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调查

2018-03-20姚银娟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理学可行性人体

张 凌 杨 平 姚银娟

《人体生理学》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常存在着内容抽象、机理复杂、课时不断缩减等问题。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和目前学生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与课程内容,开发《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能为学生提供灵活、快速、便捷、广泛和开放的移动学习途径。为此,本课题组开展了《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开发可行性及课程开发等问题专题调查,旨在为《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00名,均已具有学习《人体生理学》的经历。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0%,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为94.5%。

1.2 问卷调查 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要求和课程性质自行设计《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开发可行性调查表[1],内容包括《人体生理学》学习难易度和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网络课程开发可行性、课程教学方式、网络课程开发需求。先对5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将预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经修改后进行正式调查。

1.3 质量控制 调查员为人体生理学专业教师,问卷当场下发,当场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调查结果显示,78.31%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建立《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来帮助学习,79.89%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62.96%的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很感兴趣,与持相反意见者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由此可见,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的认可度比较高,网络课程开发具有可行性。

表1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开发的可行性(n=189)

2.2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方式 由于课时的限制,课堂教学虽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也不能将网络教学取代课堂教学。调查结果显示,60.85%(115/189)的学生认为学习《人体生理学》应该采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20.11%(38/189)的学生认为应以课堂教学为主,13.76%(26/189)的学生认为应以网络教学为主,还有5.29%(10/18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可见网络课程只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起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只有两者有机结合,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可以作为驱动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反馈、课后复习的载体,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料,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的平台,而课堂可以转变为答疑解惑,实践操作的场所。

2.3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开发需求

2.3.1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开发重点 40.74%(77/189)的学生希望重点是能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23.81%(45/189)的学生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20.63%(39/189)的学生希望能拥有方便的自主学习平台,14.81%(28/189)的学生希望学生拥有更便捷的互动平台。提示网络课程开发应把重点放在学习资源开发上,同时注重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使网络课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师生交流的平台。

2.3.2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学习资源 有60.32%(114/189)的学生需求最大是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其次是临床案例、习题、试题,需求占31.74%(60/189),其它需求占7.94%(15/189)。在教学视频时长的选择上,57.14%(108/189)的学生选择为6~10分钟的微课视频,28.04%(53/189)的学生选择为20~30分钟,仅14.81%(28/189)的学生选择在30分钟以上,提示在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学生在自主学习注意力很难集中较长时间,在制作教学视频时时间不宜过长,可以不以单元学时为单位,而以知识点为单位,做成短小的微课视频,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迅速找到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2.3.3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内容编排 83.60%(158/189)的学生认为必须与教材完全一致或者是大部分一致,只有16.4%(31/18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这说明在编排网络课程内容时,不能完全与教材相脱节,因为教材仍是学生比较习惯的学习材料,学习时比较方便。在编排网络课程内容时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整合、补充、拓展,具有实用性,贴近学生需求。

2.3.4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学习方式 选择课堂内容讲授的占49.74%(94/189),选择完成学习内容的占21.69%(41/189),小组讨论和教师在线答疑分别占15.34%(29/189)和13.23%(25/189),提示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方式的选择呈多样化态势。一方面说明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需要在内容讲授基础上辅以更多的答疑指导和小组讨论;另一方面表明网络课程相比于传统课程的优势在于其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自主探索学习,实现教师、学生、网络的人人和人机交互,在讨论、合作、竞争等多种方式下完成学习任务。

2.3.5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教师的作用 选择老师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的比例最高,占52.38%(99/189);选择及时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所占比差异不大,分别是22.75%(43/189)和21.16%(40/189),选择教师起监督作用的仅占3.70%(7/189),提示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希望教师也能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反馈、问题讨论、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起因势利导、统筹和协调作用。

2.3.6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47.09%(89/189)的学生选择用课后习题的形式进行评价,33.86%(64/189)的学生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点进行评价,13.23%(25/189)的学生选择考试测验,仅有5.82%(11/189)的学生选择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评价。提示网络课程教学的评价不能采用单一方式,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与反馈,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如习题、任务点、测验、访问量、参与讨论率等。

3 讨 论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必需、够用和实用的人体生理学知识及职业技能。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开发网络课程的期望很高,具备开发的可行性条件。纵观目前职业学校已开发的网络课程,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2]。因此,课题组在设计和开发《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时应明确开发目标,积极探索,力求纠正存在的问题,开发适合学生学习习惯、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教学课程。

3.1 明确《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定位 网络课程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平台,只能是用于辅助课堂教学,而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同时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课堂搬家”“教材搬家”,而是通过网络呈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

3.2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对象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时应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结合专业要求和课程性质,开发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课程资源,专业知识的难度不宜过大,要更多地贴近现实生活、贴近临床工作岗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

3.3 《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应具有交互反馈功能 网络课程的交互反馈功能是网络课程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开发《人体生理学》网络课程时一定要重视师生之间能就学习问题进行交互反馈的功能,让学生在通过网络学习的同时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帮助和认可。如可事先设置任务点、设置课后作业、讨论区,观察学生完成任务、课后作业和讨论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并及时反馈给与学生,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1] 赵艳玲,陈英,张群.关于高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1,6(16):165~166.

[2] 张海燕.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9(3):61~64.

[3] 周华,张敏 ,张晟,等.关于护理专科学生生理学理论教学的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12~113.

猜你喜欢

生理学可行性人体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