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全国卷背景下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2018-03-16张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极坐标直角坐标本题

张佳

【摘要】2016年有26个省份使用全国卷。随着全国卷在各省份的使用,全国卷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以求两曲线交点问题、?籽的意义和t的意义的理解、求最值问题这三类重点题型为抓手,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这部分内容中的重点进行分析,并给出教学建议,力求为一线老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方向,让老师们少走弯路,让学生们抓住重点,尽快得分。

【关键词】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求两曲线交点问题 ?籽的意义和t的意义的理解 求最值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50-02

随着全国卷在各省份的使用,全国卷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在高考中更加适应全国卷的考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是全国卷选考内容之一,在高考中是一道10分的大题,是解析几何的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要求不高,是学生在高考中必须拿分的地方。由此可见,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内关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比较多,缺乏在高考中针对这部分内容考点的指导。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的,缺乏系统性,缺乏对整体教学内容的把握。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这部分内容中的重点进行剖析,并给出教学指导建议,力求为一线老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方向,让老师们少走弯路,让学生们抓住重点,尽快得分。

一、为什么要“选学”《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一、《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介绍了一种新的坐标系及曲线方程的新的表示方法。在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在解题时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坐标系,求解曲线方程,进而更好的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坐标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几何意义,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各种各样的摆线已被应用在图案设计、摆线齿轮等方面。学生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特性。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

二、怎样“选学”《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本章重点:坐标系的选择,极坐标方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本章难点:理解极坐标的不唯一性,会选取不同的坐标系及参数求解方程。

以上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对部分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我们教学时应该让他们抓住本章的重点进行学习;对于部分数学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使这部分学生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内容有一个更完整的了解,在学好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可帮助他们对难点内容进行自学,培养他们的自我探究能力。在高考中,重点考查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应用。其它坐标系,如:球坐标系等只要了解即可。

三、高考真题分析

1.求两曲线交点问题

例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

解法一:

解:

(1)∵x=acosty=1+asint(t为参数,a>0) ∴x2+(y-1)2=a2 ①

即 C1为以(0,1)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方程为:

x2+y2-2y+1-a2=0

∵ x2+y2=ρ2,y=ρsinθ

∴ ρ2-2ρsinθ+1-a2=0即为C1的极坐标方程。

(2)C2:ρ=4cosθ,两边同乘ρ得ρ2=4ρcosθ

∵x2+y2=ρ2, x=ρcosθ ∴x2+y2=4x,即(x-2)2+y2=4 ②

C3:化为普通方程为y=2x,由题意:C1和C2的公共点所在直线即为C3

①-②得:4x-2y+1-a2=0,即为C3 ∴1-a2=0, ∴a=1

[考点分析]

本题考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轉化,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曲线交点的意义及求法。

[解法分析]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体现了数学中的“相互转化思想”。此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解法。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方程转化的公式。第二问,应用解析几何中经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解题。

[教学建议]

直角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的互相转化,是 4-4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简单的内容。要让学生熟记公式x=ρcosθy=ρsinθ及x2+y2=ρ2,并会运用。

在解题时,可以先将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利用解析几何的知识解决。这种解法的好处是:将参数方程转化为熟悉的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熟悉的直角坐标方程,从方程形式上减少了学生的陌生感;在知识上,直线和圆的相关知识是学生在初中就接触的内容,在解析几何中是比较基础和简单的内容,学生容易下手和敢下手去解题,从而增加了得分的概率。

解法二:

解:

(1) 同解法一

(2)公共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组:ρ2-2ρsinθ+1-a2=0ρ=4cosθ

若ρ≠0,由方程组得 16cos2θ-8sinθcosθ+1-a2=0,

由已知tanθ=2,可得16cos2θ-8sinθcosθ=0,

从而1-a2=0,解得a=-1(舍去),a=1。

当a=1时,极点也为公共点,且在C3上。所以a=1。

[解法分析]

解法二在第二问中,采用极坐标方程的形式,利用方程组的思想解题。考查学生理解曲线在不同坐标系中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交点的意义不变,考查数学的本质。

[教学建议]

