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联合检查非典型性肺结核临床分析
2018-03-20吴涛
吴涛
肺结核为感染科疾病,指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肺结核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常见。肺结核有发病缓慢,病程长的特点,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咯血、食欲不振、盗汗、咳嗽和乏力等。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影像学表现有别于普通肺结核。原因是机体免疫力、病毒毒力、结核细菌量导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呈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特征[1]。研究指出,由于不典型性肺结核通常伴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因此,进一步加大了诊断难度[2]。X线和CT检查是用于诊断肺结核的有效手段,其诊断准确率高。为探讨X线联合CT检查在非典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73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影像学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诊的73例非典型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8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0±5.6)岁,年龄 23-63 岁;平均病程(5.9±0.4)年,病程 8个月-11年;临床症状:痰中带血11例,发热7例,咳嗽,咳痰24例,胸痛26例,无明显症状5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确诊。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呈阳性,伴有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现象。排除标准: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
1.3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患者取站立位,摄正位、侧位X线胸片,根据患者病情行增强扫描,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按照3ml/s速率注射。
CT检查:采用美国GE64排螺旋CT,将电压和电流设置为120kV和55mA,根据患者病情选择5mm薄层扫描或10mm层厚扫描,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膈下。入选患者首先接受X线检查,然后行CT扫描,最后,患者接受X线和CT联合检查。
1.4 阅片 所有影像学资料均由2名具备丰富阅片经验的医师阅片;若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可再纳入1名医师。比较分析X线检查、CT检查、X线联合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时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73例病例中,节段或肺叶实变型14例,纵膈/肺门淋巴结35例,结节肿块型2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4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诊断的准确率,X线联合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或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病变部位 73例病例中,病变部位在上肺者31例,中下肺者18例,双肺广泛分布11例,其他13例,经X线检查、CT检查、X线联合CT检查检出的病变位置见下表。
3 讨论
近年来,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加上人口流动性、气候变化、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滥用,导致肺结核发病率逐年提高。典型肺结核患者患病后可表现为盗汗、乏力、消瘦和发热症状,而不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和病变位置均与典型性的肺结核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典型的肺结核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肺结核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加上患者多伴有其他肺部慢性疾病,因此,加大了诊断难度,漏诊率和误诊率高。
表1 X线、CT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n,%)
表2 X线、CT检查、联合检查检出的病变位置(例)
X线检查和CT检查是诊断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手段,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即便在不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当中,也有一定诊断价值。传统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的方法为X线检查,X线检查能够明确病变部位,但其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从而导致其诊断准确率不够高[3]。本研究结果也提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X线联合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用X线检查或单用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说明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与准确诊断比较,并无明显差异。原因是X线检查虽然作为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的首选方法,但X线检查无法检出于细小病灶以及隐匿病灶,对于拟诊双肺均感染病毒的患者而言,CT平扫的诊断准确率更高[4]。CT能够发现较小的结核病灶,还能较好显示X线缺乏特异性表现的病灶,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测量病灶CT值,能够明确病灶性质,是诊断不典型性肺结核的有效方法。马维民[5]研究对3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符。本研究结果提示,X线检查、CT检查在病变位置方面的诊断价值较高。
临床上,可将不典型性肺结核分为节段或肺叶实变型、结节肿块型、支气管内膜结核型、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型几类:⑴肺段、肺叶实质型的CT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可见大片密实影,实变影中可见空洞,周围可见腺泡结节样改变,小叶中心支气管旁可见卫星灶。在其他肺叶段中可见结核病灶,在综合淋巴结和肺门处可见钙化征象,早期有纤维化反应,临床应与肺炎鉴别,结核病灶的CT影像学表现仅为节段性和多灶性实变[6]。⑵结节或肿块型:该病变类型应注意与周围性肺癌鉴别,周围性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为结节边缘有毛刺样特征,胸膜凹陷,并伴有空泡。不典型性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为干酪样病变,并有纤维包裹,病变中心是干酪样的坏死物,结节周围可见结核性肉芽和纤维组织,并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增强CT扫描可见钙化征象,并有新月形空洞和卫星灶,结节与胸膜宽基底相连。⑶支气管内膜型:该类型病变应与肺癌鉴别。研究指出,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的病变范围大,常累及多个支气管,同时伴有支气管狭窄和扩张,可见钙化征象[7]。该病变类型的患者多伴有肺不张,在肺门区并无肿块。不张的肺组织密度不均,可见纤维条索,空洞,支气管扩张,病灶边缘多呈凹陷状态,可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以上影像学特征在不典型性肺结核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节型:该类型病变在儿童原发性肺结核中较常见,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中较少[8]。该病变的CT影像学表现为CT平扫是可见肿大淋巴结,且密度不均,小淋巴结无强化征象,大淋巴结的密度不均,有强化征象。成年人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应当与淋巴瘤、转移瘤、结节病做鉴别,平扫若见淋巴结中央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是边缘环形强化,上述征象在非典型性肺结核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复杂,且呈多样化,采用X线联合CT检查可显著提高其准确率。
[1]肖观东,李本美,刘亚萍,等.肺结核不典型的X线、CT表现及误诊分析(附 30 例报告)[J].放射学实践,2003,18(1):24-27.
[2]向敬池,杨虹,范芦芳,等.不典型肺结核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J].西部医学,2005,17(4):376-377.
[3]郝润松,韩庆森,亓进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及CT表现特征分析 [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电子版),2012,2(3):17-19.
[4]Taniguchi H,Uchiyama A,Shinno H,et al.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atypical histo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J].J Infection&Chemotherapy,2010,16(5):350-352.
[5]马维民.30例肺结核的CT片和X线平片诊断对比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3,33(4):297-297.
[6]Tian Y,Zhao W,Luo G,et al.Analysis of CT Appearances of 25 Cases of Nodule/mass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J].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2014,605(12):230-236.
[7]郑欣.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8):21-21.
[8]农村立,龙腾河.肺结核不典型X线平片及CT表现误诊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4):6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