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英国小说《丛林故事》的生态观念

2018-03-19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格里丛林人类

李 峰

(蚌埠医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生态批评理论虽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出现了生态思想。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新天地”。在《采坚果》中,华兹华斯指出:“生存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生存的理由是有一定限度的。”《圣经》中也探讨了“环境性”问题。20世纪早期,学术界指出,梭罗的《瓦尔登湖》、艾默生的《论自然》都对具有典型田园色彩的作品进行了研究,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1972年,文学界以哲学中的联系观、发展观和整体观,以自然与文学作品为契合点,开始关注文学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批评开始逐渐登上文学批评的舞台,随着美国学者约瑟夫·W.米克创作的《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研究》的出版,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文学融入生态学,对人与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了寻找和谐的相处之道,他们探讨了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约瑟夫·罗德亚德·吉卜林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是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很多评论家称其为“帝国主义精神的鼓吹者”。但他是19世纪、20世纪英国文坛上重要的小说家和诗人[1]。《丛林故事》(TheJungleBook,1894)是吉卜林最为畅销的短篇小说集之一。一直以来,对于这部作品,很多批评者从吉卜林的文化身份和后殖民视角进行解读,使得这部充满着儿童趣味的作品充斥着列强的味道,这让吉卜林遭到了一些误解。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视域下对吉卜林的《丛林故事》进行解读,以期能够还大众一个不一样的吉卜林。

1 吉卜林与《丛林故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不断地深入发展,在文艺批评领域中,生态批评掀起了一股“绿色”的批评浪潮。生态文学着力建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社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旨在提醒那些走向生态极端的人走出利益至上、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误区,能够从观念上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石,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呼吁人类关注生态环境,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吉卜林是一位富有洞察力的作家,具有“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他意识到了物质繁荣背后存在的自然、社会的生态危机,敏锐地意识到了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危机,在创作中,他呼吁人类回归到人类的本真,尊重自然,表达了自己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吉卜林是一位富有洞察力和观察力的作家,面对工业社会中的一切,他敏锐地意识到繁荣背后出现的道德、生态、人际关系危机等问题。当时的英国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阶层对英国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工业生产总量急剧下降,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经济发展开始缓慢,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急需建立新的社会法则、秩序与价值观。

吉卜林出生在孟买,12岁时被送入德文郡的联合服务学院上学,受校长普赖斯的委托,担任编辑校刊的工作,并在校刊上发表了一些诗歌。1881年,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学童的抒情诗》。1882年,吉卜林来到印度,并当上了拉合尔《军民报》的副编辑。这段生活使他接触到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物,大大丰富了吉卜林的经验。在他的作品中,他细致地描写了英国驻印度的士兵和印度下层的穷苦人民。随后,吉卜林先后出版了诗集《机关打油诗》、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山里的故事》,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1888年,吉卜林出版了另外6个短篇小说集。吉卜林是个具有深刻观察力和强烈同情心的作家,是个讲故事的能手,他笔下那些故事都那么真实感人,那些“小人物”的欢乐和悲哀,追求和幻灭,发人深思,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2]。

《丛林故事》于1894年首次出版,截至目前,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传播,博得了无数读者的喜欢。《丛林故事》生动地描述了莫格里被狼爸妈收养、成长并成为丛林之王的故事,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担忧,描写了丛林居民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社会生态,也描述了丛林中的自然生态。在作品中,吉卜林提出了“丛林法则”,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都应该遵守“丛林法则”,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必然会受到惩罚。为了去认清、感悟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社会现实与状态,他以狼孩莫格里与动物为主体,反思人类的行为,将人类社会浓缩为一个丛林世界,期望人类在“法则”的约束下,建立更加适合人类需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法则,重新审视社会,从而健康、持续、和谐地发展下去。

2 《丛林故事》的生态观念呈现

生态文学作品的出版价值在于,让读者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让人类有危机感,给人类以警醒。在《丛林故事》中,吉卜林展开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的思考,认为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是生活的全部,是整个社会的关系[3]。

2.1 丛林世界的和谐生态

(1)丛林自然生态。在《丛林故事》中,作者通过“绿油油的、密密厚厚的藤蔓”、“五彩的鲜花”、“黄灿灿的野菊”、“密密麻麻的嫩禾苗”等,向读者展示了绮丽多姿的印度丛林风光与丰富的生态物种。吉卜林认为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通过描写印度的自然风光,凭借着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他用雄浑粗狂的白描手法展开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的思考,向读者展示了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丛林世界,他始终认为自然与人类一脉相承、休戚相关,提醒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人一样具有生命创造力”。人类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自然是人类回归本性的理想场所,可以为心灵提供思想和情感”。

