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与实施方案分析
2018-03-16周华琴
周华琴
【摘要】在幼儿阶段,球类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运动形式之一,能够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结精神、竞争意识等各方面能力,基于此,球类活动已经成为了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道具。文章主要分析了球类活动的特点,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并简述了幼儿教育中球类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国家未来栋梁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球类活动 幼儿发展价值 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34-02
前言:
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越发关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球类活动因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中。球类活动有多种类型,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等,活动形式多样,集对抗性、集体性、趣味性于一体,各种各样的玩法使得球类活动深受幼儿喜爱[1]。文章主要对球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与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1.球类活动的特点
因球类本身的丰富多样性,球类活动也相应存在许多特点。如:球类活动既可单人对抗(羽毛球、乒乓球等),又可集体会战(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活动开展较为便利,不受场地的限制,不仅能够在正规的室内运动场开展,也能够在户外开展,并且,户外活动能够有效改善幼儿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提高幼儿身体素质[2]。球类活动并非是锻炼身体某方面能力,而是对幼儿的全身锻炼,并且,球类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球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无论是哪种球类,在活动中,都需要孩子在场地内不停的运动,如:篮球中的跳跃、奔跑、闪避等,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羽毛球中的奔跑、挥臂、观察等,更是能够提高幼儿的力量、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灵敏度等。并且,多数球类运动需要集体参加,在小队对抗中,能够提高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而孩子们想要获得胜利,仅仅依靠某一人的能力很难获得胜利,只有小组之间团结协作,有效分析对方的优缺点并作出准确判断,才能够取得胜利果实,因此,球类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判断力、观察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而在人未来一生发展中,较高的身体素质是根本,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则是推动幼儿在步入社会后快速适应社会,并不间断提升自我的根本,可见球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3]。
3.球类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方案
3.1创设球类活动环境,提高幼儿对球类的兴趣
为提高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园中创设球类活动环境非常重要。在幼儿日常活动区域,放置各种球类模型、幼儿比赛图片、拟人化的球类图片等,如:在幼儿生活区域,放置各种动画型的球类图片,吸引孩子的兴趣;在草地上放置各種各样的球,吸引孩子去玩。另外,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引导人,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为孩子讲述球类运动的相关故事,或为孩子播放一些球类运动类型的动画片,营造良好的球类氛围,提高孩子对球类运动的兴趣,以便于后期开展球类活动。
3.2充分利用家长这一重要资源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是除教师外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合理开发家庭资源,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幼儿对球类的认知,提高球类活动的效率,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多数家长步入工作岗位,与孩子互动大大减少,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可在球类活动中设计亲子球类游戏,提高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促进亲子感情的同时,通过家长,教师能够更快速的掌握孩子在球类活动中的各种反应,并针对性的做出调整,使球类活动更进一步发挥作用。
3.3丰富球类游戏的内容与形式
在球类活动中,为提高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应培养孩子一球多用能力,避免出现篮球只能用来投篮、乒乓球只能用来两人对拍的固化现象。如:在玩乒乓球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孩子思考多种玩法:用硬纸板独自击球、两人击球或者多人击球,拍手抛球接球,在地上滚球等等,幼儿们思维能力丰富,因对世事认知不足,思维不拘泥于形式,能够想出许多有趣玩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同样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创新能力,为孩子未来成长为创新性、个性化人才奠定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球类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团结能力、思维能力等,对孩子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实施球类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球类活动环境,提高幼儿对球类的兴趣,充分利用家长这一重要资源,丰富球类游戏的内容与形式。球类活动拓宽了幼儿园领域的活动内容,使幼儿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小燕.球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上旬, 2015(11):134-134.
[2]李红露.球类游戏活动对4-5岁幼儿控制性动作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 2016(23):319-319.
[3]上官英.我的球儿动起来——对幼儿球类活动的调查与反思[J]. 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