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分析
2018-03-18加那尔古丽·木拉提汉
加那尔古丽·木拉提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求改革与转型。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宣传普及与推广作用,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探求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旨在促进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基层文化事业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作为基层文化事业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基层图书馆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一、新理念下基层图书馆服务化管理模式的改革
为了能够更加明确基层图书馆的定位,促进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必须对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化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基层图书馆开展服务之前,必须深入调查群众的实际需求,明确群众渴求的信息内容,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在新时期,基层图书馆要加强自身的服务创新意识,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信息,这样才能够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在进行服务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时间进行调整,例如延长开馆时间或者在节假日开放,通过这些细微的改革与创新,能够让群众更加自由、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二、新理念下基层图书馆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改革
在新时期,基层图书馆要加强环境建设,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为群众提供智能化的图书管理服务,既可以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又能够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活力,为群众打造智能科学高效的学习环境。
基层图书馆在改革创新管理模式过程中,必须要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改革。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建设,能够保证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质量。
三、新理念下基层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改革
首先,要实现借阅管理标准化。借阅作为基层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是整个基层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只有实现图书馆借阅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够保证图书的借阅质量,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
其次,要保证图书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主要是为了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组织管理方式。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管理细分、考核细分。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的过程,对于基层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来说,必须制订相关的管理标准,提高图书馆各个环节的管理质量。例如针对破旧图书修复工作,图书馆必须选择专业和技术扎实的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进行。在图书采购环节,必须要明确图书采购标准,杜绝盗版书以次充好,提高图书品质。
在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引入信息化的建设理念。通过信息化建设既能提高基层图书馆的管理质量,也能保证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例如通过引入门禁系统能够保证基层图书馆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讓群众充分享受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利。还可以通过开发图书线上借阅系统,帮助群众实时查阅图书馆内的图书信息,实现在线预约、在线支付等功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改革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工作人员对图书信息和档案进行录入,为图书馆建立全面的信息数据库,提高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整体质量,为图书馆的改革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语
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丰富信息技术手段,并将其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中,从而提升图书馆管理的整体质量。
在新时期背景下,探寻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能够对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做出相应的指导。本文从服务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个层面分析新理念下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旨在为今后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尤精.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4):24-25.
[2] 赵丹彤.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8(6):82-83.
[3] 张凌玮.新时代数字图书馆视域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变革[J].现代交际,2018(1):219-220,218.
[4] 吕乔粉.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办公室业务,2017(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