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中违禁农药残留状况分析

2018-03-18苑婷婷储成群权美英李金燕

山东化工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甲胺磷农药蔬菜

苑婷婷,储成群,权美英,彭 玲,李 季,李金燕

(深圳凯吉星农产品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蔬菜一直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用农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且消耗量具大的食物之一,虽然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已由2005年的91.5%上升到2011年的97.1%[1],但问题蔬菜事件的频频发生多次把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尽管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种有机磷类高毒农药从2007年1月1日起被全面禁止使用,并于 2008 年初全部停止生产[2]。但为快速控制虫害和保证产品外观,菜农易于在蔬菜上施用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等禁用农药以而导致农药残留情况严重[3-5]。近年来蔬菜农药残留规律表现为机磷类农药占总农药残留检出比例高,而禁用农药占总农药残留超标比例高的特点[3,6-9]。同时,在有机磷类非禁用农药中,以毒死蜱为代表的中等毒性农药品种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超标率[10-11]。

深圳具有独特的食用农产品严重依赖外地输入的供给结构,在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之前的多渠道运输环节难以进行全面高效的安全监管,对深圳市的食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控提出了重大挑战。据前期调研分析,在深流通的蔬菜超过80%均经由深圳市唯一的一级农批市场深圳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简称海吉星物流园)这个"闸门"流入。而海吉星物流园每天的蔬菜交易量可达到约6000t/d,在日常如此庞大的交易基数,检测量及多农残项目筛查检测工作中,发现个别蔬菜中常有国家违禁农药有检出。这与闫实等[12]对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日常检测中涉及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项目检出率应该逐步减少甚至杜绝,但事实恰恰相反,依据我们日常检测情况发现仍存在为数不少的违禁农药有检出,且有屡禁不止的发展态势。在如此前所未有严苛的食品安全监管市场条件下依然存在上述现象,说明仍有不法商贩在生产、销售、使用上述违禁农药。针对这一现状,为了更好的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做好深圳市蔬菜安全管控工作,捍卫深圳食品的菜篮子工程,为政府部门有针对性的监管蔬菜质量提供了科学数据。

1 研究方法及检测手段

1.1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常规多农残筛查项目涉及50项,其中涉及国家禁止生产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项目有:六六六、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硫磷、克百威、涕灭威、水胺硫磷、灭多威、氧乐果、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氟虫腈、毒死蜱和三唑磷共17种农药,其中六六六、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和特丁硫磷属于禁止销售生产和使用的农药。

1.2 检测手段

取蔬菜可食部分 ,按 NY/T 761-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 、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GB/T 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依据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结果判定。

2 结果分析

选取2016年快速检测阳性结果的蔬菜样品8406批次进行违禁农药的定量检测试验,结果发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残留的疑似阳性样品为1749批次,定量检测确认为不合格的有17例,不合格率0.972%;同时发现限制使用农药残留的疑似阳性样品为6657批次,定量检测确认为不合格的样品有247例,不合格率为3.71%。说明2016年深圳市蔬菜违禁农药残留整体状况良好,但是依然存在违禁药物不合格的现象,其中主要不合格点为限制使用农药残留,并且明显多于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农药残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种植环节存在农药乱用错用的现象。

2.1 违禁农药检出的高频蔬菜品类分析

基于上述数据发现具有较高风险的蔬菜品类为小白菜、上海青、菜心、春菜、茄子、豇豆、包芥菜、荬菜、芹菜蔬菜,对应蔬菜检出频率叫噶的违禁农药见表1所示。在这些违禁农药中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对硫磷超标比较突出,其在上海青、小白菜、菜心、豇豆、包芥菜均有检出,限制使用农药名录中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灭多威、氟虫腈、毒死蜱阳性检出率均偏高,其中克百威和灭多威阳性率均接近10%,阳性率远远高于其他违禁农药。

2007年1月1日我国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后,乙酰甲胺磷成为甲胺磷的第一替代品,用量大增。在近几年全国农药残留检测监管中,农产品中出现甲胺磷超标率的状况,与乙酰甲胺磷的使用有很大关系。乙酰甲胺磷为甲胺磷的乙酰化产物,其制剂中有少量甲胺磷存在,同时,乙酰甲胺磷在降解过程中能代谢出甲胺磷。虽2011年10月20日起,海南省禁用三种中低毒杀虫剂,其中包括乙酰甲胺磷,但目前我国暂没有正式公告对其规定为禁用或限用。考虑到甲胺磷残留的复杂性,暂不考虑将其列入分析范围。

2.2 违禁农药检出不合格率分析

检出的农药残留不合格率情况依次氟虫腈>克百威>灭多威>对硫磷>毒死蜱>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涕灭威>氧乐果>甲拌磷>三氯杀螨醇>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唑磷、六六六、特丁硫磷,如图1所示。

本次研究针对2016年在农批市场监管的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阳性的蔬菜品类进行部分违禁农药定量筛查,这种方式可基本满足对蔬菜违禁农药残留的整体情况的了解,虽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却缺乏代表性。根据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的规律性分析,建议监管部门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考虑通过额外增加容易出现违禁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种类的抽检品种、抽检数量和抽检频率等方式提升监管力度。此外,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指导消费者在购买时合理选择蔬菜品种,食用前采取科学方法去除蔬菜农药残留也是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对消费者造成危害的有效方式。

3 建议

3.1 加强我国限用农药监管,建立农药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国家食药监总局与农业部先后对限用农药销售和监管出台新的政策举措包括明确列出国家禁止销售使用的13类剧毒、高毒农药用于食用农产品、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等。加强剧毒、高毒农药监管,倡导安全、科学用药,保护生态环境,还人类天然、健康的生活;倡导农药行业自律,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 综合应用农业防治措施,加强农药相关政策、技术宣传培训

加强禁限用政策和替代技术宣传,引导农民合理选购、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并推动采取综合农业防治措施,品种选择上要针对当地主要病害,选用定向免疫、高抗、多抗良种。耕作要尽可能实行远缘轮作。同时优化农田生态上,可通过调整播种期、嫁接换根等措施促进蔬菜健壮生长,最大限度减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减少农药用量。

3.3 建立大宗农产品产地来源追溯系统,及蔬菜信息互通平台一是率先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试点,推动蔬菜从生产到销售全环节可追溯。通过监督蔬菜经营者建立严格的进货查验制度,做好查验记录。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二是建立蔬菜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对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站(点)的检测数据进行网络化集中处理。即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点通过互联网方式向监控信息系统传输各项检测数据(包括:农药残留、亚硝酸盐残留等),而系统则根据各检测点上传来的数据自动进行实时动态的汇总、统计、分类、查询等处理,并自动生成各种格式的统计图表,并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蔬菜安全监测信息平台应用联网,为蔬菜质量安全保障建设打下坚实的信息通畅基础,保证信息互通。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产品和区域风险监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甲胺磷农药蔬菜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奇怪的蔬菜
电子束辐照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研究
蔬菜
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在水稻上的残留试验研究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蔬菜也“疯狂”
甲胺磷生物降解酶对韭菜中农残生物修复效果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