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哥
2018-03-18□铁松
□铁 松
周相春(向村)
北京宋庄向村艺术馆馆长,曾先后就读于吉林省纺校(东北电力大学美术学院)、东北师大及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在北京创建向村文化艺术交流中心;2007年在北京宋庄过防工事艺术区成立创作室;2010年8月在北京宋庄过防工事艺术区建立“北京宋庄向村艺术品有限公司”。
2017年入选57届威尼斯双年展;2016年在德国塞利根斯塔(Seligenstadt)博物馆举办“向村艺术”大展;2013—2014年连续两年获“北京市旅游商品大奖赛”优秀作品奖;2013年7月参加《潮白河畔》艺术展。
周哥让我给他的画写点文字,我很惶恐,在艺术评论领域,我是一个无名之辈,说出来的话也没有分量。虽然我很喜欢他的画,也很怕自己不能好好解读他的作品,误导他人。但周哥鼓励我写自己真实的感受,作为朋友,那我就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吧。
谈到绘画,说得最多的就是先有艺术家,后有艺术品。谈到周相春,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思维的陶瓷艺术家,很多人对他的绘画缺少了解。对我而言,他绘画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他的陶瓷艺术。
周哥说过,咖啡和陶艺是他的生活是爱好,而绘画是他的生命。他的创作都与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关,总是离不开与现实的联系,这就成了他的创作起点。
周哥的绘画历程和蝴蝶的蜕变一样,经历了从写实到表现,再到抽象到今天一段演变过程。不同的时期,周相春的作品的表现也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在不同时期他的作品都是当时内心真实情绪的体现。绘画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要了解他的作品,一定要了解他的思想。
周相春 《安东尼奥尼与1972-1》 120cm×150cm 油画丙烯 2015年
周相春 《一抹红晕》 52cm×75cm 水彩丙烯 2018年
我对同想象在德国Regio Museum举办的当代艺术展展出的《1972系列》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图像源于安东尼奥尼1972年在中国拍摄的记录电影《中国》。这也是我喜欢的一部纪录片,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段特殊的历史环境。很多人都说安东尼奥尼用一种真实之美创作了一个具有文献价值的艺术作品。大卫·霍克尼说过“照相机也说谎”,而周相春的绘画是用艺术家的眼睛做记录。看他的画面,好像粗糙随意、很难让人倾心、没有传统的愉悦和美感,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会有一种对人性的深深反思。周相春的画面中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情绪,他在用平静的旁观角度记录着那段历史。透过画面我有一种和岁月对话的感觉。就像图伊曼斯的绘画一样,画面只是冰山一角,画面的神秘氛围解读需要大量了解画面外的历史。通过反复观察《1972系列》系列作品,我发现自己和画中的人好像相互窥视着彼此,想要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隐秘。不同于图伊曼斯作品冷静的晦涩,周相春的作品在提供史料价值之外,还有一种浓浓的感性,画面视觉奔放而有节制,很好地体现了不完整记忆的画面描述,在当下这个后工业时代,很好地把智慧和信息相结合。所以很多名家评论他的作品“是具有国际视角的当代艺术品”。
周相春 《安东尼奥尼与1972-5》 100cm×150cm 油画丙烯 2015年
近期,周哥的作品的风格又有转变,他创作了一批纸本绘画作品。他的作品完成一气呵成,绘画过程中,他用铅笔简单描绘,用稀释的颜料在画面流淌。他对传统技法的摒弃和追求变形中的真实,保留过程中的不完美就是他一直追求的完美。在作品里,他高度释放自己的感觉和思想,用潮湿的、新鲜的、明确的画面语言打破传统和谐的美感,呈现自己对外界的感悟。这些作品,我初看时会有一种唯美的愉悦感,但慢慢观赏就会有一种苦涩涌上心头,就像看卓别林的喜剧,笑着流泪。他的画面语境像诗歌一样概括,图形像孩子一样自然表达。迷幻与自然的感受是构成周相春作品的灵魂,也正是二者的结合才形成了他现在的作品。他的作品会带给我关于生命的思考,让我感受到生命中绝望与希望的平衡。失望中隐约看到希望,这也是我对周相春的作品的感悟和认知。
要读懂周相春的绘画作品很难,需要你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对艺术有深厚的认识,对哲学有独立的思考。
要读懂周相春的绘画作品很简单,你喜欢诗歌、喜欢电影、喜欢自然、喜欢真实,都会在他的画面里找到共鸣。
其实,矛盾是我们很多生命体共有的特质,不仅仅是在艺术道路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都要一步步探索,然后一次次否定,然后又找到希望,周而复始的循环。快乐的生活,深刻的思考,在平衡中行走,这是周相春的绘画主线,也是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