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实践”五步教学法
2018-03-16王倩
王倩
[摘 要]“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过去偏重简单的几何事实的传授和计算,公式繁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这部分内容。如今新教材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为此,调整教学模式,以把握和理解新教材为依托,以案例研究为抓手,采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实践”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观察;猜想; 操作;验证;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73-02
一、五步教学法的简述
“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实践”五步教学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激活学生的内因上下功夫,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它主要包含五个步骤: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和实践。在学习新的几何图形时,一般情况下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先来观察图形,大胆猜想,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尝试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五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第一步,“观察”。
由于具有真实直接、易操作等特点,观察法成为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对图形的识别活动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生活现象,观察“标准图形”与“变式图形”,观察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等,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做鸟巢——图形与拼组”时,我让学生根据手中的模型,分组观察鸟巢是怎样做成的,鸟巢的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的过程中,我把学生用到的图形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哪种图形用得最多。学生发现长方形用得最多,随即展开对长方形特征的探索。利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而且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可让学生通过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步,“猜想”。
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猜想引入”以它独有的魅力,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其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提问:“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圆的面积也可以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于是,学生開始进行大胆猜测,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想法:①把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来求面积;②把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来求面积;③把圆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来求面积;等等。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接着,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课件演示,让学生找出所拼成的图形和圆的对应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猜想的妙趣。同时,猜想中又渗透了转化思想,充分体现了“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第三步,“操作”。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其目的是借助直观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其学会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搭建、剪拼与折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自行发现、思索领悟、抽象概括,从而培养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 “圆锥的体积”时,我引导学生做了两个实验。一是用空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做倒水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二是特别设计了一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倒水实验,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倍数关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动手操作,用心观察,动脑思考,探索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第四步,“验证”。
通过直观教具的操作,帮助学生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需要对其进行验证。无论学生前面的猜想是对还是错,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由于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一课时,课前不少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是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知之甚少。因此上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上,让学生来验证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探究、大胆猜测、积极验证,出现了多种梯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有把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有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的;有从两腰中点作下底的垂线,再将分割出来的两个小三角形旋转拼成一个长方形的……不管采用何种剪拼方法都能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学生用多种方法验证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相互合作,主动探索,验证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五步,“实践”。
数学实践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包装纸,具体要求如下框图所示。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得到了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如下图所示。
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发现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手、眼、脑并用,启迪了大脑思维,以“动”激“活”,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也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三、五步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四、五步教学法带来的收获
1.加强学法指导,重视能力培养,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五步教学法加强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学生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感知,在研讨中领悟学法,在实践中巩固学法,拓展思维,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2.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步教学法能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互相协作,小组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学效果明显
五步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明了,教学方法灵活,层次清晰,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