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导入熨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3-16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451200张贤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药渣布袋腰椎间盘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451200)张贤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保守治疗方法有很多,本研究就以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为例,研究中药导入熨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2.57±5.58)岁;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41.78±5.41)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同意研究开展。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对。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中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导入熨疗,其具体实施如下,将患者中药煎药后的药渣保留,捡出药渣中带刺等药物,同时在药渣中加入红花10g,以此来增加药渣的渗透能力[1]。将加入红花的药渣放置在柔软的布袋内并放置于容器中,所盛用的容器应该适用于微波炉加热,而后将容器放置在专用的微波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3~5min,加热后取出,将布袋贴敷与患者环跳、肾俞穴、委中。在帖敷的过程中要保证布袋温度的合理性,在刚开始贴敷时其温度过高可以采用上下点打的方式进行烫熨,待布袋温度所有降低后,可以采用拍打的方式进行贴敷,拍打结束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按摩。按摩结束后,可以更换另一个布袋进行熨疗,步骤与之前操作方法一样。每次熨烫的时间为30min左右,每天中药导入熨疗治疗2次,6次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痊愈、好转、无效三个方面,痊愈是指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病症均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好转是指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病症基本消失,无效是指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病症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40例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痊愈的患者有16例、好转的患者有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并且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并没有十分理想,所以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保守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针灸、按摩、药熨疗法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都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就中药导入熨疗治疗方法来说,其操作便利、经济实惠,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认可[2]。通过将中药煎后留着的药渣加入红花,在患者穴位处进行贴敷和熨烫,可以起到良好的活血行气、散热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而且熨烫的方法可以促进药物更好的渗透到患者体内,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40例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痊愈的患者有16例、好转的患者有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要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实施中药导入熨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中药导入熨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药渣布袋腰椎间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有些中药渣要挤汁
阿拉套大戟药渣化学成分的研究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
沙布袋
放下布袋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站不起来的布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