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之道

2018-03-16—泓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考场思路内心

—泓

《新高考》封面的刊名下,有句话“让学习更简单自然,让备考更轻松高效”,十分醒目,当然这就是本刊的辦刊目标.在很多场合,我们曾谈过如何让学习更简单,备考更轻松高效,但极少谈及“自然”,并非这两个字意义多么深奥,而是因为,“自然”实为我们内心永恒的追求:我们经常会感到某种思路方法很别扭、不顺畅,远离我们原想的那般,如同天外来客,不知其何所来何所去,总希望有一种自然而然、贴近我们自身经验、易于想到的思路方法.

这种期待,其实一点也不过分,而是发于内心、合乎规律.如果我们总觉得,有些思路方法对自己来说是生硬的、不自然的,而不去追问其来龙去脉,不去探求其所以然,如果我们不常自问: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应该怎样想、怎样解题?不照搬书中或他人的思路,还可以有怎样更为自然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方式,应该怎样叙述和理解数学的问题、概念和方法?如果……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大脑交给别人去耕耘、跑马,而轻易交出了自然思考的权利,长此以往,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也就成为自然了.

可是,总是机械模仿可行吗?有些题目老师讲过,似乎懂了,可一旦自己做、上考场,却还是茫然,而遇见变化拓展,一些同学更是束手无策.有一次,笔者经过一个高考考场,刚好是数学高考结束时,听到一位考生正向家长哭诉,走过去一听,原来这位考生对父母抱怨:“这类题老师没讲过啊!”老师必定讲过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但怎么可能把类似的高考题都讲到呢?难道我们只能模仿老师讲过的方法、做类似的题目吗?我们内心的自然想法哪里去了?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自然思考的禀赋又抛于何处?

固然,我们需要向老师学习,“古之学者必有师”,但即使是学习一种新的思路方法,也可以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许多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讲解之前留出让我们独立思考的时间,我们何不放飞心灵,自然而然去思考、探索呢?

也许我们的想法是幼稚的,但可以经过改进、走向成熟;也许我们的探索是曲折的,但可以调整方向、加速前进;也许是我们的方法是复杂的,但可以学会简化、脱胎换骨;也许我们的解法是丑陋的,但可以加以美化、臻于完美;也许我们的思路是行不通的,但我们从此也有了教训,可以在请教别人之后,不去重蹈覆辙.

本来,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自然过程,让我们参与这个过程,接纳这个过程中的得与失、成与败,经历过酸甜苦辣的自然思考与顽强探索,尝试过内心真我与外在世界的长期互动交融,我们最终会明白:自己的内心和潜力是强大的,我们自然的思索是硕果累累的;也只有服从内心的自然和真诚,才能真正学会探索、理解和运用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把它们真正变成自己的,而自然思考的种子,在我们长久精心浇灌之后,就会悄悄地发芽,我们收获的必将是自信和坚强.

猜你喜欢

考场思路内心
期末小考场
我的思路我做主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