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寻
——以知识产权服务业需求为导向

2018-03-18

关键词:实务服务业知识产权

周 园

(1.西南政法大学 民商法学院, 重庆 401120; 2.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重庆 400054)

一、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全面设立引发的思考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开始进行专业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最早创设知识产权法专业,培养从双学位、硕士到博士各阶段的专业人才。北京大学最初开设知识产权硕士试点班,并于1993年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招收知识产权双学位和硕士研究生。此后,华东政法大学于2003年获教育部审批设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本科专业。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21日,我国高校已建立35家知识产权学院(系),其中有3所是在高职院校设立的;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76所,再创历史新高*根据陶鑫良教授的数据、法务收藏家的数据以及苏柏文知产龙门阵的数据汇总而成。。从早期硕士、博士研究型的人才培养到现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从最初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到现在全国各地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

这当中,知识产权本科教育的发展最为迅速,也最为曲折。自2003年华东政法大学首设本科专业以来,知识产权本科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到2010年全国仅有7所高校设立了此专业。但从2011年开始,长势惊人,截止到2018年3月21日,全国新增69所高校(含高职院校)设立了知识产权专业*2011年新增10个,2012年新增25个,2013年新增17个,2015年新增2个,2017年新增10个,2018年3月新增5个;数据来源同①。。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法学成为严格控制专业,且近年来就业形势不甚理想,而教育部在2012年9月将知识产权新增为法学基本专业之外的本科特色专业,无需通过教育部审批,可由高校自行设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校看到了知识产权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面对如此众多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其人才出口在哪里,一旦输出之后,能否契合市场需求,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否则,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将会给专业建设带来消极影响。长此以往,社会对此会产生负面评价,并且在当前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会直接影响到高考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关乎其生存发展的大事。

二、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广阔市场与本科人才的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

知识产权本科人才首先会自我分流:一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留学,二是选择就业。就目前全国广泛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状况而言,除部分重点大学的继续升学率较高以外,其他多数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还是面临直接就业的问题。

知识产权人才的就业出口,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以从事理论研究为主的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研究型机构;二是以从事实务活动为主的机构,包括司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企业管理、研发、法务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类部门、律师事务所以及从事知识产权代理、检索、分析、评估等的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中,教育研究型机构、司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的人才需求较少,且入职门槛较高,多要求硕士或博士学历,无法成为本科人才的就业主流。而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其规模庞大、人数众多、学历需求相当,应成为本科专业最主流的人才出口。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对本科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知识产权服务”是知识产权领域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唯一体现,于2002年首次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根据2017年10月1日最新修订的版本,“知识产权服务”位于75大类中的 7 520小类,其业务内容表述为“指专利、商标、版权、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的代理、转让、登记、鉴定、检索、分析、咨询、评估、运营、认证等服务”,其中“运营”和“认证”首次被纳入知识产权服务范畴[1]。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政策倾斜,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比重,实现服务企业内部结构升级[2],是我国服务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自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仅仅依赖“物质资源式”的高速发展早已难以为继,而依靠“科技创新式”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3]。这当中,发展和强大新兴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是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和《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文件。,大力助推知识产权服务业建设。这些政策上的“红利”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必将会使知识产权服务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

最近两年的《2017—2020年知识产权市场规模预测报告》[4]和《2016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状况报告》[5]表明,知识产权服务业业务量每年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16年12月30日,在全国各地工商局注册的经营范围包括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企业有51 185家。从全国首份《知识产权人才招聘需求报告》(2016年9月13日由智诚人才发布)到2018年3月23日发布的《2018全国知识产权人才招聘薪资报告》等接连5份人才需求报告中,企业和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都占到总量的90%以上。例如,2018年1—2月期间全国累计发布了11 400个知识产权相关招聘岗位需求,累计招聘36 674人次。专利、商标、版权、知识产权相关岗位占比超过市场70%的份额;知识产权顾问、专利代理人、专利工程师成为三大热门招聘岗位[6]。

从人才需求的学历层次来看,本专科生的需求最多,硕士生次之,博士生最少。例如,根据上述的《2018全国知识产权人才招聘薪资报告》可以看出,人才需求中本科生占56.60%,专科生占29.17%,博士生占0.05%,硕士生占5.04%。虽然与前两年人才需求报告中的数据略有出入,但分布结果基本一致。这与正常的社会需求是完全匹配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本就呈金字塔型,即本科生、双学位较多,硕士生次之,博士生最少[7]。知识产权服务业为本科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本科专业在全国看似众多,但与大量的人员需求相比,并未绝对“过剩”,反而是供不应求。

