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8-03-18陈首江侯德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针刀根型针刀

陈首江 侯德才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沈阳 11003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患者多因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而致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颈部神经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该型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70%,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的颈肩部疼痛、不适感,可伴有单侧或双侧上肢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皮肤感觉障碍、肌肉萎缩、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现象[2]。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较过去发生了较大改变,伏案工作及屈颈时间较过去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3]。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刀疗法作为一项新技术,以其创伤小、见效快、价格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近年逐步被广大患者所接受[4]。

1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

在中医学中并没有神经根型颈椎病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该病应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外感风寒,内伤劳作,耗气伤血,气血不通,久之则瘀血内生,“不通则痛”。针刀疗法是一项介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该疗法不仅利用中医针刺“疏通气血,调节阴阳”的功效,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目的[5];同时也采用了西医“手术刀”的原理,通过对颈部病变部位及粘连组织的切割及松解,使颈部肌肉的痉挛得到缓解,加快炎性因子的吸收,解除神经血管受到的卡压,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平衡[6]。

2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本操作

针刀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国古代九针中的的鑱针、锋针基础上,与西医外科手术刀结合研发而成的,其针体由金属制成,针柄为塑料材质。针刀具有多种不同型号,尺寸不同,功用各异,在临床上多使用汉章3或4号针刀进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7]。常用的操作体位为俯卧位或反坐位。定位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通过“以痛为腧”的原则在颈椎棘突间、横突间或椎旁受损肌肉起止点处寻找颈肩部压痛点,即阳性反应点。操作时刀口对准压痛点,刀体与颈部皮肤表面呈垂直角度刺入,刀口线平行于血管、神经及肌腱之走行方向,由浅入深逐层松解,当触及韧性物时顺纤维方向行2~5次切割即可。

3 治疗方法

3.1 单纯针刀疗法 张悦等[5]选择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72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及针刀组。联合组予以卧位牵引及推拿治疗,针刀组按照经筋理论行针刀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变。结果显示联合组及针刀组的疼痛评分、田中靖久的症状量表和颈部残障指数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疗法同时具备“针”和“刀”的作用。“针”即针刺痛点,可以疏通气血、通络止痛,“刀”则通过切割、松解粘连的肌肉组织,从而恢复颈椎动静稳定,改善组织体液平衡,减轻神经卡压,消除无菌性炎症,最终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滕春光[8]对比针刀松解与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治疗3周后结果显示,针刀治疗的疗效等级较单纯电针治疗更高,针刀疗法比电针疗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3.2 针刀联合其他疗法

3.2.1 针刀联合温针灸 温针灸是将中医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治疗方式,操作时须将艾条截成小段,放置于针灸针的针柄之上,点燃艾条后产生热量,热量可沿针灸针作用于病变穴位。该方法将艾条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功及针刺刺激穴位、调整阴阳之效相结合,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因子,进而达到温通经脉、调整气血的作用[9]。陈晓燕[10]采用温针灸配合小针刀治疗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治疗组先予小针刀治疗后再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选取与治疗组相同的穴位行电针及温针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得出结论,治疗组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还得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针刀配合温针灸治疗,不仅可以通过破坏颈椎病的病理框架,剥离病变组织,激发体内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以缓解疼痛,还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白细胞数量,减轻关节囊充血,消除神经根所受到的卡压,缓解肌肉紧张。该研究表明,针刀联合温针灸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3.2.2 针刀联合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是一种封闭治疗方法,通常将2%利多卡因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然后采取肌注的方式注入病变颈椎的神经根附近[11]。其中醋酸曲安奈德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炎症因子对神经根的刺激,维生素B12对细胞发育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可使受损神经鞘得到修复,利多卡因能够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减轻疼痛[12]。陈威[13]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疗法与穴位注射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并得出该治疗方法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减轻神经根水肿,修复受损神经,且能够迅速解除神经血管所受到的刺激,改善颈椎功能,是一项见效快、疗效好、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案。

