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活

2018-03-16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国画牡丹中国画

幼年叩开艺术之门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如约来到吴维甲的画室。眼前的吴维甲,淳朴真诚让到访的人颇感亲近,艺术的话题便很自然地打开了。他的表述并不太多,对任何一个艺术问题只需寥寥几句就表达清楚了。但他作画则坚定有力,静美幽远的画面藏着深厚的现实观照和文化内涵。

1965年,吴维甲出生在内蒙古赤峰。赤峰,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这里曾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20世纪70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前的大型玉龙,更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由此证明这方热土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区一样,是远古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人类文明的厚重,使这座城市焕发着无尽的神秘和魅力。在这里,幼年的吴维甲受母亲的影响,走上了艺术之路。

母亲喜爱剪纸和画画,幼年的他便跟在母亲身边,用树枝、木棍在地上随心所欲地开始了艺术的萌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喜欢什么就画什么,到上了学便跟随老师学习了最初的绘画基本功。

高中毕业后,吴维甲如愿考入了河北美院。在学校他开始正式的系统学习,如饥似渴地吸纳关于绘画的各方面知识,从基础训练到中西画法,从画史到画论,从素描、速写、静物写生、色彩搭配,到水彩、水粉创作,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

努力的学习,奠定了艺术的根基,再加上毕业后美术专业的教学,让他对艺术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于是,他师从中央美院的德勒教授开始进行油画创作,以草原风情为主,勾画人物、动物。他的油画创作属于写实派,比较细腻。他的作品,将真实的现实生活与艺术的想象虚幻完美融合,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性和隐喻、象征等手法巧妙结合,缔造出寂静、神秘、沉思般的画面。由于生在草原,有生活、有感情,他画出来的草原风景别有韵味。就这样,吴维甲一路走来,他保持着艺术家的敏感,赋予写实油画以新的内涵。

那段时间,他进行了大量的油画风景写生。在写生风景时,吴维甲特别喜欢有远景的画面,非常重视远景的刻画,他说:“寥廓的远景强烈地吸引我,自己的心也驰骋得更远。为了让画面的视野更深远,我能站着画就绝不会坐下,一直画到目极所至。”他的风景画倾向于色调的观察方法与传统的写实绘画造型的融合,用写实的油画语言叙述特定的情景。面对自然的描绘,自然本身的色彩极其丰富,尤其是因光线、天气、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变化,把这种变化关系表达出来,才能反映出自然中不断变化的特有之美。景物的细节是他所不能忽略的,他常常像处理肖像一般去塑造笔下的景和物,而这种塑造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坚实感,更加雕琢出流畅超然的意境。

吴维甲的油画作品简洁明快,意境清新优美,仿若一首秋日的抒情诗,带给我们草原上美好的秋日旋律和节奏。画面上高低起伏的草原坡地上,树木披着黄灿灿的衣装,矗立在秋风之中,它们唱着秋日的恋歌。同时草地的颜色也变得青黄交接,他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极强的表现力,表达着对草原的赞美与呕歌。他将对草原,对生命的热爱,全部倾注到他的作品之中,美丽的草原、勤劳的牧民、飞奔的骏马、雪白的羊群……无不给人以自然的气息和感人的力量。

彩墨山水真情对话山川

在进行了7、8年的油画创作后,由于当时油画在当地没有多少人欣赏,市场太小,吴维甲便把眼光转向了国画创作。油画创作培养出的对色彩的偏爱,让他喜欢上了彩墨山水创作。他大量阅读了彩墨画大师林风眠和吴冠中的彩墨画作品和理论,细细品味其中的融合之美、和谐之美。真善美是永恒的社会主旋律,画画就是画自己,画自己的内心,画美的事物,画对美的感受,画对初心的追求,不重色轻墨,也不重墨轻色,他认真地追求彩墨的融合之美。他用色彩、用笔墨痛痛快快地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圈圈框框的束缚来表现着对大自然由表及里之美。

吴维甲以传统水墨为主,在宣纸上创造着意境,力图超越时空的局限,把大美的境象与崇高的精神融为一体。他擅长以古法变我法,在法度谨严中求取成法之外的天然机趣。巍巍高山,挺拔屹立在天地之间;浩浩长风,拂弄着云天下的林谷幽泉,演绎着一曲曲雄浑激荡的乐章。他在水墨技法的层面上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再现与表现等等,这些在他的反复思考、长期实践中渐渐地明晰起来。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他,最终确立了传统基础与现代精神并重的审美取向,以贴近现代人审美心态的个性化语言,追求着苍茫浑厚、博大雄奇的山水气势。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山水画家来说,到自然山水中体验天地间浩瀚博大的气息犹为重要。多年来,吴维甲以造化为师,行色匆匆,流连于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之间,去体验真实山水的壮美与秀丽。壮丽的山川每每使他激情满怀、不能自已。写生采风归来,他的胸中贮满山川的雄魂伟魄。然后,开始用笔墨去追溯,去创写。他认为,中国气派的大山大水,要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山水画一定要给人一种昂扬向上、振奋人心的情感体验,要激发出一种雄浑、深沉、阳刚、大气磅礴的精神。

