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策略
2018-03-17宋建海
宋建海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方式;创新;必要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50—01
小学是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不能出现墨守成规的现象,教师需要积极地对小学生开展良好的引导、干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为促使小学生努力学习,教学中应展现出师生良性互动的状态,从而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并促进教学研究与创新。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进步,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结合以往的教育经验和当下的教育标准,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坚持与“互联网+”较好地联合,努力加强小学教学的创新。笔者认为小学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的来临,促使小学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很多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能够与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相互结合。第二,“互联网+”的模式下,小学教学的很多手段都可以通过一些新颖的方法来完成,促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良好的引导,为日后的教育体系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
1. 转变教师观念。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小学教学创新应坚持从新的角度出发,绝对不能出现墨守成规的现象。首先,教师应该从课堂上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师是绝对权威的存在,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质疑。但是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很多小学生都懂得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并且获得学习知识的途径也不断增加,教师的个人经验仅仅可以作为参考,不再是权威的依据。此时,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加强对他们的合理引导,双方保持求同存异的观点。其次,教师在个人的角色转变方面需要努力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个人的成就发展上不断地突出自己。例如,教师在“互联网+”的利用和借鉴过程中,需要掌握一门信息化技术或者是网络技术,在将技术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给予小学生新的学习体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效率上、质量上均不断获得提升,教师也能改善固有教学的不足。
2. 课堂教学的创新。对于“互联网+”而言,很多新技术都可以帮助小学教师完成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取得好成绩。通過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对课堂教学实施创新,落实生态课堂的模式,让“互联网+”的融入,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可能。第一,调动课堂积极情绪。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技术的特点,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融入课堂氛围。教师将新媒体与自己的课程相融合,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课堂效率,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激发智慧的火花。第二,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互联网+”时代里,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不断更新,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使用新媒体的能力。
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小学教学方式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所以教师应坚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如今很多小学课程都出现了改版的现象,可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如,在学习小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过去的时代与现在的时代做出对比分析,让小学生了解到现如今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在知识学习和巩固中,学生必须掌握好正确的方式方法,努力发挥自身的特长。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适度借鉴和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不能过于依赖它。如,部分小学生总是习惯从网络上借鉴和摘抄已经获得的成果,导致自己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逐渐下降,得不偿失。
4. 巩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首先,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巩固,还必须在“互联网+”的实施过程中,保持多元化的特点。部分教师在新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单一的内容,因此仅仅获得了短期教学效果,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一点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总之,信息技术的创新促使现阶段的小学教学手段翻新,教学效率也获得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小学教学方式创新实践与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993)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