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旅游文本英译
2018-03-16滑少枫
滑少枫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的表述都反映着某种文化,同样的道理,文化的进步也影响着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理论下所形成的旅游文本英译开始成为外国人士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而这也就决定了旅游文本英译存在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主要以阴山岩画景点为例,就“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旅游文本英译”这一主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理论;旅游文本英译;阴山岩画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88-02
随着全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开始走进中国,但是因为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中国旅游景点文化不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目前旅游市场上的英译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以致于旅游景点资料英译问题频繁显现。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之下,旅游文本英语的规范性也因此显得十分重要。对旅游景点资料进行英译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这样也更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本内容
1.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本概念。跨文化,主要就是指跨越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界线的文化,它是不同民族、国家以及群体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文化差异,同时也是越过体系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抛开文化学语言,其实很难掌握到一门语言的精髓,自然也很难强化他国人员对中国文化、历史等的认识。
2.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大背景。进入21世纪,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面临着诸多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却急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多数旅游景点都实现了旅游文本英译,但是却存在诸多的漏洞。因此,如何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大背景之下,既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又能完善旅游文本英译工作,不仅是一些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旅游文本英译常见问题
1.旅游文本英译常见问题之拼写错误。拼写错误虽然不是什么专业性的大问题,但是在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却是很常见的,通常是因为英译者粗心所造成的。拼写错误的形式其实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单词拼写错误、相似字母写错等。单词拼写错误是比较常见的,往往是某一个字母出现漏写或者被人写错。比如:形容气候湿润mild,就很容易被写成mind。除此之外,相似字母写错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旅游的效果,但是却会让一些外国游客在进一步加深景点认识的时候一头雾水。
2.旅游文本英译常见问题之语法错误。严格意义上讲,旅游文本英译在语言上一定要足够的规范,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语法错误还是会出现在景区的简介或是某一个景点的介绍里面,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译者的不良英语习惯,以及对语法知识的混乱使用。常见的就是:单复数、第三人称、词序错误等。比如:单复数的错误使用就时常表现在警告语上,即动词本应保持原型,但是却加了ing。同样,词序的错误则在于基础语法知识不牢固,即没有弄清楚英语知识上的主谓宾结构。众所周知,只有对语法知识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保证旅游本文英译的表述更加正确。否则,当外国游客看到错误的语法信息时,自身的旅游热情也将会降低。
3.旅游文本英译常见问题之信息表达不完整。在众多的旅游文本英译中,信息表达不完整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无法很好地表示出来,不仅容易让人不解,而且也达不到景点英译展示的目的。中國文化本来就博大精深,很多语言通过英译是很难表达出来的,而这就间接地造成了信息表达不完整问题的存在。尤其是一些人文历史比较丰厚的旅游景点,涉及的内容不仅古风浓郁,而且还有文言文,对于一些专业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英译人员而言,其实是相当具有难度的,以致于他们在英译的时候不得不省略部分重要的信息元素,比如:亭阁,春草,虽然节省了工作的量,降低了工作的难度,但是却并不利于观赏者领悟到景点之中所包含的关键信息。
三、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旅游文本英译体现
1.旅游文本英译之四字词语。中文旅游景点的语言介绍都比较华丽,其中最喜欢使用的就是四字词语。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却也增加了英译者的工作难度,一些专业水平不够的英译者,他们习惯于直译,以致于很多的四字词语被译之后同样艰涩难懂。因此,专业译者在进行英译的时候,往往会尽量去寻找这些词语之间的共通之处,之后再将其两两合并,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运用连词、介词和各类从句,这样就能让句子之间实现更加自然的连接。比如:“气候温暖,河湖纵横”这一表述,为了体现四字词语之间的联系,往往会使用到相应的连词,进而还可以增强文章本身的逻辑性。
2.旅游文本英译之景点名称。严格意义上说,景点名称其实也是地名的一种,在英译上应当尽可能的遵循“音译为主,适当意译,两者结合”的原则。由于阴山岩画景点通常都包含丰富的寓意,很多时候,简单的音译都无法向外国游客传达出必要的景点信息以及文化内涵,所以,音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所谓音译,主要就是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音译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义,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这种英译方法常常是针对地名、景点名称而言。而意译则主要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它通常不会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更强调在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总的来说,意译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时使用较多。
3.旅游文本英译之适当增减。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有很多的词语是可以省略不译的,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要懂得词语的增加,简单来说,就是要掌握相应的增减技巧。至于增译法,主要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的时候适当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这样就能促使译文语义变得更加明确。比如:在对“通过对岩画的分析研究,解读那些饱含着人类智慧和精神需求的艺术图象,我们能够逐渐破译人类童年时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轻松地与先民们对话”这个句子进行英译的时候,就增加了一个连词词组“and above all”。而适当的删减,主要指的就是把那些冗长的单词或者句子去除,从而使得整个句子英译变得更加简洁,这其实也是为了外国游客对此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4.旅游文本英译之适当增注。鉴于现在很多的旅游文本都带有本土的文化特色,因此在进行文本英译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增加阐释或者注释,这样则更容易让读者完整且正确的理解文本所包含的重要信息。比如:在对世界岩画进行概述的时候,就提到“到目前为止,已记录下来超过两千万个图像(指单体图形)”,为了让外国游客对这两千万个图形的特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在进行英译的时候,就需要明确的指出(referring to individual images),这样才不至于让观赏者产生知识上的误解。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物质以外的精神享受,而旅游就是最主要的一种精神享受方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很多的外国人开始将旅行目的地选择在了中国,这无疑也对旅游文本英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不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尤其要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导向,才能更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文军.信息与接受度的统一——对当前旅游翻译的一项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2,(09).
[2]林玉华.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5,(10).
[3]陆国飞.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的功能观[J].外语教学,2016,(09).
[4]王秋生.旅游景点翻译亟待规范[J].中国翻译,2012,(10).
[5]张允,朱章华.译者与翻译策略的选择[J].中国科技翻译,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