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前景探索

2018-03-19靳建芳李广太

山西林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猕猴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靳建芳 李广太

(1.泽州县林业局,山西 泽州 048000)

1 保护区监督管理基本情况

山西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02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涉及泽州县域南部的山河镇、晋庙铺镇、柳树口镇、南岭乡、大箕镇、金村镇等6镇1乡、168个行政村,面积 93 775.10hm2,其中核心区 41 615.78hm2,缓冲区面积22 655.48hm2,实验区29 503.84hm2。保护区分布有野生植物859种、野生动物22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即金钱豹、黑鹳和原麝,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主要是猛禽类。主要保护对象为猕猴、金钱豹以及森林生态系统。

2 保护区机构建立情况

2002年保护区批准建立以来,多次向上级请示成立管理机构。2016年借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契机,泽州县委、县政府将国有伊侯山林场和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整合重组,设立山西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国有林场改革同步实施,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猕猴自然保护区管理职责归并国有伊侯山林场。尤其在“绿盾2017”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泽州县人民政府加快了对保护区机构设置,下发了《关于成立山西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通知》,明确了保护区设置为副科级一类事业单位,定编9人,经费全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现牌子已挂,公章启用。

3 建立保护区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3.1 保护区发挥的作用

为全县提供了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各种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正在迅速地遭到人为的干扰和破坏,有些地方的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保护区成立以来,与保护区涉及的相关县级职能部门、乡镇,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制度条例,内外合作、齐抓共管,从整个生态系统对保护区进行保护和管理,为全县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和原始景观地带,都是极为珍贵的原始“本底”。

随着该县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发展迅速,全县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与日俱增,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相应加大。金钱豹、黑鹳、原麝和猕猴等野生动物不得不被迫迁徙,然而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对生存空间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随意改变生存栖息地,就容易招致灭绝的命运。猕猴保护区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划分在保护范围内,加强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有效地将猕猴等野生动物种群隔离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进行专人看管、专人监督、专人保护,猕猴、金钱豹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稳步上升。猕猴由建区初期的170多只上升到了300只左右,金钱豹现有20只左右。为全县野生动物建起了保护屏障,保障并改善了全县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保护区是该县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我县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要持续地利用资源,就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猕猴自然保护区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以及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 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省已批建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当时建立保护区时间仓促、调查论证不够科学充分,设置面积过大,功能区设置不合理,使保护区范围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显。

(1)保护区设置时对居民区生产生活考虑不够。保护区的设置,使得区内3个建制镇近10万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受到很大制约,各项基建项目无法实施,严重影响了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2)保护区功能设置不合理,完整性差。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从北至南横穿铁路、公路、输气管道等有8条,超高压等各类线路纵横其间,保护区功能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核心区和河南省相邻外围没有缓冲区、实验区,河南省周边旅游景点已和保护区核心区相连,人员活动频繁。融入中原经济区战略客观上存在交通道路多、基础设施多、旅游景点多、人员往来多等诸多因素,这些都要横穿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所有这些因素都和主要功能区的功能不相适应,功能发挥受到很大的影响。

(3)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在保护区实施多,造成部门监管难度大。太焦高铁工程、高压线工程、引水工程、修路、供电、供暖等民生工程手续办理复杂,乡村旅游热给保护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自然保护区有序发展的建议

4.1 科学、合法调整自然保护区及功能区范围

保护区建立以来,以猕猴为重点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保护区是在“抢救性保护”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区划,时间仓促,调查论证不够充分,区划过大。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山西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在批准建立前区内存在城市主城区、建制镇或其他较大人口密集区,且不具备保护价值”可以申请进行调整。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计委等7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应该坚持面积范围适度、科学和合法的原则,对面积过大、与周边社区矛盾突出难以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应予适当调整”。

4.2 做好移民搬迁工作

《自然保护区条例》限制了自然保护区内居民对自然保护区丰富资源的利用,保护区内居民的农林业生产还会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加强保护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同时又必须解决保护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保护区内居民移民是必须实施的举措。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予以妥善安置。”政府把自然保护区的居民迁到临近的城市或者乡镇,用补贴的资金为他们提供住房,提供工作岗位。根据实际情况给移民一个补贴的年限,当他们工作稳定并适应迁移地生活之后,停止补贴,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当地生活,享受现代的生活。当人们生活水平问题解决之后,自然保护区才能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建设和保护。

4.3 增强搞好保护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求坚持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环境保护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以及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要站在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醒认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的工作部署上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搞好自然保护区工作,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猕猴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猕猴征集令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小猕猴学习画刊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