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理想青春无悔

2018-03-17郭裕嘉

甘肃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名师教育教学

著名作家冰心的诗中曾这样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想这段话对于任何一个成功者来说都是适用的,用在“十年磨一剑”的金城名师姚代霞身上也恰如其分。

当我初次听说姚代霞这个名字的时候,她就早已是享誉金城的数学名师。2009年、2010年、2012年,姚代霞所带的学生共有五人在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中荣获全国二、三等奖。这些成绩的背后凝结着她无数的心血和努力的付出。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兰州市教学新秀、七里河区优秀教师、七里河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15年,姚代霞被评为“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2017年,姚代霞获得甘肃省“园丁奖”荣誉称号。也许在外人看来,姚代霞的人生之路是一片坦途,鲜花簇拥。然而,又有多少人能体会,一朵怒放的花儿究竟要经历怎样的风雨?

父爱如山 播种希望

故事往往都要从家庭说起。似乎是偶然中的必然,像那个年代大多数的教师一样,姚代霞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小镇上的一名小学老师。在姚代霞儿时的印象里,父亲个头高瘦,英俊而又文雅,谈吐得体,很少发脾气。衣服虽旧但永远干净整洁,和镇上的煤矿工人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小时候父亲领着我去上学的路上,常常是别人见了他老远就会打招呼问好,看得出我们那小镇上的人对他都很尊敬。他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打篮球、读书、看报、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这和小镇上其他人拉家常、喝小酒的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对比。母亲虽然是镇上小厂的工人,但在家里对我父亲是极为顺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让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小时候我常想,如果我长大了能和父亲一样当一名老师该有多幸福!梦想的种子一旦发芽,就会疯长。所以在多年后,高考完我毅然报考了师范院校,立志要成为一名老师,去圆儿时的梦。”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人生的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在姚代霞上高中的时候,父亲由于常年在离家较远的山村小学任教,条件艰苦,经常是一个馒头一杯开水当午餐,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导致他患上了胃癌。

“我高中三年,父亲常常是住一阵子医院再去上班,上一段时间班又要去住院治疗。家中时常萦绕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但他一直坚强、乐观地撑着,直到我高考完顺利拿到了兰州师专的录取通知书。当我把录取通知书交到病床上的父亲手中时,他长时间抚摸着通知书,已经深陷的双眼直直地盯着我。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但他只是对我点了点头。也许这也算是了了他的一桩心愿。”弥留之际,父亲这无声的赞许和嘱托深深地刻在了姚代霞的心底。就在那个假期,父亲永远地离开她了。而此时姚代霞的母亲所在的企业也处于半停产状态,生活越发艰难。大学期间,姚代霞不得不申请了助学贷款。白天,她和其他同学一起忙于课业,晚上她还在校外做兼职家教挣点零钱维持生计。甚至有时会为了多挣10块钱的家教费,从安宁赶到西固,回到学校已是夜里十一点多。“现在想想,这也是教学实践,它使我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锻炼,对我以后的从教打下了基础。大学三年,我竟然没有舍得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作为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孩子,现在想起这些何其辛酸,但当时却浑然不觉。少年不知愁滋味,我靠自己的能力坚强地完成了学业,渴望着能早日工作,改变我和母亲的生活处境。”

初入职场 尝尽甘苦

“原本以为大学毕业了,就会有称心如意的工作,生活就会大有改观。但当时的我哪里知道,就业的路还很曲折。”毕业那年,姚代霞所在的七里河区只招收了英语专业的学生。于是,姚代霞一边打工,一边报考了陕师大数学本科函授,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终于在毕业的第二年(2005年)等来了七里河区招考教师的机会。皇天不负有心人,闯过了笔试加面试的重重考核,姚代霞最终脱颖而出,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至今,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在七里河区教育局召开的录取通知会上,当听到局长宣布“恭喜各位,你们这五十位同志光荣地成为我区的人民教师”时,姚代霞的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尤其是局长口中的“同志”、“人民教师”这两个词,让姚代霞倍感荣幸。当别的小伙伴为分配到农村学校感到遗憾之时,姚代霞为能回到她熟悉的小镇而且是进入中学任教感到窃喜。“我为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和父亲的遗愿由衷得高兴,我感恩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从上班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去实现我人生的价值。

砥砺前行 硕果累累

2005年8月,姚代霞踏上了农村中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心怀敬畏。

像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工作之初的姚代霞热情有余,但经验不足,略显稚嫩。她就像雏鹰一样,左冲右突,就是无法飞到理想的高处。她思考之后再一次给自己归零,像一名初学者一样兢兢业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上课、管理班级的经验,同时也利用函授机会加强业务钻研。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无法胜任教师这一职业。

为了做好自己心目中的神圣职业,姚代霞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和刊物,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同时还利用网络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使自己在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她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是一门内容抽象、体系严谨的学科,又是一门常被忽略了活生生的来源与精彩应用的学科,以致许多学生都抱怨说学习起来很乏味,甚至久而久之形成了“成绩差→学习数学没兴趣→学习积极性低→成绩更差”的惡性循环。为了避开这样的教学误区,姚代霞在上课时总会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她善于用富于感染力的幽默语言引导学生发现感悟数学中的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数学带来的智慧和思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认为‘教学的顺序应该是‘学、教,要先引导学生‘学,然后老师再来‘教。”正是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对数学课充满了期待。在姚代霞的数学课堂上,没有唯一的解题答案,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姚代霞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人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精品课、示范课。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同行的好评,并引起了学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关注。为此,教培中心领导特意安排她在兰州市第六片区第一届“名师讲堂”上做示范课,并解析自己的教学理念。

