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16倪梦佳顾笑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口语教学

倪梦佳 顾笑

【摘要】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构成要素,实施环节及其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口语教学 小学英语 任务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94-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任务型教学法就开始逐步应用于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以其语言社会化与课堂真实化的特点被广泛接受,对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至今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1]在此基础上,对于任务的准确定义应当是我们研究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定义,其侧重点不一,描述形式也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标准定义。通常而言,钮南(Nunan,1989)对于任务的定义较为符合任务型课堂教学的要求,他曾给出定义:a piece of classroom work which involves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 manipulating, producing or interac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principally focu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2]其中强调了语言学习行为,语言意义以及语言处理包括对语言的理解、运用、生成、互动等方面的内容。

任务型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任务的设计、任务的执行和任务的评估三个环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始终围绕着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从而使学生在“任务”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1.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处于关键地位,“任务”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与任务的设计情况有直接關系。因此,任务活动的设计应基于真实的情境,与教材内容相契合,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学者Breen(1987)曾建议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3]

(1)任务的目标是什么?

(2)任务的内容是什么?

(3)任务怎样进行?

(4)任务在哪种情境下进行?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五步法进行具体设计:

Step1 了解学生

教师在设计任务之前,应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学生的兴趣、年龄特征、认知基础、认识能力情况以及认同程度,严格遵守区别性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

Step2 头脑风暴

教师可采用头脑风暴法,遵循开放性、生活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原则列出与教材所涉及话题相关的交际性任务。开放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此情境中,有利于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生活性与趣味性原则又强调教学任务要紧密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从周遭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点也符合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要求。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学校新图书馆的使用导览或设计海报制作任务展现新旧图书馆的不同之处。

Step3 评估修改

在这一步中,教师要进行任务执行前的评估程序,教师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进行自检:任务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任务是否适合学生的能力及需要?能否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任务分配时间是否合理?

Step4 选择语言项目

教师需要在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语言项目的研究。在第一个阶段,教师应该对语言难度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使用或修改原始计划任务。在第二个阶段,即当教师设计出完整的任务清单后,教师应明确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及技能。为此,教师可以加入练习任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

Step5 准备材料

教师应准备合适的材料以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并且在口语练习及交际沟通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

2.任务的执行

任务的执行阶段是口语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个人或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获取口语内容的基本信息,掌握新单词和重难点句式的用法,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实现阶段。这一阶段中,任务以语言意义为中心而展开,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口语的流利性与连贯性。语言学家简·威利斯(Willis,1996)将这一阶段分为三个环节。[4]

(1)任务(task)

学生结对或分组执行由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数个微型任务构成的任务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再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而是作为指导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例如,在进行主题为“保护有益动物”的口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贯穿整节课的森林王国的情境,执行由易到难的口语交际训练任务。在动物未受伤害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句式训练。在动物遭遇不幸的情境中,进行相对复杂的互动口语训练。课堂始终以扮演各种不同动物的学生为主体,而扮演狮子的教师起到引导课堂、衔接各个任务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各组的任务执行情况,如发现部分小组遇到问题无法继续执行任务,教师可临时参与其中,启发该组学生解决问题,顺利完成任务。

(2)计划(planning)

各组学生讨论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巡视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在不主导学生讨论、不影响学生既定思路的前提下,肯定该组成功的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促进该组报告的完善。

(3)报告(report)

学生以个人代表发言或小组集体表演的方式展示任务完成成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口语意义的可接受性,教师只需要更正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语言意义上的错误,而对语言形式上的错误持宽容态度,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使学生意识到口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此外,教师还应做好详尽的记录,为下一阶段任务的评估做好充足的准备。

3.任务的评估

任务的评估阶段主要是对任务执行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反思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口语操练。在这一阶段中,任务的重点从语言意义转到了语言形式上,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口语的准确性与得体性。这一階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1)分析(analysis)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评估,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并纠正任务执行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并改进口语方面的存在的不足,或者在小组内针对其他小组的表(下转第97页)

(上接第94页)

现进行交流讨论。组与组之间互相做出理性客观的评价,借鉴优点,改进不足。教师应及时总结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予反馈,明确指出任务执行阶段中存在的关键的或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2)操练(practice)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重难点,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学习的语言的某些特征。在分析的基础之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背诵、模仿和重复等结构化练习,以及编对话、分角色朗读和复述等类交际活动,模拟真实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即兴演讲和辩论等活动,继续让学生以个人、结对或分组的形式进行反复操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熟悉度和口语技能的熟练度。

作为现代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阶段口语教学的实践更是为学生在今后流畅准确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奠定了基础。任务型教学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学情境并最大程度的发挥英语的交流功能。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仍要注意语言意义与语言形式的统一。尽管传统的教学内容如语法和词汇在学生进行口语任务时起到辅助功能,我们仍要予以重视,要意识到准确度与流畅度不是可以互相替换或是互为对立面的存在。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时,要从设计、执行、评估这三方面严谨而灵活的开展教学,努力培养出更多交际型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4(1):221.

[3]Breen,M.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 In C. Candlin & D.Murphy (Eds.), Language learning tasks(pp. 23-46) London:Prentice Hall,1987.

[4]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鄄based Learning. Harlow,Essex:Longman,1996.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口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