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2018-03-17朱绍贤

甘肃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特点社会

朱绍贤

【关键词】 离异家庭;心理特点;方式;心理素质;社会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033—01

离异单亲家庭主要是指因为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育子女的家庭。离异单亲家庭意味着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两种最基本关系所组成的家庭“三角结构”的轰然倒塌,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震荡,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则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他们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之下,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

一、造成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的原因

1. 自身心理原因。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希望与其他的同伴交流、沟通,以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而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来说,他们内心既具有青春期孩子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但又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给其带来的心理压力难于向同伴启齿,使得他们所承受的内心压力与完整家庭子女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相比更大。

2. 家庭因素。由于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长难免会伴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及一些心理问题。这些不良情绪也会造成离异家庭子女情绪焦虑、紧张、害怕等不良的心理反应。父母离异以后,孩子缺失了一方的父爱或母爱,他们的情感世界呈现明显的饥渴状态,在感情方面不能得到及时弥补。

3. 不合理的沟通方式。离异家庭由于缺乏双亲言传身教的最佳组合优势,家庭教育的功效相对于完整家庭而言明显处于弱势。父母离异后,没有人能够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于是在学习、生活方面表现消极。

二、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1. 离异家庭子女自身方面。建立良好的友谊是最有效的方法。处于童年期、青春期孩子的社会交往主要体现在他们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发展和建立起相应的人际关系。因为同学之间的社会交往及共同的游戏活动要求所有的伙伴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共同承担责任,共同齐心协力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善于团结协作,善于体谅他人,善于助人为乐,在交往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如果被同伴接纳,就意味着受到同伴的许可、赞同和接纳。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培养。

2. 家庭方面。首先是较好的心理素质。父母离异对孩子的感情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作为离异家庭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和不快带给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家长首先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离异,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其次是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父母离异后,子女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家长也逃避不了不良情绪的困扰,但是家长并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再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是离异后最大的受害者,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关怀,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避免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再次是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在刚解除婚姻关系时,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个适应过程,因此,在与子女沟通时,切记不能将自己的忧郁、怨恨、不满、焦虑等消极情绪流露出来。我认为,家长与子女沟通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其次,要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多听听孩子对事情的看法和见解,即便是孩子的看法有些偏差,也要持鼓励的态度,这样,便为家长与孩子进一步沟通交流奠定了基础;最后,在肯定交流过程中不用结论性语言,涉及对他人评价的话题时不用贬低性语言,要有包容一切人和事的胸襟,用博大的胸怀去影响和引导孩子。

3. 学校方面。第一,创建心理辅导站。学校创建心理辅导站对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尤其是针对离异家庭子女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心理辅导站发挥其作用,就要做到培养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建立離异家庭学生档案、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第二,家庭与学校加强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是学校教育的丰富和发展。构建家庭、学校教育的和谐互动机制需要以未成年人为中心,建立家校协调作用的教育支持系统。这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教育与管理的协商机制、定期的双向交流机制等等。

4. 社会方面。人们对离异家庭的偏见看法产生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加大了离异家庭家长及其子女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的难度。如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负面评价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从报刊、杂志等刊物彻底改变负面或刺激性文字和词汇用语,应更多使用客观性语言;其次,在传媒作出评价时,媒体应对家庭变故及其带来的影响要做客观评价,要以更平和、中性的态度看待和尊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和人们对其生活方式的选择。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离异家庭心理特点社会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请你们关心我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