3.2.3 针刀联合射频热凝术 射频热凝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射频热凝器可持续产生高频电流,从而使温度升高,高温可使电极周围产生离子场,利用离子场的能量对病变部位突出的髓核直接进行治疗,使病变髓核出现变性及凝固,通过减小突出髓核的体积以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进而使患者症状得到减轻[14]。贾杰海等[15]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往往是多种病因共同致病的结果,需要在椎管内外共同治疗。射频热凝术属于椎管内治疗,通过对突出椎间盘的缓缩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而针刀治疗属于椎管外治疗,针刀通过刺激体表的阳性反应点,松解椎管外的软组织,从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粘连,减少炎症因子的刺激。这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能够快速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结构,使病变的软组织得到修复。任加森等[16]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先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射频热凝术后分别于第3天和第7天行针刀疗法,对照组单纯使用颈椎牵引治疗,两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刀联合射频热凝术可以有效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3.2.4 针刀联合手法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分为理筋手法和正骨手法两种,理筋手法包括拿法、法、按法等,正骨手法包括旋提法、旋扳法等。手法治疗不仅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能够增大颈部椎体间隙,恢复颈椎原有的生理结构,减轻增生的骨质对神经及血管的刺激,促进突出物的回缩,减轻疼痛,从而加速颈椎病的康复进程[17]。周忠良等[18]利用小针刀联合端提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与单纯手法治疗对比,结果发现小针刀联合端提旋转手法治疗组的患者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并得出结论,针刀松解术与端提旋转手法二者相互协调,互相补充,首先针刀松解术可切割松解粘连的组织,术后加用手法可将残余粘连组织完全松解;其次通过针刀治疗可松解病变椎体周围软组织的高应力点,配合手法治疗可减轻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失稳的颈椎椎体保持稳定。胡怀军[19]利用小针刀加手法(主要为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良好效果,并指出该治疗方法简便实用,见效快,痛苦小,安全可靠,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3.2.5 针刀结合其他疗法 陈兰[20]采用小针刀配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50名患者均给予小针刀松解术配合口服颈痛颗粒(由三七、川芎、延胡索、羌活、威灵仙、白芍、葛根七味中药组成)治疗,并辅以牵引、手法及功能锻炼等康复疗法,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案总有效率高达到96%。同时得出结论,小针刀的切割作用可以有效松解粘连的肌肉组织,减轻神经根受到的卡压,恢复颈椎正常结构;其针刺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消除炎症、水肿及瘀血,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而颈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可以很好的促进局部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清除炎性物质,从而改善病变颈椎神经根的缺血及水肿状态,并且有利于预防针刀治疗的后遗症,如治疗部位的肿胀及术后再粘连。古丽海巴[21]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电针组、针刀组和电针针刀结合组,并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3个疗程后发现电针针刀结合组的症状积分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比率均显著低于电针组和针刀组。针刀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使二者优势互补,针刀同时具备针刺及切割的双重作用,而电针能够加强对穴位的刺激,针刀与电针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紧张,消除神经根的炎症及水肿,改善微循环,加快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从而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些年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该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单纯采取西医的保守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而手术治疗难度大、费用高,术后恢复时间长,大部分患者并不乐于接受[22],中医以其痛苦小、创伤少、价格低等优势逐步成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首选。

针刀疗法是近年来逐步兴起的新式治疗手段,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采用针刀配合射频热凝术、手法、牵引等治疗方法进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但目前采取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1)缺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学理论支持,关于针刀与穴位、经络、脏腑之间联系的论证较少;(2)尚缺乏完整的诊治原则,操作标准及安全性评价仍待规范;(3)定位方法较局限,关于“以痛为腧”的理论研究较少;(4)缺少对接受针刀治疗后患者的随访工作,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5)关于随机分配方案的描述较少,且缺乏大量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小针刀根型针刀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