(二)市场需求与人才“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

尽管知识产权服务业前景广阔,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知识产权本科的就业并不十分理想。不少同学在专业领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知识产权在高考报考中也出现“遇冷”的现象。究其原因,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态势相比,与之配套的人才培育体系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知识产权行业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于兼具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现阶段对于职业型、应用型、服务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与社会需求部分脱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需求量大—供给量大—就业难”的怪圈。

具体来说,知识产权服务业,除了包括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法律服务行业和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代理行业以外,还包括信息整合服务、商业运营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和高端人才培养服务等诸多领域,其涉及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业务内容也越来越精细化。这些工作,对人才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均提出较高要求,而当前高校对这类实务型人才的培养却难以达到企业要求,人才培养路径的偏差造成“人才供需错位”——公司企业中大量专业性、综合性、实际操作性强的岗位因为找不到足以胜任的人才而只能虚位以待。

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尚未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人才市场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人才出现“相对过剩”状况。长此以往,这不仅会导致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制约服务业乃至整个知识产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之困境剖析

面对人才供需部分“错位”的状况,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实践。知识产权本科教育已走过十余载,各个高校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能力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显得“准备不足”,尤其是在人才质量上远远不能够提供充分的市场供给,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遭遇瓶颈。

(一)学科特色无从体现

知识产权本身并非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体系,其交叉融合性极强,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储备。当前社会急需的是对法学、经济管理和理工科等多门学科知识兼容并蓄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又强调具备较强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实际上,我国多数高校由于急于兴办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大多就地取材,按照传统的以法学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来进行专业建设。有的高校是在法学专业作为严格控制专业、难以获批的情况下,转而申办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产权教育深受传统法学教育的影响,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学科特色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例如,课程设置基本为法学类课程,无复合型特色;理论型课程过多,应用性课程极少,等等。反映在客观效果上,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未能及时跟上职业需求,即便进入对口专业的毕业生,仍面临重新学习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对知识产权专业并无统一的教育规划和培养方案。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大多以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为核心,并辅以少量知识产权管理和应用技能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够全面,无法突出知识产权学科“复合性”和“应用性”的优势和特色。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知识产权法的课程过于细化,缺乏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通识性”特征。本科课程将知识产权法又进一步分解为“知识产权总论”“商标法”“专利法”“版权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多门核心主干课程,其他诸如法理学、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等传统法学主干课程,要么被压缩、要么被忽视,导致必要的法学功底并不扎实,也与本科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目标相违背。有的高校,其课程设置已类似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例如,为本科生开设“新型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试行几年后也予以取消。另一方面,经济、金融、管理类课程和实务技能课程比重非常小。在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这类课程过少不仅会缩小就业口径,也会使本科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影响将来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0年来,各个高校对于课程设置问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思考,不断探索,灵活性较强的高校经常是两三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案。专业建设做得较好的高校,高度重视课程的合理配置,通过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学生、教师等多方面意见,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实际效果。2018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对于设在法学类专业下的知识产权专业,设置了14门核心课程,其中包含两门管理类和实务类课程,这集中反映了经过高校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对核心课程的基本统一。即便如此,大量的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该如何设置,仍有广泛探讨的空间。正如《国家标准》所言:“各专业可以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体系。鼓励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与创新创业类课程。”因此,正如上文所言,凸显知识产权专业“复合性”和“应用性”特色的课程是我们未来思考的重点。

(三)实务操作训练匮乏

实务操作训练匮乏,是严重制约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瓶颈。知识产权本身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强调知识产权产品的创造、管理、运用、转化和实施,以充分挖掘智力劳动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主要目标,是一门将知识或信息转化为财富的学问。

知识产权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应多以实务型人才培养为主,为企业以及服务业输送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类人才。这既是与博士人才培养的重要区别,也是高职院校兴办知识产权专业的主要原因。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授课方式单一,偏重理论讲解;实践课程的讲授流于形式,与业务中实际操作和个案分析处理能力的要求严重脱节,这也是当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并不好用,实务操作能力不强,对业务流程不熟悉,需要较长的学习期和适应期。

(四)师资配置有待加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从无到有、日益壮大,但教师数量在不同高校和地域的分布极不平衡。受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和个别具有传统优势学科的高校,教师整体实力雄厚,专家学者也相对集中;而其他地区的专业教师数量稀少,人才储备不足,有时不得不从其他相关专业引进教师,还有个别高校因急需师资将入职门槛放宽至硕士研究生。

