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概况
2018-03-19尹泽玲温川飙程小恩陈菊赵亮
尹泽玲 温川飙 程小恩 陈菊 赵亮
摘要:方法:查阅知网数据库近十年的文章和网络及公开文件资料;内容:归纳分析得出现阶段“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云计算、中医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与移动互联及中医人工智能这四个大板块及其发展趋势,发现产业的单一化,在形成产业链方面稍欠缺。结论:加大对中医药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影响巨大。
关键词:“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分析;中医人工智能;中医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与移动互联;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4-0269-03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Internet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 Ze-ling,WEN Chuan-biao*,CHENG Xiao-en,CHEN Ju,ZHAO Lia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China)
Abstract: Methods: Access to CNKI database nearly ten years related articles and network and public documents;Content: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industry at prese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ur large plates of cloud computing, large data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mobile Interne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It is found that the industry is single and Industry chain is somewhat lacking. Conclusion:We should increas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Chinese medicine, so as to mak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more powerful.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alys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1 概述
在2015年全國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工具及应用将传统产业升级创造新的业态[1]。随后2016年11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2],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发展,对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其中中医药信息化是中医药学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动态准则上,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3],“互联网+中医药”是在中医药信息化的构造上逐渐形成的。
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二部分概述对“互联网+中医药”的基本认识;第三部分概述“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目前市场规模不大,但极具潜力;第四、五部分,分别从市场规模及文献研究状况下阐述 “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云计算、中医大数据分析、中医人工智能四个方面及各个板块的发展趋势;结论为第六部分。
2 对“互联网+中医药”的基本认识
“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 +”与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的关系,练好“内功”的同时,要有意识有策略的向互联网“借东风”,打破医疗信息、资源不对称的壁垒,重构传统行业,助推各行业的转型升级[4]。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取得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 [5],然而由于中医药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及对中医药学的灵活掌握需要经历长期的时间积累,使现今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充分,“互联网+中医药”是中医药行业借助互联网这一东风,打破原有中医药行业环境医疗信息孤岛及中医药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局面,让中医药行业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健康。
“互联网+中医药”模式不单为医疗机构管理者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如提升就医问诊效率、碎片化时间利用率等,更为广泛的应用在于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利用现有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充分认知并挖掘出中医药学中隐含的知识,使医疗体系的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加快运作流程,并逐步建立跨地区跨医院的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打破中医药信息孤岛状态。“互联网+ 中医药”产生的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医药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速度加快,不断向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方向转型升级[6],它是在中医药数据化基础上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产业模式,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中医的认识,突出了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进了中医药创新及全面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
3 “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场规模不大,但极具潜力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年诊疗人次达9.1亿、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7866亿元[7],2015 年中央财政投入共计1.9 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8]。目前“互联网+中医药”发展的企业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医门诊信息化系统、中药材电商、中医工具类产品、保健按摩类产品、中医问诊类产品和连锁中医馆等。“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的企业,自从2013年开始逐渐变多,目前“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创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成都、南京、广州、上海、山东这些地方。
4 “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的主要集中在云计算,中医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移动互联,中医人工智能四个方面
中医药数字化产业正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迅速崛起,“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在本领域重点支持,目前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热点,通过查阅知网数据库近十年的文章和网络及公开文件资料,归纳分析得出现阶段“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云计算,中医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移动互联,中医人工智能四个方面,主要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4.1 基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的中医药产业迅速推及全国、甚至全球范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国内中医药+移动互联网现状有:O2O模式: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底以来成立的推拿O2O公司已接近百家,自2015年开始,以提供诊疗服务的O2O平台也开始兴起,其中有御康名医app借助O2O模式,以"评测、选医、选方、选药、调理"为核心,倡导"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生活我驾御"的健康管理理念,为公众提供以中医为主的自助、自主式自我健康管理服务[9]。为用户提供上门中医服务的看中医在今年8月刚刚完成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融资;在线咨询、问诊: 在进入2015年后,冬日中医、把把脉等中医在线咨询、问诊平台数量开始增加,并且都已经获得了天使轮融资。并且中医穿戴设备正在起步[10-12]。
