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美容美体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8-03-18高建琳莫丽平戚林韦红钟芝兰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职业能力中职学校

高建琳 莫丽平 戚林 韦红 钟芝兰

【摘 要】本文通过中职美容美体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社会对美容美体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用人单位反馈和毕业生反馈,提出培养实际操作及运用能力、重视德育与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增设修饰美容技术课程及营销课程、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科学的校企考核体系等建议,为中职美容美体专业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职学校  美容美体专业  毕业生  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16-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外在美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目前,美容行业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美容机构得到蓬勃发展,而该行业对美容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以玉林市卫生学校美容美体专业 2016 届毕业生 41 人、2017 届学毕业生 51 人为例,调查美容美体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社会对美容美体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美容专业教学提供意见和建议,以利于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和美容护理技术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研究对象

以玉林市卫生学校 2016 届和 2017 届美容美体毕业生共 92 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有 76 人(2016 届占 33 人、2017 届占 43 人)就业分布于校企合作办学的美容机构,其余有 16 名毕业生自由择业或自主开店,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玉林市卫生学校毕业生就业原始档案,笔者对该校 76 名美容美体毕业生所在的 4 家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包括宁波海曙时尚美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州润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宁波缔美诗国际集团、上海美丽田园美容发展有限公司等美容机构。其余 16 名自主择业的毕业生以电话调查为主,就业情况见表 1。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调查法(电话、实地调查、座谈会)。走访了 76 名学生所工作的各美容公司,获取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各方面反馈意见;电话访谈了其余 16 名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取得有利于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二)问卷调查法。对 76 名学生所工作的 4 家美容院各发放一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 4 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问卷内容为玉林市卫生学校美容美体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现状情况,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水平、操作实践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工作成绩六个部分。

三、调查结果

(一)用人单位反馈。通过现场座谈会得知,4 家美容机构对玉林市卫生学校的两届医学美容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印象是:思想道德品质良好,工作态度端正,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可塑性强;团结协作,工作努力,态度谦逊;但操作技能不够熟练,技术熟练的过程根据所学手法的不同还需 0.6~3 年的时间练习沉淀;服务意识较淡薄;市场开拓能力与创新能力尚不足,营销能力仍有待提高。这种现状,既影响了美容机构的发展,又影响了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同时,从表 2 的问卷调查表中我们了解到,2016 届与 2017 届毕业生在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水平与团结合作能力方面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满意度达到 63% 以上;而操作实践能力及综合工作成绩满意度较低,两届毕业生的满意度均未达 50%。

(二)毕业生反馈。调查结果表明,借助毕业生所在公司的大发展平台,毕业生能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公司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符合她们的预期,工作相对比较稳定,薪资待遇也较高,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较为满意,毕业后大部分学生留在原实习公司。但是,她们认为手工提成较低,上班时间较长,希望可以劳逸结合。通过 8 个月的实习锻炼,毕业后她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沟通交际能力和操作技术方面也在不断优化提升,为人处世更加成熟,想问题也更为全面。此外,据电话访谈的 16 名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反馈,她们认为自主开店更机动灵活,更有创业的成就感;但由于在校没有开设美甲、纹绣等修饰美容技术课程,此类技能均在实习与就业后才得以掌握与提升。

四、分析与对策

玉林市卫生学校的美容专业采取的是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在实习前,学校、学生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规定相互的权利与义务,约束三方行为。根据调查显示,一方面,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牢固,工作认真努力,有亲和力;另一方面,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现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学生的操作技能不够娴熟,服务意识较淡薄,市场开拓能力与创新能力尚不足,营销能力仍有待提高。就业后,部分毕业生仍需 1~2 年才逐渐进入工作佳境。