目前,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数量急剧增长,但经验丰富、配备合理的专业师资相当缺乏,许多教师从事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的时间并不长。这样的专业设置难免具有一定盲目性,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令人担忧。另一方面,现有师资队伍中,以理论传授和知识讲解的法学类专职教师居多,具备丰富实务经验或者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专职或兼职教师缺乏,进行交叉学科或是应用性研究的教师也相对较少,尤其是法学功底深厚又精通经济管理学科,同时对理工科技术兴趣浓厚,且外语能力强、可以和国际前沿接轨的全能型知识产权专家教授更是少之又少。

四、我国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之道

对于上述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结合行业需求,尤其是以知识产权服务业需求为导向,对现有培养路径和实施方案进行全面改革:不断强化以“复合型”为主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案,有效实施以“应用性”为主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由此开辟“复合型+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强化以“复合型”为主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案

1.坚持“复合型”的教育理念

对于知识产权的学科定位,曾存在几种不同学说,如“法学学科说”(以刘春田为代表)、“多元交叉学科说”(以陶鑫良为代表)、“独立学科说”(以吴汉东为代表)等,其中主要是对知识产权与法学(或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作为一级学科还是二级学科等问题,尚存争议[8]。但是,无论何种学科定位,学界对知识产权是“涉及法律、经济、管理、理工科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这一基本属性是没有分歧的。知识产权学科本身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复合型”,正如吴汉东老师所言,“知识产权人才必须要具备法律人的素质、经济人的学养,还有科技人的知识背景”,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应当是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问题在于,对于中高层次的硕博士“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无异议,但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是否也应当坚持这一理念呢?笔者以为,应以“复合型”的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的始终。本科人才虽然学习时间有限,起点较低,但却是以后深造学习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可以说是知识产权基础教育的体现。本科学习重在“面”,具有系统性、体系化的优势;研究生学习重在“点”,强调方向性和专业性。本科学习中的“面”所涵盖的“复合型”课程,对于未来从事知识产权服务业来说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它以知识产权课程为主体,兼具学习法律、管理和一定的理工科知识,或许在法律领域不如专业的法律人才、在管理领域不如专业的管理人才、在技术领域不如专业的科技人才,但是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些行业,大都是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工作内容,以其他学科知识为辅助和工具,专业学习与工作内容之间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类“复合型”知识产权本科人才,明显区别于专业的法律人才、经管人才、科技人才,只要其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务能力,依然是十分抢手的。从上述数据统计所反映的专业本科人才的市场需求可见一斑。

2.设计“复合型”的培养方案

正如有学者所言:固然没有人能够面面俱到,但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人才至少必须两项精通、两项粗通。落实到本科层面,“粗”是通识化学习,“精”是专业化学习,不同高校可根据学院背景和专业培养方案的不同进行选择。可以是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律为精通,其他次之;可以是知识产权法与管理为精通,其他次之;也可以是知识产权法与某一专业技术为精通,其他次之。当然,“粗”与“精”是相对而言,不同的学历水平要求不一样,本科、硕士、博士“粗”与“精”的程度也各有不同,不应对本科人才求全责备。毕竟本科人才的就业领域和薪酬水平与后者存在差异,其更适合于知识产权服务业或者企业。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不能简单理解为理工专业背景与知识产权法学的复合,而应该扩展到知识产权法律与管理的复合,甚至知识产权与外语、金融等领域的知识复合[9]。具体到知识产权服务业,其中主要是专利代理、检索和分析业务需要理工科背景,其他诸如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代理、转让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的评估、运营业务,并不一定需要理工科知识,反而需要的是法律、金融、经济、管理、外语等专业知识。知识产权人才并不仅仅包括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还包括大量的非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例如知识产权法律、运营、管理、评估等人才。因此,各高校并不一定要囿于缺乏理工科专业师资的苦恼,可以根据服务业广阔的业务范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目前,本科人才可以设计的培养方案有如下几种:(1)0+4普通招班模式:即直接从高考中录取高中毕业生,进行4年的知识产权专业学习。有的高校文理科皆收,有的高校仅招收理科学生,如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就属于后者。(2)3+2专升本模式:即理工科专科毕业生通过“专升本”的学习,学习2年知识产权。这也是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的另一种主流模式。(3)2+2模式:从已经学习了2年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中招收,后面进行2年的知识产权学习。(4)4+0双学位模式:即辅修专业学位模式,其他专业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知识产权的专业学习,修完规定学分即可获得知识产权的辅修专业学位。(5)4+2双学位模式:即在完成其他专业的本科学习后,再进行2年的知识产权学习,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第二学位。