中国山水画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着吴维甲,令他向往,令他陶醉。他将传统笔墨技巧融入到色调意境去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自然能够看到一些归纳性的东西。画中都可以找到他运用哲学和艺术审美的法则来指导画面的效果。每一幅画都安排有对比关系,如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面积对比。包括构成上的疏密、韵律、节奏、虚实、大小及色彩上的冷暖变化等。他把自己的情感体会融入到画面中,经过提炼,泼墨泼彩,把那种意境画出来。尤其在色彩的表达上,冷色调一般人在安静的时候,在空气清新的时候,是看到草原的时候,是心情特别舒畅的时候!你一定会喜欢用这样的颜色。暖色调一般都在于心情澎湃的时候,感情热烈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在画面上。他笔下的山水画,既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延续,同时又具有现代人的创新意识。这使得他的作品,一眼望去,既有传统的继承,同时又具有了现代中国画的蓬勃生机;既有中国水墨情愫,又有西方的色彩魅力,体现出作品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境界。

独以彩墨品牡丹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产物,是几千年文化脉络的延续、演释、发展和传承。到今天,她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营养的汲取是形成吴维甲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也是他能够在同时代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他坚信,中西融合能为中国画的振兴开辟广阔的前景,也深谙“洋为中用”的道理。其对色彩的把握源于对西方绘画的借鉴。他以复合色直接入画,不仅吸收了西洋画法,同时赋予了国画传统的精、气、神。

对艺术的追求,让吴维甲浑身充满了动力,这时候创新成为他孜孜以求的艺术目标。他在继承国画传统的同时,大胆地将油画技法融入其中,独创出了现代彩墨牡丹的系列作品。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因其气质的不同凡卉,雍容华贵,俨然花君之相。所以被人们称为“百花之王”,有“百花之首”、“艳冠群芳”之美誉。这使得牡丹倍受世人的青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表现的题材。吴维甲将中国画的厚重典雅与西画的大胆夸张结合起来,将国画的细腻与油画的随意和洒脱结合起来,汲取西画的空间和透视效果,刻意表现牡丹在不同状态下鲜活的质感。他用蘸满淋漓丰色的画笔,纵情地描绘着牡丹的领袖气度和王者风范。利用宣纸材质的特点,还有中国画的颜料、中国画的笔墨、中国画的构成,同时也借鉴了一些西方的绘画技法,凭色彩造型,借原色入画,以块面构成、以色助墨,采用西画的调色方法,将大面积色彩的块面结构与几何形体的分割刻画来表现牡丹的结构。

20余年来,中西方绘画的观摩研究和笔墨实践形成了他独有的彩墨融合的艺术特点,在调色、用水、用墨、用笔、用彩上独辟蹊径。水墨色饱含笔端,笔笔生情,色墨关系、明暗关系、素描关系、笔墨的阴阳转化关系贯穿在整个画面上,构建出新的意境。画出了重彩牡丹的视觉冲击力和凸出纸面的立体效果。在他的创作中,平和、乐观、积极、向上是笔下牡丹作品立意的主旋律,美丽、典雅、和谐、繁荣是牡丹图的主题和形式美的基本内涵和表述。画面上那朵朵丰盈清丽、灿然绽放的花冠和刚健挺拔的枝干、缠绵厚润的叶丛,把“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画的写意造型理念,深刻地熔铸于牡丹的形象与色彩的表现之中。丰富的色彩、奔放的笔法、丰富的画面结构和充满激情的绘画语言的表达,使他的作品笔墨纵横交错,墨色淋漓酣畅,严谨中现灵动之状,气韵恢宏生动,情感真挚激荡,充满了旺盛鲜活的生命力。作品构图成熟,以笔取气、以墨取韵,用笔遒劲雄阔,那绽放在宣纸上的朵朵牡丹,随风摇曳,妩媚娇艳,让观者惊叹不已,拍案叫绝。

艺术的道路上,吴维甲一路走来。他用真诚来创造美,把生命赋予永恒的艺术,始终耕耘在造化与心源的天地之间。他的淳朴真诚,使得他笔下的牡丹更加高贵优雅。天道酬勤,几十年来,吴维甲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作品展并获奖。2013年4月,经中华民族友好促进会专家评委会评定,吴维甲的作品被选定为国际交流礼品;2013年10月,由于他为中巴两国的友谊长存作出的贡献,被特授予“中巴友好使者”的光荣称号。

在与我们握手告别时,吴维甲告诉我们,他在今后要进一步把国画和油画兼顾,在艺术上不断推陈创新,弘扬追求国画传统文化的特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国画创作中,把更多的美的作品奉献给他崇仰歌颂的民族。望着他那真诚的目光,我们相信,他口中迸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坚定不移的流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此我们也祝愿他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好。

猜你喜欢

国画牡丹中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画
“三不够”牡丹节
赏牡丹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国画欣赏
南国牡丹
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