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十九大报告探析图书馆对文化传承的动向研究

2018-03-19许昱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公共服务图书馆

关键词:文化传承;公共服务;图书馆

摘要: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不仅要固守中华传统文化,更应该注重文化传承,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文化传承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能够对文化传承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文章就图书馆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2-0133-03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文化强国、民族复兴、文化自信做了明确的阐述,我国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图书馆如何才能发挥好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作用,是每一个图书馆人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1文化传承意味着什么

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并且文化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对我国而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而在“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后,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国家能够发展、一个民族能够延绵不断的支撑。每一个伟大的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且时至今日依旧把文化当作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经历种种磨难,不断积淀、不断发展直到今天,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和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还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随着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比重逐渐增大,文化发展中的经济功能也随之增强。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了文化软实力对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性,它们想尽办法提高本国的文化软实力,以期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1]。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且历史悠久,但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在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维护文化安全,加强文化传播,做好文化传承工作。

文化是全面达到小康生活的最终目标。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文化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也就成为评价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指标。我国尚处于发展之中,经济、政治不仅需要发展,文化更需要发展。全面达到小康生活,不仅意味着人们需要殷实的物质生活,更加需要健康发展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人们的生活开始宽裕,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文化的发展水平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与小康生活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加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是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2如何发挥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文化传承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而文化传承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化最基础的特征是“传承”,无论什么文化都是在传承中得到发展的。而图书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至关重要的,图书可以使人们知礼节、知荣辱、知时事、知发展,人们只有多读书才能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因此,图书馆在促进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1图书馆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

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更迭速度太快,人们无法对大量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无法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图书馆是为文化服务专设的机构,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资源,并且其实用性要大于信息量庞大但利用率非常低的网络。图书馆为人们获取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途径,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2.1.1培养并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在现代社会中,我国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已经无法跟上政治、经济的发展速度,只有培养并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才能够形成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社會主义文化体系。而图书馆通过对书籍、报刊的筛选,使人们能够接触到最完善的知识体系,满足各层次、各领域民众的需求。在很多比较先进的图书馆,能够提供相对应的信息网络查询服务,图书馆的有序管理使其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

2.1.2潜移默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图书馆的存在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并通过人们对文化和信息的获得,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潜移默化地使人们不断参与和接受文化知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使人们的精神层面得到提高,使人们能够掌握文化中蕴含的道理,得到精神满足。这也是在不断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观念,使社会能够平稳地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前进[2]。

许昱:从十九大报告探析图书馆对文化传承的动向研究

2.1.3提升全社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一直是我国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化自信得以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强化。而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和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职能,决定了其重要性不仅是针对某一方面,而是整体的教育和培养,包括思想、素质、文化传播等,这是其他的机构不能做到和替代的。图书馆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传播手段,更是树立民族和国民文化自信的有效利器[3]。

2.2当前图书馆的缺陷

图书馆是服务于大众的文化机构,应当注重公平性、公益性,这也是其价值所在。图书馆的本质就是政府为保障民众的文化权益而提供的公共服务机构。然而,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是发达城市和中心地区在建设图书馆时,盲目追求奢华和“大而全”,但相关的管理工作却相当滞后,资源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图书馆建设力量薄弱,甚至没有图书馆,仅有小型图书室,且设施十分陈旧;而稍大一点的乡镇图书馆因为资金不足,运行十分困难[4],这已经严重违背了图书馆服务大众的初衷。另外,很多地区还存在图书馆类型失衡的情况,如研究型图书馆数量过多,而适应大众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少,且针对特殊群体的专业图书馆也严重缺失。图书馆应该更加贴近大众,使所有民众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接触知识的机会,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2.3对图书馆的改进建议

图书馆作为政府保障民众文化权益的重要机构,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民众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服务民众,提高文化水平,促进文化传承的目的。

2.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首先,我国要调整当前图书馆的布局,图书馆不仅要建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更要建设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其次,应当整合已经建设好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并提供充足的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在较为偏远的地区没有条件建设大型图书馆,也应该建设小型图书室、流动图书室等,以满足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减少因为地域和贫富差距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迫切需求,丰富其精神生活,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尤其是针对贫困地区建设的流动图书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偏远地区难以普及大型图书馆的不足。流动图书室具有灵活、节约等特点,是图书馆建设中的一大创新,能够缓解因为资金不足难以维持或藏书量不够等问题。

2.3.2有教无类,差异服务。图书馆要放低门槛,使更多的读者能够走进图书馆,能够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要不分国籍、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向所有用户提供平等的服务,不能歧视读者。尤其是对于特殊群体,图书馆更要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在我国有很多图书馆已经开设了针对盲人的无障碍阅读设施,提供了许多盲文书籍等,阅读环境也针对特殊群体进行了调整和设置。这种做法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并给予大力支持[5]。另外,未成年人的阅读权利也应该得到保护,很多图书馆已经开设了未成年人读书区域,甚至还有亲子活动区域等,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为全体民众服务的理念,也尊重了未成年人的权利。

2.3.3强化组织,开展活动。①加强宣传活动。图书馆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读者活动等,培养读者的阅读素养,不仅要使已经有阅读习惯的群众更加了解图书馆,还要使没有利用过图书馆、没有阅读习惯的群众了解图书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图书馆可以制作具有指导作用的小手册和宣传海报,也可以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漫画等向群众进行引导和帮助,不仅要让读者明白读书的意义,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读书。②组织阅读活动。文化传承,教育先行。公共文化服务应该以教育为基础,发展全民阅读,既能取得文化发展的效果,还可以同时推进公益事业。图书馆是知识积累的宝库,同时也是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地方。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在发展全民阅读中的决定性地位。图书馆可利用读书日、图书宣传周等活动,举办大型的读者交流会、征文活动、展览会等,让读者积极参加相关活动,调动读者读书的积极性,全力发展全民阅读[2]。③开展大型活动。图书馆要针对不同的受众开展不同的活动,包括公益讲座、演讲、报告会等系列活动,活动能够涵盖的范围自然是越广越好,鼓励全民参与,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事关一个国家的興荣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齐头并进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化传承与图书馆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图书馆才能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图书馆是普及文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图书馆的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郭海明.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74-77.

[2]史明明.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D].湘潭:湘潭大学,2011.

[3]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J].图书情报论坛,2010(3):3-9.

[4]史乐乐,张辉,翟艳萍.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基于文化传承视角[J].晋图学刊,2016(6):33-37.

[5]赵达雄.图书馆四大职能的传承与创新[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9(6):5-9.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公共服务图书馆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图书馆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