4.2 2020年,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将扩展至中国的各个角落
大数据分析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行业,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引导,预计未来几年将是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主要体现在名老中医知识图谱的构建、中医优势病种数据处理、基于大数据与中医药研究现状对慢病防治的启示及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中医临床技能数字化评价体系等,2014年,中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为数亿,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翻倍数亿元,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市场约占40%。[13-14]
4.3 基于云计算的中医药产业规模约达数十亿美元
从图1可以得出,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逐年上升,至2017年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441.6亿美元,其中与医药相关的云计算达到产业规模的5%,主要体现在中医健康管理系统、中药信息融合知识服务平台、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等[15-19]
4.4 中医人工智能产业占据中医药信息化产业市场份额约1/5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以来,产生重大影响和颠覆式影响的少。中医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医疗服务对象是个性化的、场景化的,疾病的产生原因又是多因素的,因果关系复杂,当前人工智能从算法上以及数据量上,对AI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其中要量化政府的投入十分困难,因为中国政府很少透露这方面的信息,但专家们表示,有部分额度非常可观的资金可能会流向人工智能研究,比如,相对不太出名的湖南城市湘潭就承诺拿出20亿美元发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其他地方也给人工智能行业提供直接的激励;在苏州,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当地设立分支可以获得大约80万美元的补助;南方城市深圳则为在那里设立的任何人工智能项目提供100万美元资金,其中与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研究经费占20%[20]。在市场投入方面,可以用于中医临床业务软件应用、智能辨证数学模型等方面[21]。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客观化方面的研究,包括中医药医疗器械、仪器的现代化、智能化研究,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发展[22-23]。
5 “互联网+中医药”研究热度将持续高温
1) 以全文“云计算”合并“中医药”查阅知网数据库,得到文献总数是4076篇,归纳近10年的文献得到文献总体趋势分析图如下所示:
文献趋势分析图
趋势分析图显示,在2008年起研究骤然呈直线上升,并在2016年达到高峰状态并持续一种高温状态。查阅相关资料,在2008年-2009年期间出现此种变化,是由于2009年4月6号公布医改方案之后的第三天,IBM软件集团全球销售总经理Robert LeBlanc先生亲临北京,宣布成立"IBM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并隆重推出在中国医疗领域的四大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由此开启了中国研究“智慧医疗”的新局面。
2) 以全文“中医药大数据分析”查阅知网数据库,得到文献总数是5653篇,归纳近10年的文献得到文献总体趋势分析图3如下所示:
文献趋势分析图
趋势分析图显示,在2006年-2015年期间,呈缓慢上升发展趋势,自2015年到2017年,呈现直角上升趋势,2016年文献量是2015年文献量的3倍有余,2017年持续高产状态。
文献趋势分析图
研究趋势显示,20世纪90年代是中医人工智能化研究的起步期,以专家系統研究为主 ;2000年前后是中医智能研究的低谷, 主要表现为数据库和知识工程;2005年以后神经网络研究增加,2012年以后临床数据开始积累。
6 总结
“互联网+中医药”已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互联网+中医药”产业的四个方面看似独立,却相互联系,最终将形成闭合环节,其中物联网及移动互联平台通过穿戴设备、扫描仪、手机APP用户信号发生器、及线上咨询问诊等方式获取了更为灵活及生活化的中医临床数据,打破了只有医院HIS系统提供数据的局限,扩大了获取数据的路径;云计算平台以加快中医药服务大健康产业为目标,为医生、患者、医院、诊所、药房等多方提供“互联网+中医” 服务和共享数据平台,重塑医疗流程、功能和业态;中医大数据分析平台在数百万份病历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抽取、转换及加载处理等,整理出中医优势病种及构建出名老中医知识图谱,将此平台的覆盖面尽快扩大到全国各中医机构,为中医临床能力评估、特色科室建设“三名”战略及公共卫生等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医人工智能在数百万份病历的基础上,通过机器深度学习,按照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基本原理,提取“辨、证、治、方”的中医临床医疗数字化48位编码,建立中医优势病种的人工神经网络,为广大基层医生和个体中医,提供个性化诊疗和辅助临床决策的外脑服务。具体如图5所示,图像充分展现环节间无缝隙连接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服务,满足市场对中医症采集状、证型分类、用药规律及疗效检测等的需求。
图5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2015政府工作报告[R]. 北京. 201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R]. 北京,2016.
[3] 崔蒙,尹爱宁,李海燕,谢琪,范为宇,朱冬生,张华敏. 论建立中医药信息学[J]. 中医杂志,2008(3):267-269+278.
[4] 郑军,孟乃杰,高路杨. 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J]. 科技风,2017(7):98.
[5] 郭霞珍,王键,周安方,何裕民,.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6] 陈静锋,郭崇慧,魏伟. “互联网+中医药”:重构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J]. 中国软科学,2016(6):26-38.
[7] 李彦文,赵英凯,崔蒙,等. 加强中医药信息产业化,推动大中药产业健康发展[J]. 中国药房,2013,24(7):577-579.
[8] 涂云林. “互联网+中医药”让中医药年轻化[N]. 经济信息时报,2015-09-16(5).
[9] 御康名医网络平台在京正式上线[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5):626.
[10] 蔡耀婷,李芸. 智能手机在个人医疗健康管理服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护理研究,2016,30(13):1549-1552
[11] 孟濬,朱天宇.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新移动医疗系统模式[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7).
[12] 孙焱,戴启锐.可穿戴设备与医疗健康产业关系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5(8):25-28.
[13] 濮文渊,凌云,周春祥. 基于大数据与中医药研究现状对慢病防治的启示[J].中医杂志,2016,57(20):1795-1797.
[14] 程小恩,温川飙.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临床技能数字化评价体系[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8):2025-2027.
[15] 黄粤锋,郑梓勋,杨长图,等.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148-149.
[16] 吴莉,温川飙. 智慧中医云健康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OL].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91-93
[17] 胡广芹,陆小左,于春泉,等. 基于云计算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J]. 天津中医药,2011,28(6):475-477.
[18] 陆忠芳.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3.
[19] 陳昭. 基于云计算的中药信息融合知识服务平台构建[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20] 美媒:中国为人工智能砸重金,美国却在砍经费. [N]. 观察者,2017-05-29,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5_29_410675_1.shtml
[21] 余江维,马利庄,杨华元. 中医智能化诊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50-53.
[22] 郑南君.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解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195-196.
[23] 孔祥溢,王任直.人工智能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3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