姚代霞的努力和工作热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工作的第二年(2006年)学校就评选她为“校级优秀教师”,2009年再次给予她“校级优秀教师”称号,这给了姚代霞极大的鼓励。

“能有这样的成绩,我非常感谢我从教之初遇上了一个好校长魏国平先生,在我每一个进步的节点上都有他不遗余力的帮助,有一群好同事,是他们给了我进取的力量。这期间我也完成了陕师大数学本科函授的全部课程顺利毕业,四年的扎实学习使我在学识能力、教学理念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为我后来的一步步进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教12年,兰州市第六十八中学教师姚代霞躬耕教学一线,就像一部上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勤能补拙,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2009年,姚代霞尝试着做了一个区级个人课题,一年后结题并获得区级二等奖。在课题研究方面初试身手,使她信心倍增。从此之后,不管是哪级教育主管部门,只要组织课件、课例、教学等比赛,她都积极参加,不是为了拿什么奖,而是在比赛中磨砺自己,并获取难得的内外交流机会。长久的坚持必然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姚代霞先后获得了教学、课件、课例等比赛区级奖项九次、市级两次、省级两次、国家级两次。

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也在默默地关注着姚代霞的每一点进步。2011年,学校给姚代霞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让她进入了学校教科室工作,这也让她遇上了手把手教她的第一任师傅柳强国先生。“是他耳提面命,教我如何从设计课程预案到课堂教学实施,如何做教学研究以及教育理论学习,使我在教育教研能力方面有了全面的提升。同年在全区教育系统异校师徒结对过程中,有幸拜七里河名师李选成先生为师,在业务能力方面得到了李老师的精心指点,三年时间我从区级教学新秀成长为市级教学新秀。与此同时,在魏校长和教培中心杨主任的关心和推荐下,参加了2014-2015两年四期的‘兰州市首届全国名师发展学校学习。此次培训规格之高,是我未曾想到的,参训的基本上是兰州市各校名师。培训中我与名师同行,聆听国内顶尖专家的教诲,使我在教育理论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清晰,这也是最近两年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能屡次获得区、市、省、部级优课的主要推动力。”

姚代霞还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七里河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一等奖; 2016年获得兰州市、甘肃省、教育部三级优质课;2017年被甘肃省教科所选拨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由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设计、案例、说课稿、制作的课件先后获得省、市、区级一、二等奖;同时在“中小学教师说课展示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和甘肃赛区一等奖;她本人主持的两项市级个人课题结题并获优秀成果奖,2016年申报立项的市级规划课题《兰州城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研究》也已结题;2017年申报的省级规划课题《校本课程之乡土教材开发研究》已被省教科所鉴定立项。

“面对这些荣誉,我感到诚惶诚恐,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改进,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的教学生涯才刚起步,但同时我坚信,有了这十二年的积累储备,以后的路我会走得更踏实、更稳健。”姚代霞说道。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教育不能离开爱,就像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这种爱既包含老师的爱也包含着母爱。“在很多学生的心里,认为老师只是一个管理者,所以在刚接触老师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这道防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我处处碰壁,既不利于我对他们的教学,也不利用学生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我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引导,在人格上给予他们尊重,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助。”

2005年,姚代霞刚走上教学岗位时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叫小强的学生,父亲被劳动改造,其家境特别困难,常常连饭都吃不饱。由于缺乏管教,孩子内心的自卑使得他外表变得非常狂野,小学时就时常逃学混迹于社会,打架斗殴。姚代霞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情况后,先试着与其谈心,但他总是谨慎地躲避着。于是,姚代霞就从关心其生活开始,放学后做好饭叫来他与自己一起吃,慢慢地建立了信任,他的心事和想法都愿意说给姚代霞听,也愿意听姚代霞的话。从此,在班里小强成了姚代霞的小帮手,除了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之外,在班级纪律管理、卫生清洁、班级活动组织方面他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一个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终于被拉了回来,走上了正道。毕业后,小强顺利考取了驾照,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靠自己的辛勤工作生活得也很幸福。“学生是否成才,首先要看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也是姚代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姚代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練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常,并能及时纠正、引导、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姚代霞所带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滋润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2015年,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新招的初一学生底子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也不懂得与人合作。姚代霞临危受命担任这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她以母亲般的爱很快地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将学生科学分组,建立互助监督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其他科目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帮助作用。此外,姚代霞也是最会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老师,她深知农村家长没有指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多年来她形成了一个习惯,即为所带班级建立微信群,这个群既是她给予学生课后辅导的群,也是孩子们相互交流的群,常常是夜间十一、二点,还有学生发来问题。正是这些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她每年带出的学生总有好多考入重点高中,后来又顺利进入大学。每当这些学生来学校看望她时,她心底的满足总是溢于言表。

“从教12年来,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但只要学生能有所成长,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姚代霞说道。十二年的从教之路,学生的感恩深埋于心。曾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曾迷惘,您如明灯,将前路照亮;我曾失落,您如慈母,将阴霾驱赶,真心地感谢您!”

著名的探险家约翰·鲍克森说过:“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对姚代霞来说,路就在前方,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名师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