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平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现状与对策

2018-03-16董超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合格证监督管理现状

董超妮

摘要 本文阐述了兴平市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宣传、监测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意识水平不高、检测覆盖不全、产地监督不力等主要问题, 并从诚信评价网络平台、检测信息互通共享、完善合格证推进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监督管理;现状;问题;对策;陕西兴平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3-0261-02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progress of management,publicity and supervision in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 certification of Xingping City,analyzed the main management problems such as lower consciousness level,incomplete detection,in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so on. Also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redit evaluation network platform,sharing detected information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qualified certification,so as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 certification.

Key words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certification;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status;problem;countermeasure;Xingping Shaanxi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健全和完善食品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以食品农产品合格证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收购、贮藏、运输、交易环节的无缝衔接和监管,兴平市遵循问题导向和倒逼机制,在全市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有效地加强了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工作,但在推进模式、管理创新、部门协作等方面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兴平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现状

2016年12月20日,陕西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在杨凌召开,会议要求以商洛、安康、岐山、大荔、澄城、略陽6个市县为重点开展合格证管理试点,阎良等9个创建国家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市县同步实施[1]。虽然兴平市不是试点县的县级市,但是也快速主动地开展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

1.1 加大部门联合,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遵循“管好源头,抓住关键,协同共治”的工作方针,按照“谁出具,谁负责”的原则,2017年6月由市农林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制定了兴平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了具体工作。统一合格证样式,开展合格证使用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有效建立了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合格证管理的衔接机制。

1.2 强化宣传培训,不断提高了社会知晓率

2017年7月,兴平市农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宣传。农林局深入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村组等,食药部门深入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学校、单位食堂等监管对象,多渠道、多途径开展了宣传活动,提高了生产主体、经营主体等对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的知晓率,为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1.3 开展例行监测,从源头上保证了质量安全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提高检测能力,确保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具备实施监督抽查的装备手段和能力素质;指导和督促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配备检测设施,开展自律性检测;指导和督促市场开办管理方配备检测设施,加强对入市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检,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进行销售;加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生产经营主体档案。例行监测环环相扣,从源头上确保了质量安全。

1.4 加强日常巡查,积极推进了农产品合格证管理

2017年8月1日开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入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合格证查验,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作为日常巡查、执法监督的重要内容。集中对进入交易市场、超市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供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责任义务。发现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则应依法进行处理,并及时通报产品所在镇办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市农林局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组织监督抽检。定期对生产经营主体开具和使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所涉及的生产记录、检测记录、销售记录、进货查验记录、运输记录等文件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定期通过监督抽查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真实性进行验证核查,严肃处理开具虚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行为,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农产品合格证管理。

2 存在的问题

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工作方面,兴平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 生产者经营意识普遍不高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群体庞大,水平参差不齐,组织化程度低,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市场压力和消费需求的影响下,过度使用农药、肥料以使农产品外观诱人。此外,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未严格按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采收等问题,生产者只追求经济利益。因此,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2.2 农产品质量检测未全面覆盖

合格证作为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的一种自我声明,也是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一种理性判断依据,同时还是政府监管的最新监督管理工具。因此,一旦生产者对生产的农产品开具合格证,进入市场后就要接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查验以及农业部门的监督抽检。其中自我承诺合格作为合格证的最低标准,能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生产经营者基本能达到,但是市场中产品品类众多,生产经营者基数大,检验检测品类覆盖不全,直接降低了接受监督抽检的概率,使生产经营者出现投机心理,因而要重点加大市场监督抽检力度,避免自我承诺合格流于形式。

2.3 产地批发储运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要求,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得到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进一步延长,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但是全市各镇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是加挂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下的,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只有权进行技术指导,没有直接的辖制权,因而工作衔接不足,大部分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尚未真正履行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监管网络还未按照要求全面组建。同时,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上,大量的分散经营、小规模生产增加了监控难度,时令水果和蔬菜主产区批发储运监管力度不够,需加强批发储运环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推广,加大检验检测与执法监管,确保质量安全[2]。

3 对策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的一次新探索,逐步替代原有的产地证明、购货凭证和合格证明文件,便于生产经营者操作。依据兴平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快构建生产主体诚信评价网络平台

生产主体是合格证的开具者,沿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生产主体的诚信开具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判斷,因而控制好诚信行为源头是做好合格证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监管机构可以建立覆盖全国的诚信评价网络平台,检验检测机构提供农产品质量信息,同时也可以设置留言板,让消费者能及时反映农产品的质量现状,生产主体可及时就相关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解答,便于生产主体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诚信是无形资产,通过诚信评价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建立,使生产主体失信成本不断增加,对生产主体合格证的开具起到约束作用[3]。

3.2 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互通共享

农产品流通遍布全国各地,同一采收期的农产品可同时发往多个销售地,因而同一批次产品在不同地方出现反复检测的现象。在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判定依据的前提下,若结论合格,即可停止重复检测;若结论不合格,针对主要风险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开展区域内异地互检工作,直至合格即可终止重复检测。这样既可节省检测成本,也不容易出现检测监管漏洞。检测机构检测结果互认是实现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互通共享的关键点,即时互通共享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实现零时差、零滞留、全共享。

3.3 完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进管理

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一项全新的政策措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采用统一制式,实行一镇一码、一户一号,做到一品一证,县级农检机构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为主要监管对象,各镇办以辖区内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散户为主要监管对象,已经认证且证书在有效期内的农产品则不必开具合格证,但必须在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备案。合格证由县级农检机构统一印制,合格证分正、副本,内容一致,生产者开具时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副本留存各镇办,以便备案管理,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4]。

4 参考文献

[1] 陈松,虞轶俊,王纯久,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3):59-62.

[2] 龙新.农业部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6(4):7.

[3] 李晓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6):40-42.

[4] 章丽娜,冯桂文,徐韦华,等.玉田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工作探讨[J].基层农技推广,2017,5(8):122-123.

猜你喜欢

合格证监督管理现状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改名为“承诺达标合格证”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农业部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