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中两种静脉穿刺针的应用对比及体会

2018-03-20袁哲沛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渗头皮针头

袁哲沛

院前急救的首要目标是采取适当的举措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道可保证各种抢救用药及时、准确的进入机体,迅速纠正病情,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为进一步的救治提供保障[1]。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损伤和降低血管感染率,便于患者的活动及搬运[2],在临床中已广泛使用,在院前急救中也能发挥其优势,我中心适时引入了静脉留置针并积极推广,现将两种静脉穿刺针的实际效果对比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体抽样,将合肥急救中心2015年9月-2016年3月间出诊中采用静脉输液急救的4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普通头皮针组)和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组),各230例。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平均穿刺耗时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情况

1.2 穿刺方法 穿刺点常规消毒。①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沿静脉走向再推针2 mm,一边推针,一边撤出针芯,输液贴粘贴牢固。②对照组:普通头皮针穿刺见回血后,再推针5 mm左右,用普通输液贴粘牢及纸胶带加固。

1.3 观察指标 对比静脉留置针和普通头皮针进行穿刺后,两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针头滑脱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及急诊室静脉通道保留情况。穿刺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红肿以及检查静脉路无回血现象可以判断为药液外渗[3];穿刺部位针头移位、滑出则判定为针头滑脱;成功输液且待患者送至急诊室内仍可继续保留输液则判定为急诊室静脉通道保留。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针头滑脱率及药液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诊室静脉通道保留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静脉穿刺针穿刺结果比较 例(%)

3 讨 论

建立静脉通道是院前常用的急救处置方法,由于院前急救条件差、时间紧,搬动、转送及患者不配合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穿刺失败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补液和急救药品使用,严重影响了患者家属满意度及穿刺者自信,急救效率无法保证。

3.1 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提高急救效率 普通头皮针材质坚硬,易刺破血管壁,院前急救的实际应用体验较差,即使一次穿刺成功,也容易因患者躁动或车辆颠簸使针头扎破血管造成输液失败,再次穿刺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又使急救医护工作负担增加,且耽误了静脉用药的时间。静脉留置针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小,软管送入血管之后不易滑出,尤其适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当患者需要快速补液或输甘露醇时,普通头皮针的输液速度难以达到要求,而留置针管套直径大,对失血性休克等危重患者,短时间内可快速补液,为患者院内急救打好基础。本研究静脉留置针的药液外渗发生率较低,这与贾长荣[4]等观点一致;妥善固定后针头滑脱率较低,对于躁动患者以及在颠簸的车辆上转送时更容易保证输液通道的畅通;急诊室静脉通道保留率较高,减轻了急诊科护士的负担。

3.2 急救医护应当注意静脉穿刺失败的几点影响因素 ①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院前急救医护出诊时通常充当着医生和护士两种角色,既要快速了解病史、分析判断病情,又要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要采取吸氧、监护,甚至建立高级人工气道等急救措施,时间紧迫,急救医护的心理素质及操作环境均影响了穿刺的进行,可能出现进针深度过深或过浅、胶带固定不牢等情况。因此,急救医护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集中精力,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穿刺时果断、冷静,同时注意进针深度,防止进针过浅而导致药液外渗,穿刺成功后胶带仔细固定,不宜过紧,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如果出现药液外渗的,应停止输液,重新挑选血管进行穿刺。②合理选择静脉:院前急救中开通静脉通道时应合理挑选静脉。选择血管粗、直、有弹性、易固定且血流量丰富的静脉。在选择穿刺部位的时候,还需要尽量从向心端血管开始,应尽量避开关节与静脉瓣[5]。穿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院内静脉炎的发生。③意识障碍者给予适当约束:意识障碍的患者在治疗时躁动不安、出汗较多容易导致的针头滑脱或意外拔出等情况,容易导致穿刺失败。因此,急救医护在日常出诊中,可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优势,穿刺完成后,避免穿刺肢体大幅度活动,意识障碍的患者可给予适度约束,必要时请患者家属协助制动穿刺肢体,确保静脉通道的畅通。④避免患者家属干扰穿刺:家属情绪激动、车厢内环境、车辆颠簸等因素也可能出现干扰。因此,必要时需请家属回避,颠簸路段可临时停车进行穿刺,减少影响静脉穿刺进行的不良因素。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较普通头皮针降低了针头滑脱、药液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概率,转送途中基本可以维持静脉通道的完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减少了因穿刺失败而导致的纠纷。静脉留置针院内通道保留率高,急诊医护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下一步抢救,提高了急救效率。由此可见,静脉留置针的易护理性及可留置性,符合院前急救的要求,宜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1] 赖秀桂.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40):276.

[2] 高亚婷.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8):659~660.

[3] 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41~361.

[4] 贾长荣,晁永梅.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J].实用中国医药杂志,2005(5):54.

[5] 周艳萍.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的感受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195~196.

猜你喜欢

外渗头皮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让头皮爱上做SPA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报复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