(2)丛林社会生态。吉卜林将一个充满了恩怨、矛盾、道德的丛林世界,运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瘸腿老虎雪儿可汗疯狂的追捕下,善良的狼爸、狼妈收养了和父母分离的莫格里,并带大了他。文中的主人公通晓丛林居民的语言,学习丛林生存技能,具有双重身份,他是丛林中的“人类”,遵守“丛林法则”,但他又是人类中的“动物”,在他的领导下,丛林居民快活地生活在一起。在作品中,吉卜林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观察,充分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将一幅人与动物之间温馨与和谐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例如,莫格里和丛林居民之间超出了血缘与种族的亲情和恩情,他从小就受到狼爸妈的爱护和疼爱,和狼兄弟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接受着丛林老师棕熊巴鲁和黑豹班格希拉的教导,彼此之间真诚信赖、情同手足。《丛林故事》提醒人类需要彼此真诚与信赖,懂得付出、感恩和奉献,才可能有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活。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与理解,人们逐渐背离了真诚、平等等传统美德,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物质、权力欲望,社会生态惨遭破坏,人们开始不择手段,相互利用和欺骗。

另外,《丛林故事》是一个有章有法、和谐有序的“法则”世界,丛林中的居民都有情有义、懂得感恩。丛林中的“法则”、道德教育老师——棕熊巴鲁教导丛林居民遵守规则、感恩是一种美德、不恃强凌弱,还教授他们生存技能、丛林法则、民族传统。在丛林中,居民们最看重的是食物,在第2章“蟒蛇卡尔捕猎”中,莫格里说:“今天,你救了我,以后,我杀的食物就是你的食物。”按照丛林法则,为了表达对帮助者的感激,莫格里应该报答蟒蛇的救命之恩,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分享出自己的猎物。再如,为了帮助莫格里获得进入丛林生活的资格,水牛甘愿牺牲自己,由此,莫格里对巴鲁说:“以后再也不杀水牛了。”这就是丛林世界中最真挚的“感恩与分享”,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崇尚感恩之德,感恩体现了人类本性中的“善”和“美”。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在当今社会中,人类真的需要开始反思,在利益与利润的驱使下,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扭曲,社会生态越来越恶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社会风气日下。

2.2 人类世界的生态失衡

如今,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使得人类已经习惯用物质来衡量生命的意义,“人类毁灭了自己诗意的生存,剥离了自己与自然的脐带”,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追求物质、崇尚金钱的价值观,人类习惯用物质来衡量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等,背离了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规律,人类贪婪地、野心勃勃地掠夺自然财富,背离了纯洁的本真。

(1)自然生态失衡。自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物质膨胀时期。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中,吉卜林看到了机械文明带来的进步,也发现了机械文明存在的矛盾,他在长篇小说《瑙拉卡》中说:“电灯照耀之处,即见文明的曙光。”吉卜林认为,“自然正在被历史所遮蔽”,机械文明的发展导致“我们不得不生存在一个有害化学物质的世界中,并且这个世界中充满了毒废弃物、酸雨等,无法逃避”,他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对原始自然生态的破坏,而在日渐构筑起来的钢筋混凝土大厦中,人的自然性正在被难以遏止的欲望吞噬着、扭曲着,在道德和世风日益沉沦的时代中,人类不断地迷失了自我,人类逐渐失去了幸福,他呼吁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对大自然多一份关爱。

(2)社会生态的失衡。当大自然无法满足人类无止境的贪念时,人们开始对他们进行杀戮、欺骗和压榨,开始把罪恶的魔爪残忍地伸向自己的同类。《丛林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仆人阿卜杜勒趁着先生巡视丛林时,偷走了他的薪水,让读者看到了越来越异化的人性。阿卜杜勒诬陷莫格里是个“魔鬼”,挑唆林场管理员赶走莫格里,还准备用猎枪将其打死,从而达到阻止他与其女儿的恋爱关系。而莫格里的养母梅勒斯由于太富有,被村民们瓜分了全部的土地和财产,还遭到了村民们的毒打。当利益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愚蠢、自私、奸诈的村民巴尔迪奥原形毕露,蛊惑村民杀死莫格里,称莫格里是个恶魔。通过莫格里的评论,吉卜林向读者展示了人类的虚伪、贪婪、奸诈,莫格里站在欲望之外清楚地看清人类的本质,对人类进行了讽刺,说:“人为了一块红石头,一晚上居然会杀三次人”;“人总是要给人设陷阱,要不他们不会满意”。人类为了荣誉、金钱和地位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会牺牲生命[4]。

