等疾病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癌才发现,所以报告病例会滞后;⑶随着年龄的增长,累积暴露危险因素增加,也会导致报告发病率上升。从职业来看,赣州市丙肝病例中构成比最高的职业为农民,其次是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低、收入低,卫生资源缺乏,故构成比较高。离退人员的年龄偏大,基本为老年人,原因如前对高年龄组发病率高分析一致。

赣州市丙肝疫情从该市病例报告情况来看,疫情虽然逐年上升,但发病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疫情呈低流行态势。赣州市丙肝疫情特征,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似。目前,丙肝防治工作不像艾滋病防治工作一样,有各项政策、人员、经费的保障,宣传的力度不够,广大群众对丙肝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主动检测少;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识不够,存在漏报和错报的情形;各医疗机构检测能力不足,虽基本能开展抗体检测,但能开展核酸检测的少之又少。丙肝感染通常呈现隐匿性,有许多的感染者尚未发现,现已经报告的病例只是人群感染的冰山一角。鉴于丙肝引起的健康危害大,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重的医疗负担,关键是丙肝可以治愈[10],可以消除传染源,最终达到消除丙肝的目的,建议加强对丙肝的防控。对于丙肝的防控,可以借鉴艾滋病防控模式,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大众人群的知识宣传,提高他们的丙肝知识水平;探索高危人群(静脉吸毒等)的宣传和干预模式;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加强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等等。

[1]陈红松,窦晓光,段钟平,等.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61-1979.

[2]Qin Q,Smith MK,Wang L,et al.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China:an emerging public health issue[J].J Viral Hepatitis,2015,22(3):238-244.

[3]崔妹娟,王晓春.丙型肝炎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141-144.

[4]张一.第八讲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江西医药,2010,45(5):505-509.

[5]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7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 情 概 况 〔DB/OL〕.http://www.nhfpc.gov.cn/jkj/s3578/201709/d30e75fc9d2e4d09ab01279662b16b96.shtml

[6]孙海泉,肖革新,郭莹,等.中国2008-2012年丙肝流行规律及空间聚集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3):286-289

[7]龚正华,尹梅,杨晴,等.江西省2005-2013年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99-100.

[8]刘尚辉,娄岩,邓妍,等.我国大陆地区各省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的系统聚类分析 [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641-644.

[9]陈水连,陈田木,李亚曼,等.长沙市2005-2014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10):1204-1206.

[10]戴颖,孙杨安.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5,50(2):103-106.

猜你喜欢

丙肝赣州市丙型肝炎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启航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