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思考
2018-03-19杨凌,何建
杨 凌,何 建
(1 .四川科技馆,四川 成都 610066;2.成都市新都区先农家庭农场,成都 新都 61050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事业,尤其关心农业科技工作,2013年他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如何将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与新兴科技紧密结合,进一步将其升级为现代产业,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长足发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推广体系建设有很大改善,推广转化的模式机制也有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7%。2017年,四川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机械化水平达到57%。未来,政府将在农业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和普及推广力度,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与高新技术深度融合,以科技前沿视角引导农业产业发展,以创新求变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定义,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家庭农场或农户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当今,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技术推广除了单纯推广技术外,还蕴涵着教育提升农民的素质。广义来讲,可以定位为改善农业产业的社会教育活动。
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1.1 农业推广体系不够健全,资源对接效率有待提升
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一方面,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理念和方式滞后、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农业技术供给不足、农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技术推广服务主体太弱,进而导致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过程不能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科技支撑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
1.2 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开放、竞争、激励、创新的良性体制和机制尚待建设
农业科研项目管理总体战略布局与规划不合理,科学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科研单位、项目组织(课题组)之间分工不明确,容易造成资源重复浪费和分配不均。分层经费管理的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
1.3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
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科研投入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得到应有体现,投入强度偏低,财政基本支出不足。同时,我国多数农村地区仍在沿用以试验和示范为主的单一模式,注重单纯的技术推广,忽略产前和产后的工作,最终导致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
1.4 农业科研队伍不够稳定,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实中,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研究条件欠缺,优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农民作为技术受用方,对初期投入成本和收益产出精打细算,受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的局限,容易造成行为短期化。对科研团队和政府来说,农业风险也会长期存在。
2 加强和改进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对策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四川要擦亮农业金子招牌,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就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牢牢抓在手上,实现农业科研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之间的上下贯通和无缝对接,切实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全面激发科研推广人员创新、服务的积极性。
2.1 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体系带头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从注重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大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注重粮食生产为主向粮经饲统筹和大农业转变、实现农林牧渔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注重农业种养为主向“种养加”资源环境等全过程全要素转变、协同促进粮食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重点聚焦社会关注和农民关切的难点重点科技问题,开展农业生物资源收集与利用、资源环境与生物安全长期跟踪和监测、重大疫病提前预防、农业智库建立和分享等。围绕相关领域,紧盯高精尖科技,优化传统科研模式,建立新型合作机制,面向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研究型企业等,构建跨学科的效率体系,实现科技和产业的紧密结合。建立健全与国家体制改革相配套的科研管理机制及体系,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将评价结果与绩效激励挂钩,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打造科技产业结合体,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大成果供给和成果转化力度。
2.2 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
明确推广功能分工,由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的公益性职责要细化量化到单位、到人头,实行任务清单管理;对于成熟的技术、可物化的技术成果等,可由社会力量采取有偿服务或市场化的形式推广。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服务融合发展,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以经营主体为核心形成推广链,搭建推广主体与经营主体对接的平台,促进技术推广与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相匹配。
2.3 探索新型务实的推广新方式
任何新兴科技的推广都离不开实际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传统元素根深蒂固的农业领域。在推广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必须结合当地的区域产业特色,建立产品科技示范基地,向当地农民展示科研成果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而提升其接纳新科技和新品种的积极性。创新政、技、物结合的现代推广手段,变自上而下不问效果的灌输式推广为自下而上问题导向需求式推广。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开展技术服务,让技术更有效直观地落地生根,提升转化效率。开辟更多的宣传渠道,比如定期进行宣讲公益活动,将公益活动和宣讲紧密结合,实现推广宣传效果最大化。
2.4 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要把住和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坚持“一主多元”合力构建“大推广”队伍,组建一支以农技推广为主导、科研、教育、企业广泛参与的推广团队。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注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补充新机制,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强在编在岗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业务素质和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带动全省,以人才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5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型服务主体,积极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扶持一批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在现代科技推广和普及过程中,相关机构和项目组织可以有计划有意识地吸收一批对现代科技有浓厚兴趣以及积极参与的科技示范户,并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农技协会。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和优惠。当产生的效益逐步大于投入的成本,农民朋友对现代科技的接纳程度肯定大为不同,推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与此同时,农技协会的技术骨干和科协的专家也能获取第一手素材和资料,对后续的科研也有互补作用。
2.6 积极创新农业发展营销模式
积极引导农民扩展现代思维和营销渠道,从过去单纯种植主要农作物到扩展到粮油畜牧渔业等领域,进行一条龙生产和销售。这方面,成都市部分农场已经走在前列。2013 年以来,被评为四川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成都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新都区先农家庭农场在当地首先实施稻田种养结合项目。农场不仅开展粮油有机生态种植,推广水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稻田养鸭养鱼以及一、三产业互动增加收入,还示范带动所在村大部分农户通过种养结合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新模式参与多元化经营。在销售渠道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团体和个人参与进来,从而达到多元化、立体化营销,进而调动广大农户和农场主积极性,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2.7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结构升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优质产品,发展一批有优势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大品牌。按照“拾回老味道、重塑老品牌、恢复老技艺、开发新产品”的思路,创响一批有历史沉淀、文化传承、市场认同的特色品牌。搞好品牌推介,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格局。
2.8 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
现今,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现代农业发展也亟需吸纳更多的资金投入。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占据主导地位,积极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融资系统,提高科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和效能,这是长期推广的必要保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的总额和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步优化投入结构。积极引导更多企业与当地农户进行合作。当项目和资金到位后,政府和组织积极引导当地农户和相关企业积极参与,这种良性循环必将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效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