(3)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在《丛林故事》中,在没有人类时,丛林世界还是安静和谐的;但当人类涉足丛林世界后,为了霸占丛林,人类近似愚蠢的方式引起了丛林居民的疯狂报复。最终因为自己的贪婪,人类被赶出了丛林,“一只巨大的黑豹卧在床上,大象领着它的三个孩子,踏平了村民的农田”。随着工业文明和机械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为了拓宽市场和挖掘更多的自然环境,导致自然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栖居地,自然疯狂的掠夺和侵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吉卜林认为,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彼此影响,人类应该服从自然、尊重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3 《丛林故事》出版价值与生态观念承载

生态文学作品的出版,意味其肩负起了推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它是人类社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醒那些走向生态极端的人要着力建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要走向利益至上、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的误区。对《丛林故事》中生态观念的解读,能够引起无数读者对生态环境进行深思:为什么我们居住的地球越来越脆弱?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变得无情、自私?《丛林故事》的出版意义何在?对生态思想传播有什么作用?

《丛林故事》其较全面地反映了吉卜林的生态观念,批判和鞭挞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践踏,描述了丛林中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企图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开始任性而粗暴地破坏自然,无休止地开发、破坏和利用,企图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导致大自然千疮百孔。然而工业文明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自私、无情,背离了工业发展的初衷和本质,给人类带来了重重危机和伤害,道德问题、精神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产生了隔阂。

吉林笔下的丛林是有秩序、理智、纪律的“动物社会”,不是愚昧混沌的地方,是一个尊重个体需求与生命的社会。小说并没有明确提出“丛林法则”,但告诉读者:自由是丛林居民存在的基本权利,要想获得自由,人类要时时刻刻谨记,在丛林的行为和生活中,必须服从“法则”,遵守“法则”,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年老多病的狼王阿克拉竭尽全力地应付着丛林动物“对宝座的垂涎”,这是自然规律、优胜劣汰的法则;丛林居民禁止过度捕猎,为的是保障生命和爱护幼崽,是保证物种延续的“法则”;为了维持全部丛林居民的生命,“法则”规定丛林居民在丛林只剩下唯一的水源处饮水时,禁止任何居民进行捕猎。

文化的兴衰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为了化解人内心丑陋的一面,就要重构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就要融入和回归到自然中去[5]。《丛林故事》的出版价值在于:

第一,告知生态文学作品作者,作品需要承载生态观念,要尊重大自然,顺应“丛林法则”,要对读者具有引导与教育作用。

第二,提醒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人类也只是自然万物中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在一定的“法则”基础上,协调与平衡个体与整体的矛盾,保障和尊重个体的需求和利益,尊重自然规律、生命和他人,顺应自然规则,遵守、服从社会法则和道德法则;培养真诚、正义和谦虚的道德品质,感恩和善待生命万物。只有融入和回归自然,才能使整个社会生机勃勃;只有重构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目前,一些图书忽视了文学作品应蕴含的文化价值,只注重新颖的形式、如何娱乐和吸引大众,只追求市场经济和效益,人的文学和自然文学进入了失去精神生命的衰落时期,生态文学作品的出版,能够再次连接文学史和人类精神史中断的脉络。而《丛林故事》的出版,能充分发挥作品生态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其对生态思想的承载和传播,能够给危机四伏的现代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令读者感受到:失衡的生态环境会让人产生畸形的精神生态,会导致病态社会的形成,人们需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对生态系统进行理性的思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约束和控制自身的行为,让人们充分地意识到人类应该回归到自然、回归到本性,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生态视阈下吉卜林小说中“丛林法则”的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9-43.

[2] 方逍遥.生态批评视阈下的《丛林故事》[J].文学教育(中),2011(4):36.

[3] 徐舒娴.吉卜林《丛林之书》之异托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40-41.

[4] 吴扬.吉卜林《丛林故事》里的身份认同危机[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5):85-87.

[5] 段汉武.论吉卜林帝国意识的演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1-85.

猜你喜欢

格里丛林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黑天鹅格里布
丛林之歌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丛林大作战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拼音大比武
一起去丛林露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