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价值方能留住美丽“乡愁”
2018-03-16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什么样的乡村才是美丽的?仅仅有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涵的乡村不是美丽乡村;按照城市思路把乡村变为城镇的复制品也谈不上美丽;物质富有但村民精神贫乏的乡村也不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和文化的;有生态的,也必须有生产和生活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其为美丽。我们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就是使乡村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新体现。
美丽乡村建设的“五个有利于”
一座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应该有哪些价值呢?我们把美丽乡村应该具备的主要价值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生产。乡村生产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手工业生产和乡村服务业。我们看到一些所谓美丽乡村建设忽视了乡村生产价值,甚至以消灭乡村生产而换取所谓“美丽”,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乡村建设。有利于生产和产业的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义,否则就是徒有其表。
乡村生产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乡村手工业的传承。现在比较奉行的一种理念是“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改造乡村”,这个机械移植城镇模式的口号理念上是错误的,缺乏乡村发展的理论依据;实践上是有害的,表现为在乡村复制城市的同时导致乡村生产难以为继。有些地方为了把乡村建设成“城市般的美丽”,甚至不惜牺牲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参加农业劳动的权利和意愿,消灭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空间条件。远离耕地,没有了发展家庭养殖业和庭院经济的空间。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清楚乡村农业生产基本要素和条件,包括方便农民生产、方便农产品的存贮和晾晒,方便农民获得农业科技和生产经验交流等。这些条件需要相应的空间来承载。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尊重的就是乡村适应生产的发展规律,尊重农民农业生产主体地位,而不能以削弱农业、消灭农民、破坏乡村风貌为代价。
二是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循环。乡村是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生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种全新的文明方式,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展演空间和建设场域。乡村的生态价值不仅表现为乡村坐落于青山绿水之中的良好生态环境,更主要的在于乡村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有着丰富的生态信仰以及践行着低碳生活方式,还有着令世界瞩目的有机循环利用智慧。
乡村体现着最接近自然生态的人类聚落形式,因而村落也成为生态恢复的有效力量,是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之间能量转化的节点。众所周知,在传统村落里是没有垃圾观念的,因为有机循环自然而然实现着变废为宝,一切生产物、生活垃圾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但是,在错误理念支配下的一些所谓美丽乡村建设,破坏了乡村本身拥有的生态循环系统,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的循环环节被取缔,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的循环链条被切断。由于采用了违背农业特点和乡村特点的制度机制,农业这一本应对生态具有正能量的产业却沦落为新的生态污染源,而乡村的垃圾也成为乡村环境治理的难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沿着城镇化建设的思路,而应该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在恢复乡村应有生态功能的过程中来实现。
三是有利于村民的健康生活。乡村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这不仅因为乡村最贴近大自然,也因为乡村有着与大自然节拍相吻合的生活节奏;不仅因为乡村有着新鲜的空气、健康的农产品、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因为乡村保留着人与人的和谐与亲情。城市快节奏和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导致的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等疾病使人们重新反思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科学和健康的。因此,乡村生活方式和慢生活的理念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今天每个住在城市的人都受到城市生活的极大困扰,城市既成就了现在的工业文明,也产生了“天人对立”的哲学和文化。拥挤、污染、噪音和雾霾等“城市病”迫使人们思考新型城乡关系,越来越认识到了乡村的生活价值。一些地区潜心打造养生、养老、养心的乡村社区,乡村的生活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来农村休闲度假,甚至通过各种方式到乡村安家落户。乡村的居住方式、耕作方式是人和自然最亲密、最接地气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乡村生活价值,未来的新型城乡关系应该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城乡融合发展,而不再是以各种理由搞城乡二元分割。
四是有利于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人们常说,“乡村是文化的根”。但当问及文化的根在哪里?人们往往就难以回答。因此就有了传统村落“建设一个毁坏一个”的现象。有些地方在乡村改造过程中简单移植城市规划的思路,不仅没有传承文化,还消灭了宝贵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无处藏身。各地普遍流行的盲目追求“高大上”、追求“洋”的做法,或者对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不屑一顾,或者根本看不到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了美丽乡村建设走错了方向,使得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所谓“美丽乡村”其实是徒有其表。
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是美丽乡村最重要的标志。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乡村文化的载体是什么。农家院落、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标志性建筑、特定的邻里关系与社会结构、风俗与节日、民间信仰和乡土知识、乡规民约、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等,都是乡村文化保存、传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当这些司空见惯的乡村存在被毁之日,也就是乡村文化被消灭之时。
五是有利于人的行为教化。乡村社区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天然的教化空间。乡村的空间特征、社会结构使乡村成为约束、教化和规范人的行为有效场域,乡村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区分是非善恶、辨别美丑,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规范。村落的教化功能是由村落的特性所决定的。村落之所以具有教化条件,在于乡村与城市社区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农户是透明的,不管谁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村落里的人都清楚。有了透明的农户,才有了乡村的熟人社会,进而有“街谈巷议”等乡村舆论,乡村舆论在乡村公共空间传播过程就是对人们的教化过程。第二,乡村熟人社会,才有了村民之间的监督,村落舆论是非常重要的监督力量,是约束村民行为最重要的措施和渠道。熟人社会才有了邻里之间的示范和模仿,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在乡村治理中之所以是有效的,是因为乡村特点所致。第三,乡村有对乡村成员实施周期性强化的条件,无论是红白喜事等习俗,还是节日礼仪和日常生活,都具有反复强化的特点,不知不觉地使人接受熏陶。乡村对人行为的塑造是自然的,教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的。