第二、三、四、五种方案,更偏重于技术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但也并不尽然,例如,第四、五种方案并未局限于招收理工科学生,也很可能培养出非技术型知识产权人才。如果将3+2模式和2+2模式放宽到文理兼收,那么效果也是如此。就第一种方案而言,一般只适合培养非技术型的知识产权人才。虽然不少高校开设了大学物理、机械原理等基础性课程,但与实际工作中专业技术的要求相比,相去甚远、收效甚微。为弥补此不足,有的高校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辅修或者自考理工科的专科或本科学位。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4年制普招班的学生在学院的大力推动下,利用课余时间获得一个工科的专科或本科文凭,就可以为其从事专利代理奠定基础,极大地拓宽了就业范围。因此,这些学生同时具备司法考试和专利代理人考试资格,其“复合型”人才的特色更为明显,这种做法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二)完善“应用性”为主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

1.优化课程体系

知识产权本科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大模块: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而根据上述5种培养方案中各不相同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也应“因材施教”,体现出差异性。在最新《国家标准》规定的1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对其他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选择可以有所侧重。对于普招班模式,不宜设置过多的理工科课程,以少且基础为宜,并选择就业需求较高的工科课程;其他课程应以法学类和经管类课程为主干进行设置。对于3+2专升本模式,以招收理工科学生为宜,专门培养技术型知识产权人才。由于其已经具备一定的理工科专业知识,因此课程设置应强化知识产权法和其他民商法课程的学习。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类学生非常受企业欢迎。其他3种模式可类比这2种主流模式进行课程设置,此处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实践课程在知识产权本科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传统实践环节,还包括各类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检索分析、知识产权运营等特有的实务课程。这类课程,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加大其课时比重,以应对服务业需求。最为重要的是,这类课程绝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切实使学生在实务技能和应用能力方面得到提升,这对专业师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

与“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和“应用性”的课程设置相配套的,是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追求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实务的结合居于次要地位。但知识产权不同,自本科专业兴办以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契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尤以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一整套丰富多样、极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例如,建立外聘导师团队。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拥有一批在知识产权实务界颇具影响力的外聘导师团队,团队导师主要由知识产权实务界资深专家组成,需承担一定的教学和讲座任务,并与校内的专业老师配合,共同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实务培训、专业实习以及就业推荐。这种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将实务界的实践经验、丰富资源导入到高校内部,是构建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实务课程的讲授方面,其优势非常突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明显。

此外,还可建立“朋辈导师”制。“朋辈导师”一般从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挑选,由一些相对年轻,但在自己的职业领域表现优秀的校友担任。这类导师往往精力充沛、积极热心,同时能以自己的经历言传身教,更易引起在校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引导效果。

采取“嵌入式”教学法和“真实庭审进校园”的实践教学法。“嵌入式”教学法,即是改变教师满堂灌、纯理论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邀请企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司法审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实务界专家,在专业课程中进行“嵌入式”的课堂讲授或者讲座。可以“双师同堂”,也可以单独授课,将实务经验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使知识的传授更生动形象、更接“地气”。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保护的诸多书本理论本身极为抽象,与工作实践差距较大。例如,知识产权管理或运营课程,与实践中丰富的个案和灵活的管理经验相比,简单的识记和考试根本不足以应对实务工作。这些课程的讲授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否则会让学生感到浪费时间、学无所获、学无以致用!而“真实庭审进校园”的实践教学法则是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一项全新的尝试。法官将真实的个案审理,从法庭直接搬进了大学校园。在学校模拟法庭举办的多场真实庭审,使广大师生不出校门即可获得现场的观摩学习,这种寓学于案、寓教于判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和口碑!

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中小型乃至全国性的学术性会议。邀请各类专家学者和外聘导师团队成员作为主讲人,为学生带来业界最新资讯,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热爱度。同时,不断扩大高校在知识产权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打造知识产权共同体,为人才的输送寻求更大的出口。

构建课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和移动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高校应当主动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深入服务行业或企业进行职业学习。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近年来输送人才进企业,积极引导和专门带领学生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专业实习。实践表明,多数同学的专业能力提升很快,实习一结束即被多家单位预定。移动课堂也是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一项新举措。组织部分同学到多家业内顶尖机构进行考察学习,将学习课堂从校内搬到校外、从单一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实地的交流学习。笔者认为其他有条件的高校也可进行借鉴和实施。

此外,集中开设各种校企实务培训班、“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也是全力打造“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在知识产权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之下,最应改革的是具体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卓有成效地实施契合“应用性”目标的教学方法,那么,知识产权本科教育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实务服务业知识产权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ODI实务
FDI实务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