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思考

2018-03-16艾明甘窈陈建梅何静澜孙诗倩况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精神科住院医师

艾明 甘窈 陈建梅 何静澜 孙诗倩 况利

摘要:我国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加重,但精神科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加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更多高质量精神科医师的重要保障。目前形成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精神科住院医师规培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R85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63-02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逐年增多,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严峻挑战。WTO推测,到2020年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将占疾病总负担的1/4。截至2014年,我国登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人。但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全国精神卫生机构仅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执业医师仅2.3万名,只有国际标准的1/4。培养足够合格的精神科专业人才是完善我国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最根本的保证。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足够的精神科医师的重要途径。目前的精神科培训体系,对提高医师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现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规范化培训师资

1.规范化师资培训,保障培训质量。高标准的师资是培训高质量规培医师的基础,培训师资既要具备较强的教学理念,又要懂教学技能,还需具备专业水准和人文素养。然而,因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的培训仍难以达到全国统一标准。因此,国家应制定严格的精神科住培师资培训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健全精神科规培师资队伍准入标准,确保师资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

2.住培师资专职化,充分保障住培师资的待遇和权益。由于住培师资的待遇跟职称挂钩,而职称评定又与医疗、论文、科研相关,因此,带教老师专注于科研、论文及临床工作会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因此,每个基地需设专职住培教师,负责管理规培学员的培训、考核等。且要充分保障专职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同级别的医师,通过政策激励热爱教学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五大核心胜任力”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缺乏统一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神科医师培养方案,导致规培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可借鉴西方成熟的精神科医师培养方案,结合我国现阶段精神科考核评价体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五大核心胜任力”(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专业技术、娴熟的人际关系及沟通技巧、优秀的合作及管理能力、初步的科研基本技能)为培训目标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的实用型临床高级精神医学专业人才。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

1.严格规培基地的准入标准,加大投入,确保教学医院教育培训的功能。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教学基地的硬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能力达不到国家统一标准,导致不同的基地培训的住院醫师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严格规范基地准入标准,通过定期考核、整改等措施,并把教学医院作为主要的规培基地,制定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及大幅减少教学医院的临床业务,以保障教学医院主要功能是培训合格的医师。

2.严格落实导师负责制,导师对规培医师的成长过程全程负责。严格实行导师负责制,严格监管学员的各项培训任务、考勤、医德医风、生活及心身健康状态等。需严格执行导师准入制及严格控制学生数量,而考核结果作为导师职称评定和待遇的一个重要指标。

3.对规培学员实行动态考核和管理。规培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随着科室轮转而逐渐被遗忘,为加强规培学员全程掌握基本知识及技能。需对学员实行动态考核,考评委员会不定期的随机抽取学员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确保规培学员全程严格要求自己,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和技能。

4.“5+3”一体化培训模式培养职业化的临床医师和医学科研者。制定“5+3”一体化培训模式,医学生通过5年的本科教育后,选择继续进行临床医师职业培训的学生通过严格的临床技能及医学基础知识的考核后,直接进入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通过严格培训及考核,确保合格的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医学教学工作等。而热爱科学研究的临床本科毕业生,由研究生培养机构通过严格考核后进入到3年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四、加强规培学员的人文素质、心理调适、医德医风和职业荣誉感的培训

近年因“伤医案”严重影响医生的执业环境,导致医务人员心理创伤,加之巨大的工作压力,医师的职业信任遭遇质疑,职业荣誉感也受到较大影响。而规培学员正处于医疗职业的开始,是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最初阶段。因此,需重点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医德医风、职业价值观,增加沟通技巧、心理调适技能的培训,增强规培医生的职业荣耀感。全社会也需营造一种尊重医生、爱护医生的环境,增强对医生的职业认可度和信任度,建立科学灵活的晋升通道,为医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以此提升医生的职业荣耀感。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的培养应当包括学院型医学教育和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两个部分,两者缺一不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关系到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五大核心胜任力”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的实用型临床高级精神医学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迫切需要,改变我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严重匮乏、素质不高的现状,努力实现2015年国家《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所提出的要求,切实推动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Xiong W,Phillips M R.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version of the 2015-2020 National Mental Health Work Pla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6,28(1):4-17.

[2]许剑,魏周阳,陈兴无,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2):321-324.

[3]张红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1):58-59.

[4]刘彦爽,胡金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36-37.

[5]佟野,赵霞,于晓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的研究F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1171-1175.

猜你喜欢

规范化培训精神科住院医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