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18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李函颖苏丽娟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李函颖 苏丽娟
固定资产是医院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手段,在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医院提高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控制医疗成本[1]。如何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建设尤为重要,通过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的防止、发现和纠正固定资产盲目,购置、遗失、违规处置、账外资产、私自挪用、毁损和虚列成本等不合规、不合法等现象发生,从而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确保医疗服务活动的有效和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本文针对当前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管理意识 公立医院的领导层长期受到传统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关注和重视不足,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意识,缺乏科学、先进的管理控制观念,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依然沿用过去简单、落后的管理控制模式[2],再加之公立医院属于财政差额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入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资金或财政拨款,故医院领导层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争取财政资金上,导致“重采购轻管理”思想严重,轻视购置回来的资产如何发挥最大效益,最终导致资产利用效率低下。
1.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早在2006年6月,原卫生部就颁布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要求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但该内部控制制度仅限于财务会计方面,未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故即使医院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难于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进行详细有效的具体规定,或易直接忽略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再加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分散,职责不清,出现问题时各部门间相互推诿,造成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不规范、手续不健全等问题存在,故未能真正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1.3 资产管理权分散、职责分工不明确、分工授权不清晰 许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归口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而是实行多头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分工往往不明确,管理权分散、管理流程不规范、责任不明,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缺少统一调配、使用效率低下。
1.4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4.1 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入账核算未同步,固定资产采购到位并已为医院服务很长时间,但因未达到合格验收状态或发票未及时到位等原因,一直未入账,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固定资产实物价值。
1.4.2 有的人认为只有财政拨款购买的资产才是国有资产,而医院使用自筹资金及接受捐赠所得资产为私有资产,可以无需报批即可自行处置,资产处置时未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管理规定,未报经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审批,随意报废、清理、变卖固定资产,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固定资产实物价值。
1.4.3 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已报废并下账的固定资产并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报废的机器上也未作任何标识,加之平日管理、盘点时仅仅是对数量的清点未对资产的实际状态加以确认,长此以往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给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4.4 固定资产办理入库时会按整套件登记资产的要素,但是现实情况很多医疗设备配备了若干个硬件(如一台CT机配备了多台电子设备),会计入账时仅仅入为“XXX设备一套”,未能反映资产全貌,这样容易形成账外资产,给资产管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带来风险。
1.4.5 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明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尽管单位价值并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与要求,但是如果耐用时间达到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3]。在这个规定中,“大批同类物资”没有具体的标准,势必造成各医院会计处理口径不一致。如一次性购买200台件单价为200元的木凳,且木凳实物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有的医院将该批次木凳按固定资产入账,有的医院按低值易耗品入账。
1.5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落后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信息化系统,势必会造成资产名称不统一、标识不明确、分类不科学、管理不规范。仅用财务核算软件中的资产管理模块或传统手工登记法替代资产管理系统,容易造成信息滞后、职责不明确、资源不能共享、流程不通畅、资产账目反应不及时等弊端。
2 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尽管大部分医院已有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但属于总纲条款,未建立一个根据行业要求及特点制定的固定资产购买、使用、处置的各个环节的一套严格的可遵照执行的可行性管理制度(细则性),使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方面内容:一是授权批准制度,包含审批的人员、方式、程序、权限、责任、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二是资产取得和验收制度,包含资产的取得是否符合预算及管理制度规定,验收的部门、程序,以及付款的规定。三是日常管理的制度,包含资产购置、维护、保养、内部调拨、盘点等方面的制度。四是处置制度,包含资产报废、处置等。五是监督制度,包括报废资产追溯制度等。保证医院资产入账、使用、报废、处置等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2 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 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应采取“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有制度、有监督、有落实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职能部门任务,确定各职能部门管理责任。首先,明确医院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根据管理的需要,制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编制医院装备规划、年度采购及维修计划;组织投资论证,提交决策依据;加大资产的实物管理,按时清查、维护固定资产;规范资产的验收、移交、报废流程。其次,明确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并按资产分类登记一级明细账,定期、不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核对账目;按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参与盘点,办理处置报批手续。再次,明确资产使用科室职责:在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科室的资产购置计划、验收、领用、保管、日常维护保养、清点、报废等工作。最后,明确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对全院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等流程的合规性与完整性进行监督检查。
2.3 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 根据财政部设备采购要求,每年9月份医院各科室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设备损坏情况及时上报下一年度设备购置预算至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在同年10月份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固定资产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将初步论证结果上报资产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后编制出下一年度医院设备采购年初预算。医院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需与资产管理相结合,以资产状况与配置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资源条件,结合现有资产现状,合理安排预算,实现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4]。
2.4 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2.4.1 大批同类物资的确认标准不清晰,导致会计人员核算时难免会出现问题,所以医院应结合自身管理需求加强对大批同类物资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明确标准[5]。
2.4.2 对于已报废固定资产建立报废资产备查账,标明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原值、净值、报废后处理方式及去向,变卖收入及时入账。
2.4.3 针对成套固定资产入账易出现的资产管理问题,应根据设备配置清单以主要设备录为主卡,其余配套设备注明名称、数量录入其附卡,从而全面反映成套固定资产的设备配置,便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盘点及管理。
2.5 加强信息化流程管理 医院可以基于资源规划在构建HERP系统中加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促进医院发展。借助于HERP信息系统建设,将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合同、采购、验收、资产卡片创建、维护、折旧、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流程化、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医院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建设,有利于资产的数据信息集成与共建共享,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6 建立“专管共用设备”管理模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日益增多,设备的保管使用也日显重要,共用设备(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等)以“集中管理,统一协调,临床科室租赁使用”的模式为临床科室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降低购置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效益,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规范医院设备的使用及全成本运行管理,进而实现了设备集中管理,优化配置,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7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就是通过各项数据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运行的考核,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标准,对医院配置、使用、处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考核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和积极性,强化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的关系,增强收入分配的激励功能,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责任感,还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3 结语
建立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不仅仅是医院正常运营的内部需求,也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医院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院发展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的加以完善,使医院各部门、各岗位相互监督、制约和联系,防止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促进医院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