乡村教化往往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有着很强的示范功能,从而使人的行为受到深刻的内在影响。乡村教化的内容具有多面性,乡村教化的途径具有综合性。各个地方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对教化途径进行了很多创新。如文明评选、“文明户”评选、文化墙、文化大院;文化“驻乡”、新乡贤协会等的创建等。乡村教化途径的创新有助于促进村民尊重自然的品质,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社会和谐氛围以及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不管是弘扬尊老爱幼的礼孝文化,还是为农村培养可留得住的文艺人才,对乡风文明都有着现实的促进意义。
发现乡村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人们常说,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但是根在何处,载体又在哪里?迫切需要研究者给予回答。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村落时,会发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乡土情怀。当人们试图对乡村做改变的时候,会发现就像动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无从动手,生怕碰坏了什么。
我们可以把乡村的文化传承载体分成有形与无形的两类,有形载体诸如民居、庭院、村落结构,庙宇、祠堂、标志建筑,文化设施、农业景观,甚至古树、戏台、水井等都可以成为凝结乡土记忆的公共空间。无形的载体就更丰富,诸如农业种植制度、乡风习俗、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日常礼仪、道德传统、价值观念、乡土知识与民间信仰等。诚实守信、守望相助、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孝敬父母、热爱家乡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就是凝结在这些载体上,有些文化载体是不可以替代的,一旦消失就难以恢复。因此,必须研究和揭示乡村存在价值和发展规律。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乡村振兴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中央强调乡村建设要遵守乡村发展规律,而乡村价值理论就是揭示乡村发展的特殊规律,正确认识乡村价值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至少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为乡村建设的决策者、规划者和建设者提供依据。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乡村在其成长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价值与功能系统。我们知道,乡村产生源于农业生产,乡村正是在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乡村成长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新功能,注入生态、文化、教化等,目的在于更有利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维系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系统分析乡村构成要素、乡村特点、乡村价值体系,揭示乡村要素结构关系,把握乡村变迁发展趋势,提供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使美丽乡村建设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明确,可以避免由于对乡村价值认识不清而导致的乡村建设对乡村的破坏,让乡村建设有规律可寻。
二是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依据。中央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要克服城市中心思维方式,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城乡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说的乡村价值或功能是相对城市功能而言的,城乡融合,不是追求城乡一样化,不是按照城市建设思维改造乡村,是在突出城乡差异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而不是彼此替代。乡村价值理论所揭示的乡村价值体系和构成要素是城乡融合的重要依据,旨在告诉人们美丽乡村建设要保持乡村的哪些要素,传承哪些优秀文化,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才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乡关系是以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又要特别注意给返乡的人们留下一条回乡的路,破除阻碍农民手脚的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与歧视,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三是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必须了解乡村价值理论,懂得利用乡村价值,善于发现新的乡村价值。因为乡村价值与乡村振兴的每个方面都密切相关。
首先,产业兴旺必须以乡村生产价值为基础。乡村的成长过程就是为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乡村的存在,为耕地保护、土地综合利用、精耕细作、循环农业等提供了条件,乡村形态、田园景观、乡村文化与村民生活连同乡村环境一起都可以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资源。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的发展,既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乡村的存在是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的基础。忽视了乡村的生产价值,产业兴旺就无从做起。
其次,生态宜居要从乡村价值中寻找智慧。乡村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只有尊重乡村生态和生活价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乡村的生态宜居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外,还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民房建筑材料和房屋结构问题,解决污染物的处理问题,使老百姓居住环境更舒适。乡村的生态环境整治特别要注意从传统村落价值体系中汲取智慧。比如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恢复节俭的消费传统,减少浪费和污染;在新的条件下推进循环农业制度创新,科学的垃圾分类、沼气的开发利用、有机肥的制造与施用等,都预示着传统乡村价值发扬光大。
其三,乡风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有些地区从家风、家训抓起,开展优秀家风进万家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有的地区通过弘扬德孝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乡村文化有着自身鲜明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往乡村文化建设的最大失误是按照城市文化建设思路建设乡村文化,结果因不适应乡村文化需要导致资源浪费。乡风文明要充分认识乡村作为文化价值和文化载体的重要性,要在尊重传统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
其四,乡村的有效治理要充分利用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乡村共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养成了村民关心集体、参与村级事务的习惯;特殊的村落结构,形成了对村民行为约束与规劝功能;乡村的熟人社会塑造着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自我化解矛盾的机制。乡村治理要充分利用乡村特有价值,发挥乡村自治与德治的传统优势,构建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其五,生活富裕体现在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乡村的生活富裕不是单纯的增加收入,还体现在人们精神的充实和愉快。乡村去货币化的消费方式、群体性的娱乐活动、丰富的民俗活动、乡村艺术等都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体现。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尊重乡村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沿着乡村价值体系提升乡村价值水平,才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实现。脱离乡村价值体系的任何做法,都会导致乡村的破坏。了解乡村价值,尊重乡村价值,激活乡村价值,利用乡村价值,应该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理念、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