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及时代价值
2018-03-17赵志强
赵志强
(铁道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53)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而生态文明无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词”。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的时代思考和全面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其中包含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深刻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大问题,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并深刻领会其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要遵循一定的客观逻辑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其形成的坚实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保护理念是其形成的丰富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其形成的深厚文化渊源,对国内外生态实践经验教训的思索和探究是其形成的充分实践基础。深入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坚实的理论根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坚实理论根基的科学论断。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的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第一,人类自身是自然界的产物。马克思说:“人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384恩格斯也曾言:“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自然界的。”[3]384马克思还强调,“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55。自然界这个人类的“无机的身体”,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这物质和精神资料。第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劳动生产所需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4]53。第三,自然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使“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统治异民族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383。人类是源于自然界的存在物,同时又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就是一个双向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正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的生态思想基础上形成的。
(二)丰富的理论来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保护理念的吸收和丰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的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并提出了精辟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上世纪50年代他就向全国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倡议,要通过绿化使祖国处处美丽起来。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邓小平提出以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等方式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邓小平还提出通过环境立法保护生态的新思想,他强调制度才是治理环境的根本之策,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走法制化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面对国内生态环境的新问题、新情况,江泽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要长期坚持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十六大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新时期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深厚的文化渊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弘扬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深厚文化渊源。“天人合一”是儒家的核心观点,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孔子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①参见《四书五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版,第65页。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5]5孔孟的箴言都在警示世人,对自然资源要行有所止、取之有节、用之有度,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观点,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强调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遵循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规律、保护自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古为今用的视角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气派与风格的生态文明样式。
(四)充分的实践基础:对国内外生态实践经验教训的思索和探究
教训必须反思,经验必须总结,国内外生态保护实践的经验教训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提供了充分的实践基础。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包含着对西方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刻反思。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急速扩张、迅猛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405。然而,人类并不能因此沾沾自喜,因为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水和大气污染、土地严重沙漠化、大量动植物物种灭绝、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使原本沉浸在物质喜悦中的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纠正过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非理性行为。习近平对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指出:“西方传统工业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7]235其次,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对破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生态难题的积极回应。与西方相比,中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工业化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然而,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迫使生态环境超负荷运转,无法规避地带来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甚至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习近平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7]124科学完整、独具特色的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思索和忖量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以生态红线为生态环境保护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和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全球观,这些思想观点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一)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存在于自然界、人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只不过以前人们没有能从这样的观点去认识并研究这类问题”[8]108。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系统工程,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根本,它囊括了自然、社会、政治和精神层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伴随而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良好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在自然层面,长期以来的大规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严重透支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重大战略问题。在社会层面,贫富差距使不同阶层就自身利益各自为政,导致融通路径阻滞,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很难形成有效的合力。在政治层面,还有一些地方、一些官员在经济发展上只为自己、只为政绩而不管生态、不顾环境,生态环境问题没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精神层面,经济全球化使西方资本主义歪风邪气蔓延到国内,比如西方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在国内也大肆蔓延,无情湮没了人之为人的本真,人的片面性发展使人失却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意义,人们追求高消费的过程中并没有使自身得到幸福和满足,反而身心疲惫,使自身受到伤害,同时由于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过度浪费,由此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直面问题,习近平毫不回避,理性审视,他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必须全面发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把握过去、立足现实,从历史和现实视角同时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既思考了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又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美丽的中国;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才有助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习近平还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动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让人民群众走出虚假消费的迷雾,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恢复人之为人的本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为了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7]121,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9]211。这就是要求必须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重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遭遇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与传统的唯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关系密切。习近平高瞻远瞩,坚持科学发展的同时倡导绿色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中。习近平指出:“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冲突思维……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10]126习近平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21。这句话体现了三个阶段,首先,“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重心在发展,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其次“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重心在保护,做到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不唯GDP增长论英雄。最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心在和谐,旨在通过绿色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化。“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西方发达国家曾经都经历过二者的失衡,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当代中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引领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习近平指出破解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态保护二者之间难题,惟有“绿色发展”这把金钥匙,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推动绿色发展,打通经济与环境间的阻碍,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有机融合、和谐共生。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深刻变革,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迈向新境界。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优美的环境有了更新的期盼,恰如习近平所说:“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7]123足见,民生问题不单单是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和基本物质生活资料得到满足,更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环境要求紧密相关的问题。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4面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和生态环境出现严重冲突的新形势,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民生的重要内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123。从这些论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恪守抓生态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本着对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极端负责的态度,谱写了普惠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生态民生观。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增进民生福祉是新时代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习近平的生态民生观,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生态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科学阐明了生态环境与民生的辩证关系,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抓生态就是抓民生,保生态就是保民生,凸显了新时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取向的认识,就是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依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发展了的党的民生理论,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生态民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指明了实践的前进方向。
