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生实习前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8-03-18陈亭伊周云燕彭辉文政
陈亭伊 周云燕 彭辉 文政
【摘 要】本文论述实习前中职护生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及相关性,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及相关分析探讨调查结果,发现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抑郁、焦虑的程度负相关,学生越积极应对心理越健康,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抑郁、焦虑的焦虑呈正相关,学生越消极应对心理越不健康,提出学校要在护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给予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日常化、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对策。
【关键词】中职护生 实习前 压力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84-03
中职卫校护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她们的身心正处于走向成熟与尚未定型阶段,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困扰的时期。随着社会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更新,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生在生理、心理、思想认识及行为方面都有独特性,常常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以及心理上发生剧烈的变化。若护生情绪不稳定那么会使得他们在即将走出学校进入医院实习前这段时间内面临更多的压力源。实践证明,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一样的影响。通过了解中职护生在实习前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情况,帮助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生活,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开展本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帮助中职卫生院校和实习医院正确认识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设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玉林市卫生学校 2015 级护理专业的护生共 876 名。在实习前两个月统一发放问卷调查 876 份,收回 876 份,剔除无效问卷 36 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 840 份,有效率为 95.9%。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解亚宁编制的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0 个问题,采用多级评分,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相应评分为 0,1,2,3)4 种选项。1~12 项目为积极应对维度,13~20 项目为消极应对维度,问卷信度、效度较理想。一般心理健康问卷采用 Goldberg 编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虹等修订的“一般心理健康问卷”,由 3 个分量表组成:自我肯定量表、忧郁量表、焦虑量表。20 个项目分为“是”和“否”记分(相应评分为 1 分和 0 分)。自我肯定量表进行反向记分,忧郁和焦虑量表进行正向记分,3 个量表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越低,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问卷表的内部一致性:0.60﹤=Cronbach'sα﹤=0.82,其信度很可信。所有数据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包管理、分析。
二、结果
(一)护生实习前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护生实习前在积极应对维度上得分的均值为 1.88,表明护生实习前通常更偏向于有時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护生实习前在消极应对维度上得分的均值为 1.03,表明护生实习前通常更偏向于偶尔采用消极应对的方式。见表 1。
(二)护生实习前应对方式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上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护生实习前应对方式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上差异,结果显示:护生实习前在面对压力时,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最高,不喜欢护理专业的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最低。谈不上喜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最高,喜欢护理专业的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最低。具体见表 2。
(三)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实习前平均 54% 的护生进行了自我肯定,平均 45% 的护生有忧郁倾向,平均 33% 的护生有焦虑倾向。见表 3。
(四)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在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性。采用单因素结果显示:是否学生干部在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肯定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5),而在忧郁、焦虑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4。
(五)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上的差异性。采用单因素结果显示: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在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肯定、忧郁、焦虑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见表 5。
(六)护生实习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总分成负相关,说明越积极应对心理健康分越低,心理越健康。消极应对和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说明越消极应对心理健康分越高,心理越不健康。见表 6。
三、讨论
第一,中职护生在遇到压力时通常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例如学生倾诉内心烦恼、看到事情好的一面、改变原来的想法、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办法、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来调节自身情绪,缓解压力,但主要采取的积极应对的频率是“有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的频率主要是“偶尔”,护生会采取: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悲伤和愤怒,试图休息或休假,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试图忘记整个事情、依靠别人解决问题、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他办法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上述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中职护生通过在校两年的系统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都有所提高,因而心理上也较初中时成熟,所以面对问题和挫折时能够选择更合理的方式应对。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更容易采取积极应对压力,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更倾向选择消极应对压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护理专业感兴趣,产生积极的情绪,因而遇到困难会积极处理。
第二,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虽然平均 54% 的护生进行了自我肯定,但平均 45% 的护生有忧郁倾向,平均 33% 的护生有焦虑倾向,护生在自我肯定的同时还是存在焦虑、忧郁。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上存在差异性: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在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肯定、忧郁、焦虑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会受到是否喜好的影响,在自我肯定因子上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比不喜欢的学生得分高,在忧郁和焦虑因子上不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平均分上得分比喜欢的学生高,表明他们的忧郁和焦虑比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严重,而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比不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好。担任班干部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肯定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忧郁、焦虑上无显著性差异,是因为班团干这个群体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交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优于普通的同学。
第三,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调查显示: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总分成负相关,说明越积极应对心理健康分越低,心理越健康。消极应对和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说明越消极应对心理健康分越高,心理越不健康。积极应对压力能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问题得到解决,心情就会舒畅,有助于心理健康。
四、干预策略建议
第一,学校要在护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从新生入学就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加强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而后在学习护理学概论这门课时,在讲解护理学发展史前,可以安排学生去图书馆或网上自己查阅了解护理的发展史,并收集与护理专业相关的一些优秀护理人员事迹在班上与同学分享。护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会对专业的了解更深刻。实习前加强就业指导,让护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巩固护生对本专业的信心。
第二,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如在内科护理学习中,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积极的手段应对因学习受挫而产生的压力,可以通过主动向老师请教,多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或与好朋友分享心情,缓解学习压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通过让学生扮演患者与护理人员及家属,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带来不同感受,而且还有语言的交流及操作技能的练习。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理论、操作、人际沟通、心理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获取处理压力的办法,从而提高护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第三,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的护生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包括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这些心理健康活动应该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护生全面提高心理素质。重点训练主要包括情绪的合理调控、耐挫能力训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方面。此外,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开设心理邮箱、网络咨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多渠道为护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各种压力。学校通过培养护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为今后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会芝,卢 杰,骆金凯,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10(4)
[2]郝 蕾.中职卫校护生实习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3]鲁玉苗,姜亚芳.云南边疆某高校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J].大理大学学报,2013(12)
[4]吳 婷,陈亭伊.角色扮演法在中职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的应用[J].教育,2016(9)
[5]许晓霞.中职学校“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9)
【基金项目】2016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护生的心理调适研究”(GXZZJG2016B102)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论文之一。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