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鼓胀的中医特色护理
2018-03-20李德萍
李德萍
鼓胀多因肝病积累过久,肾、脾、肝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腹水无法顺利排除而滞留于腹中,致腹胀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如鼓、尿量减少、食欲减退、双下肢水肿、恶心欲呕、乏力及胸闷气紧,且多数患者伴有齿鼻衄血、腹部积块、神疲乏力、高热烦躁、四肢消瘦等[1]。故针对此类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现对我院100例鼓胀患者给予中医特色护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鼓胀患者共100例,所选对象均与国际腹水协会定义的诊断标准相符合[2],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2±2.3)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4±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中医特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生活起居护理 鼓胀多为久病体虚,故在为患者行护理措施时,应密切关注其生活起居,告知其注意劳逸结合。若过度劳累易耗气伤血,但若过度舒适则易引发气血不畅,故在患者生活起居、日常劳作中注意动静相宜、劳逸结合。若体质较好的患者则不应长期卧床,适量的进行太极、气功、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气血顺畅,但切忌过于疲劳;若患者脏腑功能受损严重时,需保持绝对的卧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床休养,以促进脏腑功能更有效的恢复。
1.2.2 饮食护理 我国中医讲究食养,故应对鼓胀患者的饮食护理引起重视。鼓胀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食物以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要求患者做到少食多餐,禁食生冷食物,避免阳气被伤。食用过多的辛辣油腻食物,易出现湿热之症,故不应多食。少食粗硬食物,易伤络动血。食盐能凝水湿,故应对患者水钠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并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及适量脂肪的食物。
1.2.3 情志护理 鼓胀者,其腹部肿胀,对行动造成一定的阻碍,且病程长,易使患者情绪低下,故此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帮助其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此有效的控制病情,促进恢复。
1.2.4 穴位护理 针对鼓胀患者,可将药物涂擦于患者期门穴、肝曲日月穴位,以行气利水、软坚散结;针对鼓胀腹水严重者可行神阙穴穴位贴敷,以攻下逐水;若鼓胀患者伴有呕吐、呃逆等症状,可行穴位封闭、耳压;此外,若患者腹胀、脾虚、腹泻、纳差,可选取神阙穴、足三里穴位进行隔姜灸,1~2次/d,30 min/次,帮助患者健脾益气、温中散寒。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包括身体状态、心理状态、自理能力、社会关系四方面内容,各项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反之越差[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 n 身体状态 心理状态 自理能力 社会关系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56.13±5.75 85.48±6.12⋆△ 46.89±2.84 87.34±4.77⋆△ 56.79±5.44 81.25±5.36⋆△ 58.98±6.94 93.76±5.48⋆△对照组 50 56.34±4.08 72.34±6.48⋆ 47.16±2.95 76.45±5.34⋆ 56.88±4.52 75.41±4.74⋆ 58.24±8.99 82.24±6.13⋆t 0.211 10.424 0.466 10.754 0.090 5.771 0.461 9.907 P 0.834 0.000 0.642 0.000 0.928 0.000 0.646 0.000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鼓胀病在《内经》中最早记载,并详细描述了其临床特征。《丹溪心法·鼓胀》表明人类其中情绪内伤,风、寒、湿、燥、暑、火从口腔或鼻子侵入人体,再加之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最终产生鼓胀[4]。故鼓胀多因饮食不加节制,引发虫毒感染,情志失调,病情反复、多种并发症所致。本虚标实为该病主要病机,肝脾肾为主要病变部位,病灶受损,血瘀气滞,腹部堆积过多腹水最终引发鼓胀[5]。脘腹胀满,随后腹胀如鼓,更甚者可见腹壁青筋,且伴有脐孔突起为该病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腹胀的同时伴有鼻衄、尿少、乏力、纳差等症状。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鼓胀的中医护理也逐渐被重视,中医特色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等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其护理效果尤为显著;且对患者行艾灸、穴位敷贴、中药涂擦等,更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身体状态、心理状态、自理能力、社会关系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说明对鼓胀患者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且本次护理通过对患者穴位进行涂擦、艾灸等特色护理干预,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对鼓胀患者行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1] 成小燕,杨燕冰,张雅丽.浅谈鼓胀的中医特色护理[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81~83.
[2] 陈诚.肝硬化腹水的中医特色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58~259.
[3] 梅国强.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11~214.
[4] 熊萍.鼓胀病的中医辩证施护[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7):1331~1332.
[5] 方如梦.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6,18(7):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