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防控“3142”工作模式及应用

2018-03-19

兽医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区县流行病学监测点

铜川市动物疫病防控“3142”工作模式,是该市动物疫控中心在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工作方法,它的推广应用,有力提高了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

一、动物疫病防控“3142”工作模式概念

“3”是指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动物疫情巡视3支队伍,“1”是指搭建动物疫病监测点1个平台,“4”是指疫情发现、诊断、报告、处置4个第一时间反应,“2”是指经费保障、动物疫情预测预警2个机制。

二、三支队伍建设及工作职责

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建设及工作职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员是最基层的调查数据采集者,也是各项调查方案的最终执行者,他们的工作态度、调查方式和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调查数据的真实与否,而准确的数据和真实的信息又是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核心。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并打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各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是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基础。2009年以来,全市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流调队6支(市级1支,区县5支),人员由市、区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组成,每年组织1~2次动物流调技术培训,以提高队伍业务水平。同时,这支队伍每年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8次以上,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际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2.动物疫情巡视员队伍建设及工作职责。动物疫情巡视员是第一时间发现动物疫情的哨兵,也是《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疫情报告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对发生可疑疫情的畜群实施控制流动、紧急消毒等综合处置措施,有效防止动物疫情的蔓延,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损失。动物疫情巡视员为动物疫病防控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动物疫病防控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乡镇畜牧兽医站(经管站)动物疫病防控人员为主,辅以已解决待遇的动物疫病防疫员和养殖场、养殖大户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市成立了市、区县、乡镇动物疫情巡视员队伍26支(市级1支,区县5支,乡镇20支)。市级动物疫情巡视大队负责全市动物疫情巡视的组织、技术培训、工作指导等工作,原则上由市动物疫控中心主要领导、技术人员和区县动物疫控中心主要领导组成;区县巡视中队原则上由区县动物疫控中心主要领导、技术人员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经管站)负责动物疫控工作的主要领导组成;乡镇动物疫情巡视小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经管站)负责动物疫控工作的主要领导、技术人员和动物疫病防疫员、养殖场及养殖大户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辖区动物疫情巡视工作的组织和具体巡视工作。

3.动物疫病监测采样队伍建设及工作职责。全市成立市、区县、乡镇动物疫情监测采样队伍27支(市级1支,区县5支,乡镇21支),人员以各级疫控系统业务人员为主,辅以已解决待遇的动物疫病防疫员,主要负责全市每年近18000份的各类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样品的采集工作。2010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大比武,以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采样技术、规范采样程序,确保采样程序合法、选点科学、样品合格。

三、动物疫病监测点建设

1.动物疫病监测点设置原则。历史上疫情多发地区;和外阜接壤地区;规模养殖集中地区。

2.动物疫病监测点设置情况。全市共设置动物疫病监测点11个,其中耀州区和宜君县各3个(耀州区:小坵镇,董河镇,瑶曲镇。宜君县:云梦乡,彭镇,城关镇)、王益区和印台区各2个(王益区:黄堡镇,王益乡。印台区:高楼河乡,印台乡)、新区1个(坡头镇)。

3.动物疫病监测点职责。各动物疫病监测点主要负责动物疫情巡视、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病诊断及疫情报告等工作。

4.动物疫病监测点建设现状及工作开展。在疫病诊断上,各动物疫病监测点均配备了显微镜、采样箱、冰箱、解剖器械和免疫胶体金、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抗原、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等器械和试剂。主要采用免疫胶体金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月检测工作,采用虎红平板开展布鲁氏菌病筛查工作及阳性血清送检工作,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开展奶牛结核病检测工作及疑似阳性奶牛的上报工作,采用免疫胶体金开展狂犬病筛查工作等。在疫情巡视上,每周开展重点养殖区域疫情巡视2次。在日常工作上,配合做好集中、紧急、定点等监测采样工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突发疫情,在做好报告工作同时,配合做好处置工作。

四、动物疫情快速反应

为保障动物疫情快速反应机制,成立了动物疫病诊断工作管理小组,成员由市、县两级疫控中心主任担任,下设牛疫病诊断专家小组、羊疫病诊断专家组、猪疫病诊断专家组、鸡疫病诊断专家组、动物疫病诊断兽医实验室专家小组,成员均为疫控系统在编人员。

五、动物疫情预测预警机制及经费保障机制

1.动物疫情预测专家组。为做好全市动物疫情预测工作,全市成立了动物疫情预测专家组,市级动物疫情预测专家组由市疫控中心专家及各区县疫控中心主任组成;区县动物疫情预测专家组由区县、乡镇、动物疫情监测点和规模养殖场业务人员组成。

2.动物疫情预测工作开展情况。

市级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市动物疫控中心组织;各区县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由区县动物疫控中心组织。每年形成年度预测报告1份和季度性预测报告3份,为行政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提高动物疫病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了铜川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氏杆菌病、狂犬病和奶牛结核病发生风险评估模型。

3.经费保障机制。通过积极与主管部门对接,现已将全市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经费纳入市、区县本级财政预算,用于三支队伍培训和检测试剂储备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保障了铜川市动物疫控系统人员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各项工作经费的需求。

猜你喜欢

区县流行病学监测点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