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与实践

2018-03-18廖俊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合作机制技能竞赛

廖俊

【摘 要】本文论述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构建,针对园林专业技能竞赛中缺乏经验交流平台、制度不完善、学生缺乏参赛积极性等问题,提出建立校企之间的竞赛交流平台、联合构建公平的竞赛制度、加强赛事的覆盖与应用范围等对策,使得竞赛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园林专业  技能竞赛  校企合作  合作机制  公平竞赛制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22-02

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是体现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的重要方式,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有效检验。而随着园林市场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参与竞赛也逐渐成了一种经验交流与成果转化模式。要想促使园林专业技能人才水平的提高、推动行业发展,深化园林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毫无疑问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是院校师资力量、学术水平与教学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一方面,园林技能竞赛的范围局限性明显,仅限于院校内或地区内的各园林专业院校之间,而由于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数量本身较少,其影响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园林技能竞赛没有一个合理的主导方,导致学校并不十分重视此类竞赛活动,学校师生对于竞赛的参与热情也不够。另外,即使从目前已有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来看,相关的竞赛活动制度也十分不完善,真正参与进来的企业很少。企业担心学生的技能水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缺乏参与竞赛交流的热情,使得校企合作情况并不乐观。

整体来看,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经验交流平台。无论是地方赛事还是国家级的赛事,都很少能够给予院校与企业开展经验交流的平台。而竞赛活动的一个宝贵之处就在于技能水平的交流,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校企合作的热情。园林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园林植物识别、嫁接、换盆、修剪、病虫害防治、草坪建植、插花、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是展示学校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但园林专业由于受参与学校数量、专业人数影响,技能比赛没有形成常态。另外,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不顺,学校办学生机和活力不足,这一问题急需解决。究其原因,一方面,如今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仍然不够透明,只对外公布竞赛结果名次,而不公开获奖作品的详细情况,使得院校与企业难以了解竞赛参与人员的实际水平,无法判断竞赛的含金量。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难以参与到竞赛的设计主导过程中,导致竞赛的主题和模式不能完全与实际市场接轨,竞赛内容对学生职业技能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没有明显帮助。即使是现有的少数经验交流机会,也更多的是提供给参加竞赛的指导教师以现场观摩的机会,學生与企业人员参与度仍然不足。

(二)竞赛制度尚不完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制度不完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资源的分配上,由于资金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没有实际参与到竞赛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来,因而其不愿意为竞赛的举办提供资源支持。而举办一次园林专业技能竞赛需要购买大量的花材、苗材以及辅助设备,其资金对于一般的院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开销。尤其是大部分学校对于专业技能训练的经费有着明确的规定,更使得举办专业技能竞赛与培训活动受阻。除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外,参与竞赛的往往都是个别优秀的学生与教师团队,如果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竞赛,会造成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竞赛题目与内容的设置上也不够完善。由于许多竞赛的题目是提前规定的,大部分学生的参赛作品实际上是老师的设计意图;而即使少数规避了此类问题的竞赛,由于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竞赛内容难免走向形式化、空洞化,脱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三)学生缺乏参赛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无非来源于两大方面:学业意愿与就业意愿。一方面,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实际的学业考核范围,使得学生无法认识到参与技能竞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行业企业对竞赛的参与度不足,参与竞赛并获奖对学生的就业并没有十分直观的影响,这导致学生缺乏参赛的积极性。

二、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与实践方法

(一)建立校企之间的竞赛交流平台。为了拓展园林专业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首先应当为院校与企业建立交流平台。我们应梳理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系统研究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园林专业的教师、管理者、学生技能学习、技能竞赛现状、企业支持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走访市林科所、园林局等周边绿化公司管理及技术人员,就“企业员工岗位能力要求与技能现状”“校企合作进行技能比赛意向”等进行深入了解,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最后提出园林专业技能竞赛的对策,完成构建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实践之并完善之,为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一方面,作为竞赛举办的主导方,相关院校应当多听取企业方面对当前市场的分析以及人才的需求情况,为竞赛活动与赛事培训提供明确的导向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更多地参与到竞赛交流过程中。通过竞赛,企业可以发现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也可以扩大自身在院校与市场中的影响力。实际上,由于市场变化较快,许多院校无论是在教学、技能培训还是竞赛参与层面,都存在一定程度与市场脱离的情况,这就更加体现出校企交流的重要性。具体到措施层面上,一方面,企业可以在每次竞赛的举办期间到院校举办赛事说明与相关技能要求的宣讲会,使得参赛院校与学生更加熟悉竞赛要求;另一方面,在举办比赛过程中与赛事结束后,院校与企业应当及时针对赛事结果与未来规划进行沟通,总结经验,逐渐提高竞赛举办质量。

(二)联合构建公平的竞赛制度。技能竞赛是否公平公正,是影响竞赛是否能够长期持续举办的重要因素。构建出一套基于校企合作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机制,自觉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用企业最新标准引领技能竞赛标准,增强教学活力,促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又能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平台,是实现园林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的一种科学规范的竞赛机制。目前,影响赛事公正性的原因主要是两大层面:一方面,由于竞赛举办往往由单一院校所主导,该校学生势必能够提前获知一些竞赛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明显影响了竞赛的公平性。这从每次举办园林技能竞赛主办学校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能体现出来。企业是利益无关方,如果将竞赛交由企业主导,在赛事信息保密上势必会有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参赛院校为了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往往会派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团队给予学生帮助,这些帮助有时会逾越竞赛规定,使得竞赛作品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这一情况,可以更多地采用定时、即兴发挥等类型的题目,采取现场完成的形式,以避免外界因素的不合理干扰。

(三)加强赛事的覆盖与应用范围。目前的园林技能竞赛,大多只是简单的职业技能比拼,其覆盖与应用范围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一方面,从赛事本身的影响范围来看,参赛者往往只是院校学生,而学生受制于经验与知识水平,大多并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考虑扩大园林技能赛事的面向范围,使更多的企业与非专业学生也能参与到竞赛过程中,为竞赛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贡献出更多的高水平作品。另一方面,赛事的题目也应当更加契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在这一点上,企业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的需求,为赛事题目与内容的制定上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而对于参赛作品,不要仅仅只是用于评比名次与分数,而要成为一种成果转化的资源。企业可以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针对优秀的作品与表现突出的参赛者,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做到“以赛代考,以赛评优、以赛选优”,制定相关的评优、优秀毕业生推荐等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小组竞赛、技能比武、技能节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以竞赛成绩作为评定课程考试成绩的依据。通过校企合作举办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能选拔出园林行业技能拔尖人才,保障分配方案的合理性,可以优先推荐优秀人才到园林行业实习和就业,一方面为企业招揽了人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赛事的积极性。

总之,要想推动园林技能竞赛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是有效的措施。加大企业的竞赛参与度,不仅可以使竞赛更加符合社会与行业的需求,明确竞赛的导向性,也可以通过成果转化的形式增强竞赛的影响力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文从当前园林专业技能竞赛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竞赛举办相关工作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 巍.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高职园林专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16(24)

[2]谷 頤,韩 冰,邢世通,等.校企合作是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J].绿色科技,2017(21)

【基金项目】2015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与实践”(GXZZJG2015B160)。

【作者简介】廖 俊(1983—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桂林林业学校教师。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合作机制技能竞赛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
基于博弈分析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