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8-03-19宋玉静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文明

宋玉静

(沈阳音乐学院 思政部,沈阳 11000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与自然的关系岌岌可危。近年来,“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震、酸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已经威胁到人类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自然给人类的报复,人类应该对生态问题进行反思,提高生态保护意识,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态问题严峻。因此,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近代史上最为全面、科学的哲学理论,尤其是生态观,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演进

在人类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探索。即使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人类的生存仍然无法脱离自然环境。在此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渐渐从物质上升到精神上,而且还在不断加深索取程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经历萌发、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核心思想。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萌发阶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萌发可以从其撰写的《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开始追溯。文章中,马克思深入探索二者对自然哲学的不同看法,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初步形成了生态观。马克思对人和动物在自然界的不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动物在自然界的生存方式是被动的,而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去适应自然甚至改变自然,从而初步得出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结论。之后,马克思创作了《巴黎手稿》,文中既有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的批判,也具体介绍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巴黎手稿》中提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持续性与自然界进行交换。这不仅是肉体上的交换,还是精神上的交换。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相互不断交互,不可分割。”[1]可见,马克思认为,自然给人类提供各种需求,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人类依靠自然而生存。《巴黎手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萌发。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形成阶段

马克思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本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形成的体现。在前者中,马克思通过深入分析旧唯物主义哲学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弊处,批判了这类哲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主要原因是费尔巴哈哲学并没有将历史发展与人类实践结合起来,并提出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将历史与自然分割开来的旧唯物主义观。此外,马克思运用辩证的方式深入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证明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历史与自然不可分割,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即是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人和环境是相互创造、相互作用的,应该将自然史和人类史进行统一。

1.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阶段

19世纪后期,世界工业快速发展,人类实践扩展不断增加,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逐渐在世界得到传播和发展。尤其是马克思撰写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以及《人类学笔记》等著作,更是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而其中的《共产党宣言》被称为最具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创作。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资产阶级让城市统治农村,让很多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进军,解放了农村人民的思想。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项优势,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矛盾的发生。此外,资产阶段的特色——私有制,通过资本的原始累积从而导致自然异化,违背了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让矛盾激化,导致经济危机,从而引发生态危机。马克思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进行社会改革和生态改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2.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在劳动中充分体现,还提出人类劳动以“人化自然”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是: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化自然”首次被提出,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其的解释为“人类的所有触觉、听觉、视觉以及对人性的判断,都是经过人化自然而发生”。人类通过自然界吸取生命必须物质得以存活。此外,人类需要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而自然界也通过人类的劳动给予人类追求的物质,从而突出自然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即使人类能够改造自然,但是人类的劳动依然收到自然的约束,是无法脱离自然而生存的。

2.2 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

封建的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而资本主义制度释放了生产力,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跳跃,但也导致生态危机的出现。资本主义是以牟取利益为目的,肆意剥削劳动力,也不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断掠夺自然资源。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无限积累的本性,必然会存在突破自然规律和时空的界限,贪婪而无止境地掠夺自然资源。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造成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相比动物的被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优势无法显示,自然界将人的精神魂魄带走了。”[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提出:“异化劳动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同之处鲜明体现,也让人类的灵魂产生异化。”资本主义为了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越来越严重。

2.3 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资本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改变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好选择,也是必要要求。只有使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能走向共产主义道路,达到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定律。”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同时进行。此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共产主义反对财产私有化,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让人更加积极上进,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他认为,共产主义充分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从而化解人类和自然的矛盾。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启示

3.1 理论启示

3.1.1 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提出,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观的核心理念。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以人为本,提升人类环境保护意识,让人类充分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升人类综合素质。我国出台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基础”,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坚持的立场相一致。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就是尊重、理解和关爱人类,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断增加,导致自然环境愈加恶劣,自然资源愈加贫乏,随之而来的是自然对人类的反击,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不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因此,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可见,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将以人为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3.1.2 尊重和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实现这一条件必须经过不断实践,累积经验,从而掌握客观规律,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而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从马克思主义思想观来看,这有违客观规律。人们在索取的同时也在不断付出代价。因此,人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掌握程度上升到更高层次,但是还无法从实践上真正做到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和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了解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过度开发,不过度索取,在一定限度内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3.1.3 社会主义制度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行不过一百年,其所解放的生产力却大大高于以往的一切。”〔5〕可见,资本主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不可否认的。而马克思的“生态危机理论”也认为资本主义的贪婪造成了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蔓延,这是用血、用生命去榨取。去促进经济增长。从马克思的生态观中,我们可以意识到制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因此,怎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而在社会制度下,我国坚持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对此,我国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利用有效的宏观调控方式,发挥政府功能职责。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极调整生产方式,避免过度开发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创新科技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让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制度。

3.2 实践启示

3.2.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就是要实现科学的发展:不仅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让人心情舒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经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只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才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必须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从现实情况来看,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有限,人们破坏自然环境、一味开发自然资源从而达到为快速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导致生存环境遭到严重威胁。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必要的,但是必须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化进程中融入生态理念,以科学、环保的方式,将经济发展的“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质”相结合,强调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进行,避免因发展经济而产生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树立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3.2.2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相结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就是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从表面上看,生态文明与政治建设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其实,生态问题实质上也是政治问题,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与自然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必然会延伸到政治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生态危机不仅会导致经济衰退,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恐慌,从而引发政治危机。因此,生态问题已经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对此,国家和政府要提高对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管理制度,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此外,还要对党和执政干部进行政绩考核,设立奖罚措施,以确保环保法规的有效执行和落地。最后,还要将政治建设上升到生态政治的高度,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加入到全球环境治理的行列当中,以提升国际政治地位。

3.2.3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提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加大弘扬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意识,打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培养生态价值观。”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要让全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意识到人并没有主宰自然的权力,从而树立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平等的意识,提升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对此,首先要做好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创新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然后,积极提倡绿色消费,低碳出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后是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又能通过不断创新生态产品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4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就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同时,还将“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改善民生、生态文明”等 “五位一体”标定为发展坐标。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为了追求GDP,短期效益,甚至为了追求政绩,不顾自然规律,过度开发掠夺大自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正确看待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客观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统筹协调的方式促进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把我们的社会建成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要因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实现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忽视破坏环境的代价,造成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而工业化的代价却已经把人们推向绝境。

参考文献:

[1] 赵宬斐.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探微及当代启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23-33.

[2] 杨卫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视野,2013(4):22-23.

[3] 杨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财经大学学报,2017(12):12-15.

[4] 廖志丹,陈墀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智慧之源[J].贵州社会科学,2014(5):56-58.

[5] 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6(7):6-8.

[6] 包国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当代生态伦理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3-67.

[7] 邹之坤,张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域下的在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9-81.

[8] 叶冬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3-67.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请文明演绎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