(一)培养实际操作及运用能力。嫻熟的技术操作手法是美容院对从业人员最为欣赏的能力。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基本技术技能是否过硬直接影响到美容护理的优劣,影响到进行技能操作的美容师的生存与信誉。通过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的信息反馈,玉林市卫生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比较扎实,但实际操作技术能力相对滞后,有少部分学生直至就业后操作技能依然不够纯熟,有的适应期甚至长达两年之久。目前,玉林市卫生学校是以现行的“2+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美容专业的教学,主要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教学计划安排基本上是基础、专业、实习“老三段”,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课堂讲授的注入式为主,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针对以上问题,玉林市卫生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尝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优基础、强技能、显特色,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在日常的实践课中,允许学生每次实操课都轮换模特,了解不同的皮肤质地,根据模特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手法和力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结束后,请模特对“美容师”的护理进行全面的评价,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并纠正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二是创建美容协会,定期邀请本校师生参与美容社团的洗脸、养护、按摩等系列活动;护理结束后,师生在评分卡上的各个项目进行不记名评分。三是在校期间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到本地美容院实习,进行技能操作训练。现场实习不仅能有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她们的情感体验,还能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在校的实操练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多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美容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习及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重视德育与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美容行业是窗口型服务行业,对于从业者的道德修养和仪容素质要求都很高,越高端的美容服务场所,消费者来自身心的需求也越挑剔,只有美容师能够做到德才兼备,才能胜任如今竞争激烈、日益规范和严格的美容市场。同时,一位真正的美容师要学会倾听顾客的心声,想顾客之所想,争取获得顾客的信任,为美容护理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各美容公司均认为玉林市卫生学校的毕业生懂礼仪,耐心细致、精益求精,顧客的满意度较高;但同时也指出,毕业生的服务意识仍有待提高。这也为玉林市卫生学校的美容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教学依据,要重视德育教学与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应将品德修养与服务理念的提高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相统一,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医学美容人文素养与服务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服务理念,做到真诚、诚信;达到职业性、实用性、灵活性和拓展性的职业能力要求,这既是毕业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也能为其从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注入无穷的潜力。

(三)增设修饰美容技术课程及营销课程。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美容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作为培养美容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根据市场的要求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通过调查了解,玉林市卫生学校美容专业的毕业生有少部分自谋职业,自主创办了美甲、美妆、纹绣等美容店。因此,玉林市卫生学校可以增设修饰美容技术课程,让学生早日接触相关的知识,更好地融入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可以开设营销课程,了解美容院的专业营销模式。美容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营销技巧,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做到真正想顾客之所想,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顾客,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帮助顾客。只有加快相关课程的改革,贴近市场需求,增设与社会接轨的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开设情景模拟课堂,进行体验式教学,彰显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和系统性,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水平的技能实用型人才。

(四)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科学的校企考核体系。玉林市卫生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不断发展的美容美体专业岗位脱节,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美容美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林市卫生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力得到提升,在考核方式上应跳出传统的教学考核体系的思维,改变偏重理论性的考核方式,强化对操作技能的考核;突出考核体系的激励作用,彰显考核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构建完整而全面的考核指标,合理分配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多元化考核评价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可采用考试与日常测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试包括理论笔试与技能操作,日常测评包括日常实操练习中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确定评价分值比例,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将教师主观评分转化为多方客观评价,使测评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从而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效结合。各美容公司可以在每学期派专家到玉林市卫生学校参与学生手法技能的考核,不定时巡岗抽查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况,有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学校通过校企考核体系,将可以更大程度激励学生发掘自身潜能。

随着美容市场的蓬勃发展,美容行业前景广阔,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现实的需求,中职学校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时刻紧跟市场的步伐,适时调整和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美容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成为有高素质技能的专业美容师。

【参考文献】

[1]张 明,李丽琼,吴艳霞,等.玉林市卫生学校中医美容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

[2]耿玉红.中职美容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0)

[3]李华英,李 然.对中职中医美容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6(6中)

[4]贾玉霞.职校美容专业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

[5]武 燕.将职业精神的养成融入医学美容专业人才培养的始终[J].宜春学院学报,2016(3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美容美体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桂职教2016-A043)。

【作者简介】高建琳,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市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卫生职业教育研究。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职业能力中职学校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德育工作浅谈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