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培养“工匠型”人才
2018-03-19于志明
于志明
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郑州要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河南省“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构建郑州国际商都核心区”。而郑州市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力争2020年使郑州成为引领中西部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城市”。2016年9月,河南省自贸实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在郑州片区拟重点发展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现代流通业以及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作为职业学校的管理者,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职业教育应抢抓机遇,积极为郑州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服务,为构建郑州国际商都核心区服务。职业学校需结合自身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发展专业特长,积极探索“工匠型”人才的培育路径。
一、整合资源,发展优势专业
从国家和省市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物流”和“商贸”已成为郑州今后发展的两大关键词。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积极捕捉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思路。通过充分调研,学校适时将原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整合为目前的现代服务系、财经商贸系、信息技术系等3个系部;并增设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物流、会计、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专业,着力打造“有未来的学校”,争取为郑州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为了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学校按系设立了系主任助理、首席教师等岗位,负责本系的日常事务及专业发展;学校还设置了“三处、两办、两中心”的职能部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二、多措并举,培育工匠精神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第一,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立德树人意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全员育人来逐步转变学生的观念,要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提倡的工匠精神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来营造崇尚技能、争做工匠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并把技能提升作为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行动。
第二,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使学生具有工匠精神,职校教师首先要拥有匠人的特质。教师的这种工匠特质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具有工匠意识,深刻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与习惯;二是要有工匠的本领,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第三,在专业课、公共课和校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通过专业课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设置工匠精神考核点,从理论方面考核学生的工匠精神。带学生走进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氛围,体验企业工人的工匠精神。通过公共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和宣传栏营造崇尚劳动、技能宝贵的氛围,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未雨绸缪,培养“工匠”教师
为培养现代工匠,首要任务是培养兼备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工匠教师。
一是建立“双师型”教师达标机制。为促进教师内涵提升,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规划》,通过教研组长和首席教师帮助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截止到2017年年底,先后有50多名教师取得“双师型”证书。学校计划到2018年年底,通过职业资格培训让85%以上的专业课教师都能拿到“双师型”资格证书。
二是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和企业专业技术培训。参加企业岗位培训,感受企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技能标准,感知社会发展趋势,是培养工匠教师的有效途径。学校每年选派10余名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零距离接触与所教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操技能。近几年,学校先后有23位专业课教师通过企业岗位锻炼,成为学校技术开发和实操训练的多面手。
三是引入行业兼职教师,引领工匠教师成长。2017年学校电商、物流、计算机维修、会计等多个专业聘请13位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工程师来校授课,把技术、管理、营销的一线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引领学校工匠教师快速成长。
四、产教融合,对接社会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企入校实现与社会的对接。每年举办企业专家研讨会,到企业实地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定向诊断,企业专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为学校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使课程设置不再盲目,课堂教学更加实用。学校成立企业冠名班,聘请企业专家讲授岗位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零距离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岗位技能,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五、鼓励创新,推动创客教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一词。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也指出,要鼓励多样化教育服务,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创新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倡导“做中教,做中学”,鼓励学生多动手,从实际操作中获得技能是学校一贯坚持的教学理念。
未来发展规划中,职业学校应顺应时代要求,建立智慧课堂,推动创客教育,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重要位置。搬入新校区后,学校加大对创客教育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创客空间,购置与企业对接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把创客精神、创客文化和创客教育理念引入专业教学实践。培养一专多能的创客教育指导教师,使这些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专业的项目设计和开发能力,为创客教育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六、勇于担当,培养多样化人才
在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远景规划中,政府提出要在2049年前把郑州“建成联通全球的国际枢纽中心、世界一流的内陆商贸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金融中心、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开放包容的国际交流中心、生态多元、社会公正的国际宜居大都市”。
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型多样化人才,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作为国家重点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和物流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2017年度职业技能竞赛叉车司机大赛在经贸学校成功举办。利用优势资源,组织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下阶段计划长短期结合,有针对性地面向郑州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培训,让更多的人拥有一技之长,通过技能提升促进就业,为我省劳动力转移培养社会建设的工匠人才。
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培养工匠人才任重道远。除职业学校自身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消除人们对技术劳动的歧视和偏见,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术的社会环境,从而让职校生树立自信,积极加入到工匠队伍的行列,并立志用勤奋的劳动、精湛的技艺、不懈的進取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