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仲景治阳三十六法钩玄之三

2018-03-18林家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扶阳茵陈黄连

林家坤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林家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萍乡 337000)

7 活阳法

活,是活灵活现的活,活的轻松,活的愉快。人体阳气本质是主动、流动不息、充满活力的。活阳法的设立必须体现阳气的这一生理特点。若阳气呆滞,最易与血水相搏,凝固体内,出现腹痛、肿块等症,活血化瘀则更易耗阳气,单纯温阳则如蚍蜉撼树,不自量力。非用活阳法以化解血水与阳气相搏不可,使得阳气贯道周流,升降出入,使血化水通,濡养脏腑经脉四肢百骸。

活阳法不同于活血法。活阳法着重于阳气的流动活泼,活血法则着重于血液凝滞。两法着重点不同,其配方选药迥然不同。《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谓:“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1]。”桂枝茯苓丸临床运用广泛,对癥病下血,效如桴鼓。现代临床上广泛用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增生、脂肪肝、肝肿大、脾大、前列腺增生、脂肪瘤、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脑血管硬化、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等病。对桂枝茯苓丸的作用,几乎公认是活血化瘀。方中桃仁、丹皮可以说是活血药,但方中桂枝、茯苓怎能从活血作用解释呢?观仲景所制下瘀血汤、抵挡汤及丸、桃核承气汤、红蓝花酒、大黄虫丸、王不留行散、土瓜根散、鳖甲煎丸等,无一不是主题直奔活血化瘀,用苓桂这样通阳化气的绝配为主药,与活血药相配,水血气并治,其作用只能从活阳入手解释才通,桂枝茯苓丸是活阳法的典型代表方。

通过对活阳法的探讨,可知活生生的阳气出现了问题,也可以用活阳法治疗,不一定非用活血化瘀法大刀阔斧大破大立不可。留人治病,寻因辨治才是中医本来面目。根据桂枝茯苓丸活阳作用之理,近年来笔者常用于肥胖者的减肥治疗,发现桂枝茯苓丸药力平和,药效显著,肥胖者服用,都取得了明显的减肥之功,同时服后大都自觉身体轻松,各项指标检测归于正常。当归芍药散是活阳法中的一个变方,属于水血气相搏证型中,偏于水多血少气足者。临床不好辨别,实际上也确实不容易辨别,那么采用桂枝茯苓丸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是可以的。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将两方做成丸剂,交待患者连服三个月,大多收到满意疗效。

血可以活,那么阳气也是可以活的。中医研究活血法者众,而研究活阳法者寡。其实人体的水津血精,都依赖于阳气的推动气化升降,才能周流全身,上下左右四布。水津血精气交织相搏,一个活阳,则自条分缕析,各归各道,各行其是,所有问题于无形中就迎刃而解了。活阳之桂枝茯苓丸适用广泛,效果明确,其功在于活阳。人体阳气活起来了,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事。我们常说有阳则生,人之阳气犹如大宝,又说阳气像一丸红日……说的这么重要,那落到实际上,就为什么不可以活阳呢?难道非要温清通补才是治疗阳气病变的正法吗?

大道通天,各走一边。学中医不可以胶柱鼓瑟,固步拘泥。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方能使中医药瑰宝大放光彩。日常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是普通的萝卜、白菜、大米、白面,而山珍海味、河鲜猛畜不一定养人,这是一个最普通的道理。同理,治病也不一定非要人参、冬虫夏草、附子、大黄等大补大温大下之药,像桂枝茯苓丸些许寻常之品,完全能够独当大任,完成人体活阳之功。

现代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变了,体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很明显的一个改变就是,以前我们父母这一代,年轻时多是从事体力劳动,基本上很少存在脾阳不足,很少肥胖者。现代人年纪轻轻就肥胖,就痰湿体质来了,就动不动这长个瘤,那长个包块。究其原因,除了吃得太好,睡得太晚,阳气过于耗损外,他每天没什么活动量,体内代谢速度太慢,不光气血运行得慢,连本来活泼的阳气都运行的慢了。本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个个的气短懒言,体态不是臃肿,就是偏瘦。现在高考体检,我们发现除了那些体育生比较正常外,普通学生大多都是痰湿体质,其舌胖有齿痕、苔腻者比比皆是。我在临床上,每每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教患者一些功能锻炼操,鼓励患者病愈后选择游泳、羽毛球、慢跑、有氧操练习等,每日坚持一小时。能够做到的,效果都不错。目的就是通过锻炼,提高机体代谢率,改善脾胃功能,使得阳气活泼起来则气血不瘀滞,阴阳调和。这不就是建阳法与活阳法的运用吗?只不过用的不是药物,而是通过导引与锻炼之术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

8 扶阳法

扶,扶助,帮助的意思。扶阳法主要针对阳气虚弱的病人。扶阳法与补阳法不同,扶阳法主要是在治疗原发病证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发病过程中阳气受损的情况下,加上扶助阳气的药。补阳法则是心无旁鹜,直接补阳,没有其他治法的掣肘,属比较单纯的治疗手段。例如《伤寒论》说:“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2]。”这里的人参之用,就是针对发汗后损伤了阳气,起到扶助阳气之用。它如四逆加人参汤中用人参,主要针对“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2]。”加一味人参,其大补元气,扶助阳气之功显见。更有白虎加人参汤证,热极损阳,加人参扶助阳气。它如小柴胡汤、三泻心汤、理中丸、乌梅丸、竹叶石膏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诸多方剂中用人参,其均是针对阳气不足而作扶助阳气之用。

