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逻辑及内在结构
2018-03-16陈万强史亚洲
陈万强 史亚洲
摘要:就构建逻辑而言,行业标准、岗位要求应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技术路线和技术逻辑应成为教学组织的基本遵循;就结构层次而言,构建以技术素养、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才能筑牢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基。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层次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04-0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是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办学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建立起符合技术应用特点,适应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和要求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基才能夯实。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围绕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体现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
1.遵循技術人才培养规律。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和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除一般人才成长的基本条件外,还应遵循工程思维,问题导向、流程推进、技术创新、知识技能互化等,符合生产实际的要求和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用技能竞赛场景模拟生产服务场景,用生产服务项目引导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用创新性实验、创造性设计和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师生间相互协作,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在产品制作、技术革新、降能减耗、工艺提升等技术创新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2.体现技术应用型课程建设内在逻辑。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单元,不同课程依据特定逻辑和规律形成体系。技术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以行业标准、岗位要求倒推课程体系的构建。行业企业的生产标准、管理要求决定着员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行业标准、岗位要求需要特定知识、能力、素质来支撑。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唯有对接行业的生产标准和管理要求,应用性的特质才能彰显。以生产标准和管理要求反推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构成,按照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形成课程模块,构建培养体系。把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面向社会需求、职业要求和终生发展需要,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突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这样才能真正使行业企业要求与人才培养定位相契合。(2)按照技术路线和技术逻辑安排教学活动。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强调“技术研究”,要为生产、应用而开展技术研究,不能为研究成果本身而研究[2]。应当说走技术路线是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特别是那些背靠特定行业的新建本科院校,坚定地走技术路线更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及要求。技术应用本身有其遵守的规律和逻辑。技术逻辑反映技术形成、开发、转化、应用中的法则和要求,注重系统的整体构造和逻辑的演算推理,着眼问题整体解决思路的探寻。以技术应用为主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遵循技术的形成、衍化规律,在问题解决方案的产生中,引导学生树立系统思维、强化整体意识、注重逻辑推理。
二、技术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内在结构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对象知识的积累、技术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知识、能力、素质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严密的教学组织,体现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技术素养、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创新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这些模块的结构层次、作用机理决定着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技术素养模块。技术素养是从事技术活动、进行技术评价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形成的前提条件。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等是基础,必须认真掌握。自然科学类知识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再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也是技术思维、技术逻辑养成的载体。技术理论知识揭示某一技术产生的机理、衍化的逻辑和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技术素养的积累程度,是技术形成、应用的基石,决定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成长方向。
2.技术应用模块。技术应用模块知识就是在掌握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实践和操作应用,明确技术构成要素、掌握技术生成要点、熟悉技术形成过程,为用技术手段解决现实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应用过程又为技术的革新和创造做好了准备和铺垫。技术应用模块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该模块构建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通过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技术操作要领,培养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现代技术需要遵循科学原理,不知原理,技术很难进步;技术又是习得的,需要真实环节训练[3]。通过实践—创新—再实践,才能使工艺得以改进,技术不断完善,服务升级换代,学生应用能力得到培养。
3.技术管理模块。技术在形成和应用中,管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技术管理,着眼于计划制定与实施、团队分工与协作、运行控制与评价。技术管理不但涉及技术本身,还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沟通、协调、合作、领导等能力和素质是技术管理中必须涵盖的内容,是知识向能力转化中的“润滑剂”。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只是培养受教育者做事的能力,比做事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与社会和谐相处。政治的、法律的、社会的、技术的规范,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可以加速知识向技术转化的进程,还可在实践创新中找到问题的突破点。
4.技术创新模块。创新创业知识是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基础。创新理论、创业意识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技术创新的方法、要素、路径和环境是其构成的要素和内容。通过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创业知识的普及、创业训练的开展,使具有基础知识积淀、专业知识积累、学科知识引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够得到从事技术工艺设计、技术流程优化、运行设备维护、产品服务改进和升级的实际工作锻炼。
三、技术应用型課程体系构建的保障条件
1.建设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技术应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认同,使以技术应用为内核的知识体系通过系统性的教学组织,逐渐转化成适应生产实际的技术体系和能力体系。打通校企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积极引进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补充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中;采取挂职锻炼、企业实践等形式,鼓励专任教师融入产业,走进企业,提升其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加大横向课题的支持奖励力度,鼓励教师与企业联合攻克技术难题,排除生产故障,优化生产工艺;改革教师考评和职称评审制度,把教师企业挂职、下厂实践、服务社会作为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主动性。
2.发挥好校企协同育人作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人才培养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项目是技术和服务产生、提升、改进的“试验场”、“工作台”。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聘请企业方学科专业带头人,将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引入课程标准、培养标准,建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实验室、工程坊、工程训练中心,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按照企业生产节奏融入生产过程,毕业设计选题结合生产实际并由企业老师指导,校企联合攻关技术、提升工艺等教学、科研活动,建立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使校企协同育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构成强力支撑。
3.构筑好适应技术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按照企业生产实际安排真命题、真项目、真技术的实践教学,形成依托企业生产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企业生产节奏,工作流程,灵活安排实践环节,实现实践教学全实战、真情境、真命题、真项目、真技术的演练;通过创新性试验、创造性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在校企联合建设的开放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参与传统产品制作、技术革新、降能减耗、工艺提升等技术锻炼,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通过各种科技协会和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参加产品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技术协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张英良.建设应用型课程实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74.
[2]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研判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31):15.
[3]马陆亭.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