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
2018-03-19苏苗苗吴玉才
苏苗苗,吴玉才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的一条基本方略,对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并对“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作出答复,为人类的未来贡献中国方略,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这些主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大同、天下一家、正义等思想,进一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文化又进一步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建立在扬弃和继承、汲取与创新的基础之上,后人的创新与发展总是汲取他国及本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再汇集当代思想文化的精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蕴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这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精神上高度契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和倡导的精神产物,所以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外交思想,也是文化思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要想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智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上升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滋养。习近平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挑战,是中国构建自己话语系统的关键一步。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也预示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素来主张博爱、兼济天下的精神,和平、和睦、和谐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化解全球矛盾和危机的一把钥匙。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反映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诉求与呼声,是人类走向美好新世界、新时代的必然之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有利条件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出众多有利条件。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精气神,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和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提供指引,打破了西方文明交往中的工具理性和异化力量,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不同于西方的交往观。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明交往观,“海纳百川”的宇宙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哲学,“协和万邦”的治国之道,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精神风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上,从人类文明的新高度思考人类命运问题,是中华文化内涵的新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五位一体”的理念,在其本质上是基于人类共生性关系的共同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重新思考与度量,其中内蕴的共同体意识和思维方式,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整体观”和“和合观”,继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文明交往观,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性视域下,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纳。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全球问题,缓和民族、宗教矛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扫清障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减少文明间的隔阂、冲突,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不同民族、种族、宗教、国家间的交汇融合。例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实现中国、印度、希腊和波斯的文化交汇,开辟了贸易之路、商旅之路,促进了宗教、文化、科技的交流。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对古丝绸之路文化的一种继承和模式的创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郑和七下西洋、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是中国古代文明交流的典型,这些活动加强了中外的文化交流,向国外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出声音,达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同心同向为人类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局面。自古至今,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一直是中外交往的主旋律,十九大报告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建共赢共享指明方向。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建立在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反映出中国的文化自信,彰显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价值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打破全球性和地方性二元对立,超越民族、宗教、国家、区域之间利益分歧,符合人类对大同世界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关系策略,具有普遍的全球性和鲜明的地方性。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仁政”“兼爱”“非攻”“民为本”“厚德载物”“先义后利、舍利取义”等思想成为国家治理和人民处世的重要依据,也为当今全球治理提供价值引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历来倡导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价值基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自古以来就提倡“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等价值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进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继而实现文明互鉴与文明和谐,书写人类文明史的新篇章。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具有契合性,为此我们需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资源,助力实现美美与共的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实现人类共同价值,同时有利于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广泛凝聚文化共识,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在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并以此为据付诸实施,从而造福人类。
第一,发挥主流媒体的文化担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范围。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国当前主流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主流媒体主要包括网站媒体、手机客户端、视频网站、贴吧论坛、报纸杂志、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这些主流媒体要自觉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敢于激浊扬清,向各种舆论“亮剑”。媒体人要自觉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利用平台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鲜活的形象呈现在公众视野前,让受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力争实现“既叫好又叫座”的水平,让中华文明的光芒照耀整个中华大地。
2017年9月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微视频《共同命运》,梳理习近平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给出的中国答案。主流媒体为大众展现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和决心,也进一步向世界证明“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才会好”。共产党员微信客户端推出六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全面展现出中国外交领域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智慧。2017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次播出的七集政论专题片,其中包括《举旗定向》《合作共赢》《永立潮头》等,展现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中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的宣传工作。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为全党全国人民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有效平台,此外,该数据库手机版也同步上线,方便广大读者随时随地学习。主流媒体要提高对信息的敏锐度与开放度,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群众,对群众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17年11月《人类命运共同体》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宣传片时长一分钟,撷取了反映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30多张照片,以近百张世界各国民众笑脸的拼图和“让我们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词作为结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引起热烈反响。
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多元化的思想充斥整个社会,也造成了思想混乱,因此,主流媒体要传播核心价值观,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员、引导者、标杆者和记录者,不断努力担当起向群众传达主流价值观的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思想、共同信念。
第二,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联起手来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广泛搭建全球性的智库平台、学术平台、文化平台,从世界文化的层面探讨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得到文化共识的支撑。近年来,中国举办的主场外交主要有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增强了中国的议题设置权、规则制定权,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中国参与亚洲博鳌论坛、中拉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活动,有力传播了中国理念、展现了中国实力、提高了中国影响力、彰显了中国的智慧与魅力。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纳入联合国决议,同年11月1日,这一理念首次纳入联合国安全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这一理念再次被纳入联合国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主要形式有:中外政府推动文化艺术交流,举办文化艺术节、文化年、观光年、语言年等活动。中外教育交流,例如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多所孔子学院,有利于中外人员交流和文化交流。中外媒体交流,媒体提供的信息成为人们了解中外的重要渠道,因此媒体既是国际社会动向的解说人,也是国际社会的构建人。中外之间的观光游,是人们了解其他国家的最直接的渠道。中国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各语种版本已经发行30多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也已出版发行,有利于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全社会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与碰撞之中,要善于从受众者角度考虑中华文化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的问题,从而彰显中华文化的神韵与气度,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走出去”、“走进去”。习近平强调人类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可能性根源是文明间具有共性,必要性根源是文明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不同的民族、国家在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要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一切文明成果。不同文明之间从“文明冲突”的可能,转而走上成为“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最终实现“和谐世界”才是人类文明应当前进的方向。[2]由此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人类文明书写新的篇章。
第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内生动力。
首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有必要为受教育者传播共同的文化历史认知,以维系民族与国家共同体的存在,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天然的共同文化历史认知。在开展国民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尤为关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进行强势的文化渗透,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存在简单的正面灌输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树立清晰的爱国主义目标,注重交往方式的全方位打造,理智对待国际社会的不同声音,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近年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对中华文化认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建设,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内生动力。
其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要树立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在文化交往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坚持客观的评价原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和人民应自觉肩负起文化使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