人参败毒散中用人参也是起扶阳作用。方中用人参,无论经方、时方,都是扶阳法范畴。经方中吴茱萸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及通脉四逆汤中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者,均属扶阳法。黄连汤、炙甘草汤、旋覆代赭汤、柴胡桂枝汤、茯苓四逆汤等等,举不胜举,均用人参扶助阳气。人参在经方中,是扶阳法的主药。

9 利阳法

黄疸病,一个疸字,预示着是人体的胆出了问题。疸字去掉病字头,则是旦字,平旦阳气生,所以黄疸病的根是阳气出了问题。胆主疏泄,助胃腐熟水谷;胆主枢机,在十二经络中属足少阳,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如果体内湿热壅盛,遏制和困扰了足少阳胆经阳气,胆腑疏泄失职,则胆汁外溢,发为黄疸。所以《伤寒论》238条说:“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于条文中可知,阳气是否通畅在黄疸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有汗,意味着阳气通道正常,不会发黄。但头汗出,身无汗,说明湿热困遏,胆经阳气被阻,胆失疏泄,胆汁外溢,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中重用茵陈六两,大黄用二两,茵陈是一味清利湿热的好药,茵陈是草之苗,得三月春升之气而生,又在当月采摘而成,俗语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说明茵陈一药本身具备少阳升发之气,能在清利湿热同时,帮助阳气畅利,恢复阳气功能,故当重用。

需要说明的是,茵陈属微寒之品,本身清热作用不大,其利湿作用实际上还是靠其利阳功能达到的。民间常用三月采摘的茵陈泡茶或入面粉米粉中食用,即取其利阳的作用。茵陈利阳作用用在黄疸病的治疗中,就是利阳法的具体体现。因此,湿热壅盛,阳气不利之黄疸病,须加大黄栀子清利湿热。如果纯属水湿困遏,阳气不利,胆汁外溢引起的黄疸病,那就须用茵陈五苓散主之了。如果湿遏阳气日久,胆汁外溢,阳气不利又兼阳气受损,则要在茵陈利阳除湿基础上,加用干姜附子助阳了。

10 交阳法

交阳法中“交”字当如何解释呢?《辞海》里说:“交,互相,互相接触,如交谈,交战[3]。”阳在外,阴在内,阳为阴使,阴为阳守,阴阳相互交感,氤氲和合,才是人体健康和愈病的机理。故《伤寒论》第58条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2]。”所以交阳法,主要是针对阴阳不相交合的病证。为什么不说是交阴阳法或交阴法呢?这是因为阳气易走而难留,阳用阴守,人体之所以生生不息,神清气爽,全赖阳气健运周流。人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就是阳气的消长盛衰史,在生理状态下,阳气当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称交阳法,即谓阳气主动与阴气相互交感了,则人体阴阳平和,诸病易愈了。《伤寒论》中最典型的阴阳不相交合的病证是黄连阿胶汤证。《伤寒论》303条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2]。”本条开宗明义说少阴病,指的是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两脏病了。心在上,肾在下;心为阳脏,主火,肾为阴脏,主水。正常情况下,心阳(火)下行使肾水不寒,引肾水上济,使心火不热,水火既济,阴阳交通,和合平衡。若心阳化火亢于上,肾阴水亏于下,心肾阴阳(水火)不能相交既济,则主用黄连四两,辅以黄芩一两以泻心火,恢复心阳下降之功能,阿胶、鸡子黄、芍药等品滋肾中阴水,形成阴阳相合,水火既济局面,则失眠烦躁等症悉愈。

其次是黄连汤证。《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2]。”这个病实际上是胃热脾寒证。胃属阳腑,主降,脾属阴脏,主升,脾升胃降,阴阳交合,则气机畅通无病矣。若胃阳不降反升,壅遏胸中化热,则欲呕吐。脾阴不升,内生阴寒,寒阻气机,则腹中痛。如此形成了上热下寒局面,属于阴阳不相交合证,故用黄连苦寒清胃热,辅以半夏助胃阳下降,同时用干姜温脾寒,辅以桂枝温通助脾阴上升,并用参草枣补益正气,如此清温合用,降升相成,使邪去正复,胃降脾升,阴阳合和,则热祛寒除,诸症尽去。

阴阳之气不相交合证与阴阳之气互结之痞证是有本质的不同,不相交合证一般有明显的脏腑功能失调之主症,如前述心肾不交之黄连阿胶汤证,以失眠为主诉;胃热脾寒之黄连汤证,以呕吐腹痛为主诉。阴阳气互结则以典型的痞闷不舒为主,两者在临床上十分好区别。王思宇等[4]认为:阳不入阴,阴阳不交而引发失眠,而失眠也会加重虚证,甚至使虚证呈“虚、损、劳”发展,影响疾病预后。结与交一字之差,其治疗方法是泾渭分明的。

后世医家韩飞霞[5]在《韩氏医通》中制交泰丸主用黄连、肉桂,治疗不眠怔忡,以及温病学家薛生白[6]制连苏饮治疗呕吐,其医理即出自仲景交阳法。

猜你喜欢

扶阳茵陈黄连
利胆退黄夸茵陈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