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18-03-16张英惠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恰恰兴趣是需要后天获得的,而语文本身的枯燥性会极大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通过实践,尽快改变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高的问题入手,结合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分别从老师自身和课堂模式上提出新型的思路和建议,力求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52-01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认识、探讨并欣赏各种事物,但是小学生本身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待学习的态度不严谨,只有心里喜欢才会去做。所以只有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而现在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陷入了瓶颈,难以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语文。
2.提高教师素养
2.1用爱感染
教育永恒的主题是爱,这关系着教学是否能取得成功。小学生目前还处于感性阶段,只要老师用爱去感染他们,他们自然也会更好的学习知识,更好的成长。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温柔的施以帮助,耐心的讲解并提出建议,同时关心学生的心理和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这样他们就会和老师敞开心扉,对该老师所教的课程也会认真的去聆听。
2.2注意形象
在小学生眼中,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是他们未来想要成为的人,所以小学老师应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并保持良好的习惯,语言文明,衣着得体。这样小学生自然就会对该老师产生好感,进而喜欢他讲的课程,对学习产生兴趣,也避免了学生将消极情绪带入学习中。
2.3提高文化修养
老师的自身文化素质达到一定高度以后,会无形中吸引同学们的目光,并凭借渊博的知识赢得尊敬,从而学生会爱屋及乌,对相应的课程也产生兴趣,这是老师的个人魅力使然。
3.优化课堂
3.1导入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的开端十分重要,为接下来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奠定了基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进行课程导入:
(1)直观导入。用直观性的形象来进行知识的导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老师可以采用一些图片模型或者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放映等方式从视觉听觉全方位的吸引同学们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快速融入老师设置的情境中,积极参与。
(2)悬念导入。小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年纪。老师应抓住这一特点,以课前提问题的形式来吸引学生,这样小学生的思维就会运作,为了寻找答案,飞快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语文学习中。
(3)故事导入。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或者身边的小事来进行讲述,让同学们领略语文的魅力所在,寓教于乐,小学生就会在故事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4)旧知识导入。在学习中懂得划分知识层次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知识大多都是由难到易,需要不断积累。老师可以在教授新知识时适当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识,从而减轻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陌生感,及时温故知新,也可以让学生尽快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3.2创造教学情境
学生必须要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所以小学老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课本内容,对于较难理解的章节需要寻找一些补充资料,做全方位的讲解,加速同学们的理解。
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能更准确的理解知识,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产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老师如果能积极的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个性化的辅导方案,那么学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全面发展,这也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一种方法。
3.3开展活动
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强,在语文课堂上组织一些小游戏和小竞赛来丰富课堂可以燃起同学们饱满的热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学生可以感受成功的喜悦,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3.4鼓勵质疑
每个人所了解到的知识都是片面的,只坚持自己的错误想法会酿成大祸。所以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能不懂装懂。学生的疑问得到解答的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学生应该要知道进步的道路就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
3.5奖励表扬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被老师表扬奖励,这样就颇有成就感。所以老师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仔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充满上进心。
3.6小组合作
同龄人的交流总是有效率,有效果的。所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还可以共同培养学习兴趣,产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合作中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4.小结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枯燥问题,老师可以从自身和课堂出发,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生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去挖掘学生的优点,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出现错误时减少批评指责,多些鼓励帮助,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语文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参考文献:
[1]陈祖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外交流,2017,(13):218.
[2]甄如芬.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4):236-236.
[3]张世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学周刊B版,2014,(5):211-211.
作者简介:
张英惠(1977-),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市双阳区鹿乡中心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