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建议
2018-03-17陈国生陈鑫媛陈芳婷
张 苏,陈国生,陈鑫媛,陈芳婷
(1.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湖南 衡阳 421002;2.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自2015年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振兴乡村建设以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目前我省依然存在产业发展效率低、生态产业贡献率不高、产业结构失调、市场主体不明、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突出的问题。湖南乡村振兴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式转变,政府、行业及企业都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目标既是我省农村的未来发展目标,又是目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困境:产业、生态、生活、乡风、管理“单兵作战”,缺乏协同
1.1 多部门政府的参与会导致不团结和组织协调困难
乡村的振兴必须由政府各个部门全员参与进来,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任何一个部门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协调。但是在湖南省乡村振兴工作中,有些部门会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不听从安排和协调,增加了该工程实施的难度。
1.2 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规划和管理,缺少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民经济水平的要求,湖南省各市州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水平落后、发展模式单一,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差,农村传统文化缺失。
1.3 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稳定
振兴乡村建设是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这必须要求资金逐步跟进。但在现实建设中,畜禽养殖污染、村庄绿化少、农村存在脏乱差现象,特别是建设资金不足,政府补给有限,资金要靠乡村自筹,严重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提速。
1.4 民居建筑的本质“乡愁”正在变淡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镇”;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入文化元素,农村要有农村的样子,尽量在原村庄的形态上,改善人们的生活。
2 探因: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短板
2.1 过于注重空间建设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于农村建筑的重新建设,很多实施者的意识有所欠缺,以自己主观的意识去指导整个建设过程,过于注重空间美的建设。如“刷墙、植树、修路”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在短期内有所改善,但是这只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振兴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并不是来自空间建设的美丽,而来自于农民意识的改变。
2.2 建设机制有待提高
在农村建设方面,其它部门的参与度不高,其因素在于政府部门的主导。在农村空间建设方面,政府部门在人力、物力和资金方面加大了投入,促进了乡村空间方面的复兴和建设。但是农村空间建设工作是个长远的工作,短期的投入只能取得初步的成效,政府部门没有能力对其进行长期的维护。
农村空间建设在施工时,其管理比较混乱。由于他们缺乏建设经验,与其它村庄的沟通也缺乏,所以在建设时难免会走很多弯路。另外在建设时,村民们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当农村空间建设与农民的利益相冲时,就会引导村民们的强烈不满,而政府部门对此又缺乏引导。
在建设所需的资金方面,也较为缺乏,虽然政府部门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补贴经过层层剥夺之后,能够到农民手上的少之又少,根本不能满足空间建设的需要,资金的差距仍然很大。
3 应对:发挥制度牵引作用,完善体制建设机制
3.1 建立职责明确、上下贯通的管理体制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与习惯做法,真正在我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有必要发挥制度的牵引作用,在体制机制建设上找到突破口。
3.2 规划编制创新,积极推进协调管理统筹规划
乡村规划类型多,管理部门也多。协调整合不同口径下的规划,推动多规融合,才能真正推动多部门在战略决策上取得共识,以保证规划实施和管理中各部门携手合作,无缝对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城乡一体化不但是对中国乡村发展的新要求,也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良性的趋势和状态。因此,对乡村振兴建设有必要向更多的方面延伸,在更为综合的管理体制下,形成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的协调发展。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
3.3 吸引外来人才,改变当地村民的观念,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
要改变农村落后的现象,就一定要改变村民的落后观念,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对村民进行教育,提升村民的素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之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除此之外,要建立多元化的平台,促进农村人民的健康循环,扩大内外部的交流与沟通,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使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农村的发展。把农村文化带出去,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