(四)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制度作保障。习近平生态法治观就是要求依靠最严格的制度和法律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10]240“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10]210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是治国之重器,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必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习近平提出要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强化法治思维,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首先,习近平指出要围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完成生态治理方式的法治化转向。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9]210。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制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习近平十分注重法律执行的效果,要求建立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目标体系和绿色政绩考核机制,把各项制度不打折扣地真正落到实处。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要强化企业生产者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对监督不作为的政府部门,也要依法追责,还要加强自然资源节约制度、环境污染防治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突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习近平生态法治观精确捕捉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治理好生态环境的坚强决心,同时也体现了法治和法治方式的有机结合。
(五)以生态红线为生态环境保护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
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安全需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为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果断提出了以生态红线为生态环境保护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他指出:“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7]126划定生态红线的目的不是要限制经济社会发展,而是为更好、更快地实现科学发展,为绿色发展、持续发展提供行动指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坚持生态红线,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的“度”,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还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习近平还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0]209。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从坏处作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生态红线是资源开发环境利用的警戒线,各种生产活动严禁越界,坚决不能超越生态环境的自身承载力,一旦越过生态底线,就要受到惩罚。生态红线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命线,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发展中必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划定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红线为生态环境保护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蕴含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创新性思维,是一种积极防御性、战略性思维,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已经成为影响党和国家作出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因素。这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全球观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个别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国际社会都在寻求探索生态治理的模式和方法。在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习近平不但重视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强调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大国作用和大国影响。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全球观,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内涵的国际治理观。针对全球生态问题,习近平多次在国际社会阐述关于生态发展的理念和认识,积极向世界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发展的主张,共享生态发展的中国经验。习近平指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9]330,同时强调中国会始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12]27。中国政府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率先垂范,勇担国际责任,2016年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同年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发布并落实《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在全球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绿色“一带一路”更是在习近平生态全球观视野下中国政府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与各国携手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不断深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造福全人类的全球化视野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全球观。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习近平生态全球观的指导下,今日的中国已经从过去的追随者、参与者转变为理念引领者、机制创新者和实践推动者。习近平全球生态观是中国政府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特色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放眼全球经济发展,直面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显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使命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的责任感和对全球生态问题关注的危机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静态的思想体系,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但是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时期更要和中国的生态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新时期中国具体的生态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着实践探索,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入创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执政理念,提出一系列政策和主张,形成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在新时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它根植于中华大地,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想。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具体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注定了我们要走的必然是具有中国元素的适合自身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就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丰厚的滋养。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诸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众生平等”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一定共性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不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而且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机融合并进行创新,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使命担当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三)拓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实践的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拓展和重大创新。党的十七大,在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十八大用宏大篇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将其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提出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观日趋成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在不断拓展和创新,精准定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坐标。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发展到了新高度,同时也昭示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四)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十九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精准把握发展方向,精辟概括了今日中国的时代特征,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回答了如何提高中国共产党生态治理水平这一重要问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指南,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为当前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性本性,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发展中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西方国家虽然认识到了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资本逻辑主导的生产方式不改变,导致生态危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继续蔓延。社会主义社会因其本质决定了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正式写入决议案,并将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写入联合国决议。“走基于东方智慧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为克服生态危机而进行的新的伟大实践”[13]。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指导下,中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为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道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经验借鉴,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