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有效结合,培养学生个性
2018-03-16周彩霞
周彩霞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要从学生的全面發展层面出发,做好个性化的培养工作。最近,个性教育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也积累了相关方面的经验。在教育中,要综合家庭与学校等因素,完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学生个性的目标。
【关键词】家庭 学校 学生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93-01
前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是提升学生教育效果的基础。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要做好深化与研究工作,保证教学观念与内容的合理性,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现阶段学生个性缺失的原因
(一)学校因素的影响
第一,教师占据中心地位。一些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听从自己的话,常常会严格要求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同时,为了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学校尽可能的减少了活动数量,这降低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第二,以教室为中心。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注重学校的主体性,在封闭性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于学生长期在学校中,对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主人意识与兴趣发展等方面受到了影响[1]。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一,注重教材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上的培养。在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学生不仅要运用知识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与生活能力。所以在这一背景下,书呆子型的考生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二,注重智商忽视情商。一些教师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并选择为孩子报辅导班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忽视了培养孩子社会公德与行为规范的重要性。第三,家长过度赞美孩子,盲目进行表扬。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指导应该尽可能鼓励孩子,并且赞美孩子,但是这种赞美往往比较过度,而且有着一定的盲目性。这不利于对孩子个性的培养,容易让孩子缺乏动力,并且丧失上进心和责任感。
二、家庭学校教育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措施
(一)保证观念上的一致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与相互渗透的,但是也是相互制约的。通过彼此之间的有效合作,以此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中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配合,保证协调上的一致性,同时还要做好内容、要求与手段上的协调,避免出现分歧等问题。第一,学校要发挥出主导作用。通过将家长的观念与学校的观念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只有学生的个性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习的效果。第二,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询问家长来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来全面的分析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为家长介绍相关的教育知识,以此来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有效合作提供支持[2]。第三,组织召开家长会。以班级的形式来组织家长讲述教育的经验,展现出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或是可以组织开展文艺就汇演,从而吸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做好教育上的改革与创新工作。第四,成立家长委员会。从任务上来说,要向家长转达学校的意见与看法,以此来提升家长的认识。或是可以发动学生家长来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可以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学生教育中要做好联合工作,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如在开展个性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与家长进行交谈,或是邀请一些专业人员进行讲座,以此来提高家长对孩子个性教育的认识,激发出家长的共鸣,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做好措施上的结合工作,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家庭与学校教育要主动进行配合,以此来避免教育盲目性等问题的出现。第一,接受教师的来访。家长要主动将孩子的表现告知给教师,以此来吸收教师的看法,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研究下,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受到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难以在短时间进入到每一个家庭中,所以家长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掌握好学生的表现,明确学校中的教育要求。第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家长会。家长会能够帮助家长掌握好学校中的教育情况。所以在实际中要创建出有效的活动形式,以此来提高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的效果。如可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或是体育表演等,以此来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优势,挖掘出潜在的个性。第三,借助假期来做好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工作。借助假日等来为学生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可以组织开展我是合格的小公民等活动,借助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等,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想要提高教育的效果,要从个性化教育的角度上出发,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能力上的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鹏. 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王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 考试:教研版, 2008,(07):31-31.
[3]黄金泉.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J]. 华人时刊:校长, 2015,(07):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