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2018-03-17樊苗
樊苗
摘要: 本文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进行文献梳理,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共识性要素进行筛选。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简述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针对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并提出了其量化的方法。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供理论参考。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omb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rough the method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the consensus 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creen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innovation", th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briefly described. In view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by using AHP and puts forward its quantitative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关键词: 创业能力;综合评价;层次分析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8-0218-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大学毕业生的创业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十八大中也提出了关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部署方案,高等学校以创业带动就业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成功率低的现象,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理性选择创业、有针对性的提升其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 大学生创业能力概念
创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学者对于创业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本文将创业能力定义为创业主体所拥有的利于创业成功和企业成长的技能和能力的综合。本文将从已有研究的共识性创业能力要素中,梳理创业能力并将其归为创业基本品质、创业学习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创业支持及创业环境五个方面。
2 大学生创业能力层次分析模型
根据问卷调研数据及参考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因素进行分组整理,各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照目标、准则、子准则、方案层的阶梯形式进行排列,同时标明层与层之间的元素关系。以此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层次递阶模型,如下:
目标层:大学生创业能力A
准则层(子准则层):
创业基本品质B1(个人修养C11、创业自信心C12、责任感C13、应变能力C14);
创业学习能力B2(创业知识积累总结能力C21、实践能力C22、信息处理能力C23、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C24);
创业管理能力B3(资金管理能力C31、物资管理能力C32、营销能力C33、技术管理能力C34、组织领导能力C35);
创业支持B4(政府政策资金支持C41、家庭朋友精神资金支持C42、学校支持C43);
创业环境B5(基础环境C51、融资环境C52、人文环境C53、产品环境C54)。
3 大学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3.1 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就是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能力相关指标因素进行量化,确定其合理的指标权重。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合理的权重。
应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是:在访谈多位专家和回收了调查问卷结果后,建立了一个大学生创业能力层次,对每一个评价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然后计算所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出该层指标对上层某一准则的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检验通过后算出每个评价指标对总体目标的综合评价权重。按照以上介绍的步骤,对各指标进行计算合成,得到了大学生创业能力个指标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3.2 创业者能力的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评价等级及评价规则,是大学生创业者能力评价指标计量的决定性因素。对每一个评价指标我们采用统一的百分制计分,以便于测评结果的计算简便化、规范化。
针对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应用普通的百分制的问卷测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创业品质各个指标因素的评判分数;针对创业学习能力记创业管理能力的要求,由于其创业知识积累总结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物资资金的管理能力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则采用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其中评价专家由专业课教师、创业指导教师、企业界专家等组成。评分均按照四级评分法: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表示良好,60分以上表示一般,60分以下则视为差。最后其创业学习能力及创业管理能力的评价分数由专家评价分数的70%,自评分数的30%构成;针对创业支持及创业环境方面由资深的企业家,教育专家,心里专家等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打分。
4 實证研究
本文从西安六所不同的高校中选取有代表性的6个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分别用A、 B 、C、 D、 E 、F来表示,对其进行调查,根据前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的五个维度,及评价准则,对各个创业者进行创业能力的综合评价。结合多次自评分值及聘请多位专家打分,最终得到A、 B 、C、 D、 E 、F这六个创业者的各个评价准则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A:(82, 87, 63, 76, 83, 64, 81, 66, 78, 68, 76, 68, 78,72, 71, 76, 68, 66,72, 70)
B:(76, 77, 68, 73, 86, 60, 79, 62, 75, 64, 71, 62, 79, 70, 69, 74, 65, 60, 62,73)
C:(80, 83, 60, 66, 73, 68, 80, 60, 81, 62, 78, 65, 81, 74, 70, 71, 60, 70, 78,69)
D:(79, 86, 64, 68, 78, 86, 87, 65, 76, 65, 75, 63, 77, 83, 89, 73, 66, 63, 71,72)
E:(76, 82, 65, 63, 74, 67, 75, 70, 79, 69, 73, 69, 75, 69, 69, 70, 64, 67, 79,74)
F:(73, 88, 61, 69, 80, 61, 74, 61, 80, 70, 70, 66, 80, 79, 73, 72, 61, 65, 73,68)
结合上面各个指标因素所赋予的权重,依次可以得到A、 B 、C、 D、 E 、F六个创业者创业能力的最终得分为:72.37,69.69,72.03,80.51,70.44,71.11其创业能力评价结果为:D>A>C>F>E>B。
从以上这六个创业者创业能力的最终得分表现可以看出,其中D创业者得分为80.51分处于良好状态,其余创业者的得分均低于75分及以下,或处于创业一般水平或处于较差水平。可见,西安市大学生创业能力水平普遍不高,需进一步的提升。根据本文随机抽取的6个创业者在创业能力各项指标打分情况来看,处于创业水平一般或较差水平的在创业学习能力及创业支持两个方面得分相对偏低,而这两项也是我们在访谈调研过程中所得到的大家认为创业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其中信息处理能力、实践能力、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等几个所占权重较大的指标得分低表现尤为突出。虽然西安好多高校都已经开设有创业培训课程,创业实习基地等,但相关专业培训不够系统,缺乏实践机会与实践基地,学生没有熟练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基本功。虽政府有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但很少有专业人士的引导,加上大学生本身抗击打能力差,遇到困难极容易退缩的特点而导致创业失败率高。
因此,建议西安市各高校应大力创造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尽可能多地搭建创业项目实训平台,引进企业人员走进课堂带学生进企业现场指导,有效指导大学生创业行为。另外,西安市教育及政府部门应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同时最好能有专业人士对资金的管理及有效运用给予创业者相应的指导,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进而提高其创业成功率。
5 结论
大学生创业是近年来社会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其创业能力在创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专家意见法、文献法构建出了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指标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量化及赋权。选取了西安高校有代表性的六个创业者进行了实证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说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本文的评价方法能够对大学生的有效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对各个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霞.基于创业企业成长的创业能力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1):77-80.
[2]LUMPKNGT, DESSG,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1):135-172.
[3]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的概念发展及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08(9).
[4]张华强.基于Timmons 模型广州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显著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2(5):28-29.
[5]张文辉,胡蓓.创业者核心创业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