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特征、传播途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8-03-18林峰
林 峰
(乳山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乳山 264500)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引起的,是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该病主要引起鸡的关节滑膜炎、腱鞘炎和慢性呼吸道病,可导致明显跛行、采食量下降以及生长迟缓等[1-2]。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许多研究表明,该病在商品代鸡群中有很高的流行率[3-4]。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在我国6个地区11个省均有发生,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鸡群多见于1~4月龄,平均发病日龄为62日龄,发病率为5.75%~25.77%,呈逐年上升趋势[5]。虽然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不会引起鸡群的死亡,但一旦感染很难根除,会造成鸡跛行、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肉蛋品质下降,还会造成鸡群易感其他疾病,给养鸡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此,本文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进行论述,以期提高养鸡生产效益。
1 流行特征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全年皆可发生,但春秋两季的发病率更高。发病不分品种,无论是商品鸡、肉鸡还是种公鸡、蛋种鸡,或某些地方品种的鸡都能感染此病。发病不分年龄,28~120 d鸡最易患病,成年鸡通常是隐性感染。有研究表明,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程度与鸡群是否存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有关系[6]。Feberwee等对荷兰肉鸡和蛋鸡进行血清监测时发现,该场的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表现为商品代鸡群高于父母代,父母代高于祖代[7]。
2 传播途径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传播有水平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水平传播是指病鸡通过被带菌鸡分泌物污染的饲料、空气、羽毛、饮水等接触传播,将鸡滑液囊支原体传播给健康鸡。张鑫等研究表明,鸡滑液囊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感染后第12天鸡产生抗体,通过消化道和皮下感染的鸡也引起一定的感染反应,但无明显临床症状[8]。垂直传播主要指种鸡感染鸡滑液囊支原体后,会将该病经蛋传播给子代,感染初期经卵传播率较高,因此鸡场在购买雏鸡时应调查种鸡场是否有种鸡患有该病[9]。
3 诊 断
3.1 临床诊断
可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综合判断来进行初步诊断。对于染病鸡,观察可见病鸡头部苍白,爪垫、翼关节、趾关节或者跄关节发生肿胀,常见趾关节或跄关节肿胀,部分病鸡胸部囊肿,部分病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喷嚏,有明显啰音。对于发病后期的病鸡,可见关节严重变形,采食量下降。病鸡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肾脏等有轻微损伤;胸气囊或腹气囊可见浑浊,显示气囊炎症状;气管有豁液;胸骨有的有囊肿;剪开关节、爪垫等肿大的部位,可见有白色或淡黄色液体渗出,有黄白色干酪样或黄色胶冻样物质,在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时常常取这些渗出液和增生物质进行检测。滑膜炎病鸡的关节腔和键鞘中可见异嗜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性浸润,滑液囊膜因绒毛的形成,其下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而增生。有很多病毒和细菌也会引起关节肿胀、呼吸道症状和生长发育迟缓,可根据症状发生的日龄和实验室诊断进行鉴别,避免贻误治疗[10]。
3.2 实验室诊断
3.2.1 分离鉴定
病原的分离是确诊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标准,但对于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分离难度较大,耗时较长。研究人员对病原的分离鉴定进行优化,发现对样本的采集过程和培养基的选择上进行优化,可降低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分离难度,减少分离鉴定时间。样本采集中,可携带培养基到现场采集样本,避免运输带来的污染和时间的浪费,但需尽快送回实验室培养箱保存,也可用干冰冷冻样本带回实验室培养。在培养基的选择上,可选择添加马血清的改良的鸡滑液囊支原体培养基[11]。
3.2.2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操作简便,诊断快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实验室诊断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方法。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SPA可在感染的5~7 d就能检测出阳性,主要检测的是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一般用于鸡群抗体水平的检测,但检测血清必须是新鲜的,且与鸡毒支原体存在交叉抗原反应,很容易出现假阳性,检测有一定难度和误差。HI可以在感染后2~3周或更久进行检测,主要检测的是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但是没有商业化的抗原,判读结果也较复杂,不容易普及。ELISA的敏感度介于SPA和HI之间,能同时检测到IgG和IgM抗体,通常用于鸡群抗体水平的检测,且商品化试剂盒较多,在生产中应用广泛。
3.2.3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是目前实验室较为常用的方法,准确率高,灵敏度高。用PCR扩增鸡滑液囊支原体特异性的16S RNA片段或vlhA基因,可快速对鸡群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测,vlhA基因还能对鸡滑液囊支原体不同菌株进行分型[12]。丁美娟等建立的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临床样品检测,对鸡肿胀跗关节腔内容物直接进行PCR检测,检出率为21.1%[13]。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多发生于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和春季,这与鸡舍内环境条件差有关,如通风换气不良、昼夜温差变化大、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饲养密度过高和湿度大等。因此,养鸡场应加强畜舍的通风换气,从而降低畜舍的有害气体浓度和湿度。另外,应使畜舍的温度恒定,寒冷或骤变天气时,应加强畜舍的保温。要保证鸡场的卫生,并定期对鸡舍和舍外环境进行消毒。养鸡场应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严格隔离制度,禁止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入,新引进的鸡种要经过隔离饲养并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场饲养。
4.2 药物预防与防止混合感染
尽管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很难根治,但却可以通过药物进行预防。一般来说,可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泰乐菌素、丁胺卡那、壮观霉素、螺旋霉素等预防该病。而支原体与鸡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等病混合感染时会造成鸡群的大量死亡,因此,养殖场要做好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的预防[14]。可在接种这些疾病的疫苗前3 d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降低支原体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有效防止混合感染。
4.3 疫苗免疫
目前仅在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商品化的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我国尚无商品化的鸡滑液囊支原体疫苗,但已有鸡滑液囊支原体疫苗的研究。王昆用CHN-J2-2016分离株感染21日龄鸡,攻毒后11和21 d进行剖检,结果表明,CHNJ2-2016分离株致病性强,能引起典型的足垫肿胀及关节滑液囊炎,因此可将禽滑液囊支原体CHNJ2-2016强毒株作为灭活疫苗的候选菌株[15]。
5 小结
目前,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已蔓延至全球,且有爆发趋势,在我国多省份也发现了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生,给养殖业疫病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有效控制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蔓延,应从引种和饲养管理中就进行严格检测,提高诊断水平,一旦发现病鸡应早隔离早治疗。另外,研究人员应加强对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治疗药物研究,使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不再是“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