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联合体型养老模式的探讨
2018-03-19北京京顺老年病医院101300潘义民
北京京顺老年病医院(101300)潘义民
随着区域性老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适合国内地域性养老机构模式是政府面临的新课题。本着讲政治、做模式、建专科的思路,使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有效解决社会家庭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问题,为失能、失智、长期卧床、老年慢病患者提供24小时医、养、康、护不间断服务。
1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北京京顺医院是一所综合性股份制医院,随着感恩文化的深化,顺义区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康医疗集团董事长唐细忠,在2015年区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我区“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的建议》议案,得到与会代表及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区民政局长聂燕山与唐细忠董事长一同到南方考察工作时不停地在思索:“医养结合”是我区弱项,如何发展建设?如何尽快让老百姓有体验感?如何充分体现到政府的关怀?最终方案确定为:民政局出房屋、给政策,京顺医院出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并筹建承担医疗运营任务。住院部可展开床位200张,使区民政局第一社会福利院入住老人实实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为区内16家养老机构,50家养老驿站及居家养老创建了对接服务的平台。
2 适应需求,做好定位
北京市顺义区人口120万,60岁以上老人占近18.9%,其中90岁以上老人达1500人以上,都将面临着选择养老方式问题,成为困扰社会与家庭的一大难题。目前区内养老方式有四种,一是居家养老,主要是农村和城镇经济收入偏低的家庭老人;二是驿站养老,主要分布在街道社区,在驿站做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及基础医疗保障,但真正医疗救治需加强;三是养老院(敬老院)养老,多数只能养不能医,有的配备一名医务人员,只能做一般性医疗处理,发生疾病呼叫120或999送至指定医院,由子女到现场办理住院手续;四是“医养结合”养老,此办法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养老,即一个区域内有医院、有养老院(福利院),除设有基础医务室保障外,一旦有医疗需求医护人员随叫随到加强保障,需住院几分钟内实行绿色通道入住治疗观察。京顺医院与顺义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医养结合”服务定位为:福利院负责对入住老人的“养、护、康 ”,医院负责对福利院医务工作托管,对医疗救治,健康指导全程负责,实施构建“医、养、护、康”一体化服务模式,营造家庭满意,政府支持,社会和谐的养老机制环境。
3 工作定计划,发展定目标
3.1 为政府分忧解难。行动计划实行了“两定”。即定服务承诺:向养老机构、老年驿站、小区居家养老公开承诺服务标准。定广覆盖重点帮单位:门诊、住院面向顺义区及部分城区老人;帮扶16家养老院,托管一家养老机构,坚持巡诊,讲健康课,送医送药上门,为全区1500余名90岁以上老人提供体检等感恩回报服务。实现“三个目标”。模式目标,让老年病医院打造成为北京市医养结合的样板,形成顺义区独具特色的“顺义模式”;助推“医养结合”目标,为政府助推“医养结合”,为社会积极履职尽责,为家庭主动分忧解难,为老人全心竭力服务;医养之家目标;实现老年人的医院,医养结合之家,让老人晚年过得更有尊严。
3.2 为养老做复制模板
3.2.1 行动计划实行“三定”。定服务途径,开展人本位医疗护理服务,全方位关爱老人身心感受。定量化考评次数,院长每周去病房不少于1次;每月去主要医养结合体单位不少于1次,科主任每日去病房不少于2次;主治医日不少于2次,经治医生日不少于3次;护士长日不少于2次,责任护士日常巡视不少于6次,去病房与病人沟通巡视,内容围绕“一查、二对、三关注”。定时限,每周去院周边居家养老小区点上门巡视医疗1次;每15天去院周边养老驿站讲课巡诊一次;每月去养老院巡诊医疗一次。
3.2.2 实现“四个”目标。即三大基地目标:打造成为医疗疗护基地。区内养老机构守护基地;养老驿站健康指导基地;3公里内居家养老疗护基地。精细化服务目标:创建服务特色。设计人性化个性服务照护方案,医生首诊、首问负责制;实行全方位健康管理与干预,实现人本位医疗护理,导入层级护理。提升品牌目标:患者人群及周边小区对医院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样板工程目标:门诊、住院、养护三结合模式一年达到模式形成,两年达到可复制效果。
3.3 为养老机构保驾护航
3.3.1 打造老年病专业学科。行动计划把控“四个”要点。即把控突出重点服务方向:重点打造老人慢病、临终关怀两个学科。技术依托:打造自身团队,每周派中西医专家深入病房会诊、查房、中西医调理,与三甲医院、建立医疗支持平台。专科设备配套:配备血管彩超、动态心电、DR、CT、核磁、理疗、监护、血气、改善患者活动娱乐设备等。中西并重:根据老人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导入中医中药疗法,理疗按摩、针灸等治疗体系。
3.3.2 为老年病人服务实现“求、细、实、效”。探讨需求:根据60岁以上老人心理、生理、病理特点,中西并重调理。护理做细:实现助动、助餐、助洗、助洁、助便。安全做实:有效预防跌倒、坠床、褥疮、烫伤等意外伤害。管理高效:管理人员少而精,技术人员少而全,管理模式全面运营可复制。
4 夯实医疗基础,服务理念突破
实践中我们感到,医、养、康、护最终的手段靠医疗。因此,定位在医疗服务上求突破。
4.1 抓诊疗服务定位。根据全区养老机构及住院老年人现状,将老年病医院发展定位以收治老年慢病,临床关怀为主的学科建设。慢病以心血管、内分泌、呼吸及肿瘤康复为主。对临终关怀老人患者给予亲切、良好的照顾和尽可能的帮助,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帮助老人舒适、安详、有尊严的离世。
4.2 依托医院促医养结合。由于老年人患有多系统疾病,靠老年病医院的技术力量单一。我院与顺义区医院、协和医院、安贞医院、中日友好、西苑医院等三甲医院专家实行多点执业,利用每日专家出诊时机,到病房查房、指导、会诊等。本着“治疗中西结合化、护理人性化,需求个性化”的理念,引入北京知名护工团队,实现专业化生活护理,全身心致力于老年人的服务。
4.2.1 导入人本位医疗护理服务,助服务适量提升。落实“五助”服务。即助动、助餐、助洗、助洁、助便五助服务,实现住院“四全照顾”,确保服务无盲区。全人照顾(身、心、灵);全家照顾(病患、家人、亲朋好友);全程照顾(临终家人的需求与悲伤适应期);全队照顾(医生、护士、心理师、营养师、志愿者等)。有效提升了内涵,增加了病人感知度和信誉度。
4.2.2 延伸服务全覆盖。关注老年人,尊重老年人,是社会的责任所在。探讨和研究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需要引起各界的关心,列入政府一项工作的议事日程,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年度量化考评,扎实有效地推动医养结合事业。居家养老选择距医院3公里处居民小区,对需医疗干预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区内养老驿站,在承诺收住院,定期巡诊基础上,重点对周边驿站进行深层次医疗合作服务;对区内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服务和疾病情况采取定人、定车、定服务项目的“三定”跟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