本题第一问将曲线C1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极坐标方程,第二问直接给出直线C3的极坐标方程,这些条件都在将本题引导向极坐标方程解题。用解法一的方法可以解出本题,但在教学中只强调这一解法,学生会产生困惑——既然直角坐标系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还要教极坐标系?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极坐标系有什么好处?极坐标系问题都转化为直角坐标系解题,极坐标系不就成了直角坐标系的附属品了吗?等等,一系列的疑惑都将产生。这些疑惑并不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这部分知识内容产生的,而是因为教学导向产生的,这有违教学大纲和数学精神,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所以,建议在平时教学时,这两种方法都要介绍。甚至在新课时,只介绍解法二。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极坐标这一新内容,通过做题感受这一新的知识,以达到这部分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美。在习题课和应考时,可以向基础不好的学生,重点介绍解法一,作为一种得分的手段。

2.关于?籽的意义,t的意义的理解

例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

解:

(1)略

(2)

解法一: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y=kx,并代入到圆的方程得:(1+k2)x2+12x+11=0

x1+x2=-■,x1·x2=■

AB=■

=■=■

解得:k=±■, 所以l的斜率为■或-■

解法二:

在(1)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由A,B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将l的极坐标方程代入C的极坐标方程得 ρ2+12ρcosα+11=0

于是ρ1+ρ2=-12ρcosα, ρ1·ρ2=11,

AB=ρ1-ρ2=■=■

=■

解得cos2α=■ ,tanα=±■, 所以l的斜率为■或-■。

解法三: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x=tcosαy=tinα(t为参数)代入到圆C的方程得:

t2+12tcosα+11=0

t1+t2=-12cosα, t1·t2=11

AB=t2-t1=■=■

=■

解得 cos2α=■,tanα=±■,所以l的斜率为■或-■

[考点分析]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相转化, 直线的参数方程,线段长的求法。

[解法分析]

第一问:将直角坐标方程转化为极坐标方程,考查公式,让学生牢记互化公式。

第二问:

解法一,将直线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然后利用解析几何的弦长公式求解。

解法二,将直线方程转化为极坐标方程,然后利用ρ的几何意义求解。

解法三,直接使用直线方程,利用t的几何意义求解。

[教学建议]

本题第二问采用三种方法解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运用直角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三种方法解题的各自的解法、异同点及难易度差别。这三种方法比较起来,解法一的计算量略大,但更好理解。解法二和解法三计算量略小,但要求学生对ρ的意义,t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较高。

从命题者角度分析,三种方法都可以解本题,一题多解,考查数学的本质。但本题更倾向于后两种解法,由于本题直线l经过极点(即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所以解法二和解法三的过程有些相似,但意义不同。学生一旦对ρ的意义、t的意义理解了,则解本题思路清晰,计算简便,可以很快的得分,这也体现出坐标系與参数方程的优势。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对ρ的意义和t的意义的讲解要到位。极径(ρ)是极坐标系中的点到极点的距离。如果所求线段所在直线经过极点,则考虑用极坐标系求解比较简单。t是有正负两种情况的。t的几何意义为直线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上的点到直线上定点(x0,y0)的距离,线段长公式AB=t1-t2=■。当所求线段所在直线不经过原点时,考虑用参数方程求解比较简单。以上几点一定要重点强调,并让学生通过做题来体会。学生一旦对ρ的意义和t的意义理解了,这部分内容的精髓也就掌握了。

3.求最值问题

例3.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

解:

(1)略

(2)在曲线C上任取一点P(2cosθ,3sinθ),到l的距离为

d=■4cosθ+3sinθ-6

则PA=■=■5sin(θ+α)-6,其中α为锐角,且tanα=■

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考点分析]

椭圆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利用三角函数值域求最值。

[解法分析]

第一问:椭圆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考查公式的应用,让学生牢记互化公式。

第二问:将线段长度用参数表示,利用三角函数值域的有界性求最大和最小值。

[教学建议]

将直角坐标的x,y 用一个参数表示,从而减少未知数的个数;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值域。这一应用,充分体现了参数方程相对普通直角坐标方程,在求最值方面的优势。教师在教授参数方程这节课时,一定要介绍此应用。因为,可以通过此应用让学生在做题中体会应用参数方程解题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思考与总结

通过以上高考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以直线和圆为载体,考查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转化公式。在参数方程方面,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方法。在第二问中,考查利用上述方程,求解有关位置、交点和距离的问题等。

在教授参数方程时,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好参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几何意义可以更快的解题。

在极坐标教学时,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好?籽、?兹的意义,让学生熟练应用转化公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3]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猜你喜欢

极坐标直角坐标本题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从平面直角坐标系到解析几何
深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深刻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巧用极坐标解决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问题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极坐标视角下的圆锥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