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愿牵着蜗牛去散步

2018-03-16李尚香

好家长 2018年1期
关键词:瑞瑞小熊蜗牛

文 李尚香

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我们都能切身地感受到孩子与孩子的不同,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指南》中也提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感触很深,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并思考如何做一位好老师。这篇文章内容是这样的: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没办法走得太快,于是我催它,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泪与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去牵一只蜗牛?

我该拿你怎么办?

在我班上就有这样一只可爱的“蜗牛”:中班新学期开始,班里来了个新学生——瑞瑞。记得刚进班第一天,她怀里抱着一只半旧的小熊,抽抽噎噎的,我见犹怜。我俯下身子,主动跟她搭话:“这只小熊是你的好朋友吗?”她不接话,红着眼睛仰头看我:“你可不可以打电话给我妈妈,让她接我回家?”语气里满是期待。第一天到一个新环境,瑞瑞没有缠着妈妈不让走,没有哭得泪眼婆娑,只是抱着小熊坐在一旁,憋了好长时间才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小瑞瑞的特别让我对她很上心,她的小熊是半旧的,说明她是个非常恋旧的孩子。依赖毛绒玩具,是不是缺爱、缺乏安全感?于是我用自以为可以带给她温暖的方式每天主动接近她。“瑞瑞早啊!”“瑞瑞,跟小朋友一起玩吧,那样才有意思嘛!”“瑞瑞,今天你进步好大啊!”……可是得到的回应却很少,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老师的赞扬就话匣子大开,这让我充满了挫败感。

后来,我从瑞瑞家长那里了解到,瑞瑞生下后就由老家的外婆照顾,外婆没有什么文化,也不太会和瑞瑞进行交流,更多地只是照顾她的生活起居、饮食温饱,直到爸爸妈妈把她带回身边上幼儿园。由于长期在老家,瑞瑞不会说普通话,刚开始也想参与到小伙伴的游戏中,但她讲话别人总听不懂,这形成了她最初的无助感。长此以往,这种无助感不停扩散,直到她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后来她遇事就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甚至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其实现在的瑞瑞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很多时候并不是瑞瑞“不行”,而是这种“无助感”让瑞瑞觉得自己“不行”,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瑞瑞的妈妈想重新给她换个环境,所以才转学过来。

我的转变计划

找准了原由,我开始了一系列的“转变计划”。我觉得帮助瑞瑞找回自信是当务之急,可能在平时她所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缺点和无助,所以我会去更加仔细地寻找她的特长和优点。瑞瑞不习惯别人关注她,她会觉得不自在,于是我就在平时生活中远远地观察着她,默默地关心着她,用“望远镜”来发现她身上的点滴兴趣和特长。我发现晨间韵律操是瑞瑞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她喜欢音乐,喜欢跟着音乐舞蹈,每次脸上都会挂着无法抑制的灿烂笑容,能看出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想从这个点入手,去提高瑞瑞的自我效能。晨间韵律操时,我请瑞瑞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有节奏地做操;音乐活动时,我也给瑞瑞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一次次的成功体验让瑞瑞信心倍增。“瑞瑞,瞧,你做得真好,大家都觉得你很了不起,别的事情我们也可以试试!”在她做别的事情退缩时,我就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事例鼓励她,使她有勇气去寻找更多的成功。

由于长时间的自我放弃,瑞瑞在语言表述和动手能力上,和别的孩子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瑞瑞的短板,我采用的方法是分级评价,同样的活动内容将要求降低。比如,在手工活动中,孩子们根据步骤图自己完成操作,我就手把手去教瑞瑞;语言活动中,孩子们运用手偶讲述故事,我就和瑞瑞每人戴个手偶提示性地进行对话练习……降低难度的内容,让瑞瑞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增加了她再次尝试的信心,也给予她完成更高难度任务的能力。

我愿等你慢慢地前进

一次美术活动课上,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小黄人、小鸭子、机器人……只有瑞瑞还在一把一把地抓着陶泥玩。我问瑞瑞:“你做的是什么?”她说:“我做了三只猪。”看着桌面上三团陶泥,我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瑞瑞接下来一口气说了她入园以来说过的最长的一句话:“大的是猪爸爸,小的是猪宝宝,不大不小的是猪妈妈。”那一刻,我激动极了,举起她的作品,大声地重复了瑞瑞的话,这时有位小朋友说:“我也要做三只猪。”我马上说:“那我们就请瑞瑞当老师吧!”孩子们都围在了瑞瑞的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这时候我看到瑞瑞的脸蛋红红的,眼睛里闪着光芒。

付出一定有回报,只是这只“小蜗牛”需要慢慢地陪伴成长。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并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尝试将学习过的行为矫正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来。如,运用“正强化原理”鼓励瑞瑞与老师、同伴抱一抱、亲一亲;运用“渐隐原理”引导瑞瑞去尝试角色游戏,和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运用“饱足法原理”让瑞瑞在需要发泄坏情绪的时候哭个够。渐渐地,瑞瑞有了变化,每天都在悄悄进步,犹如一株渴望阳光的坚韧小草。为避免教育出现“5+2=0”的现象,我多次与瑞瑞的父母进行沟通,告诉他们教育好孩子不但要多陪伴在身边,还要提高教育素养。每半个月,我便会给瑞瑞的父母发一张记录表,希望他们鼓励瑞瑞独立穿鞋、吃饭、如厕,让瑞瑞和同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让他们在家给孩子读故事书,陪孩子吃晚饭,一起玩躲猫猫等游戏,记录表也常常会根据孩子近期表现而发生调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学期过去了,瑞瑞变得爱笑了,变得爱和小朋友说话了,变得爱和老师在一起了。“我喜欢你,因为你长得很漂亮!”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像棉花糖一样又,又甜又软。瑞瑞,你知道吗?你就是上帝赐给我的那只“蜗牛”,来考验我的耐心、爱心和信心。

感悟

我和瑞瑞就这么朝夕相处着,每天,我都会为她的一点点进步喝彩。虽然她有时还会出现想脱离集体、挑食、发脾气等行为,但现在和刚入园时相比已经判若两人了。早上入园时,数她的招呼最响亮,区域游戏也玩得非常投入,如厕已经渐渐不需要老师帮助。她的努力,她的进步,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学会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多提供机会和条件供幼儿自由选择,让每一个幼儿都具有表现的勇气,在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支持并引导幼儿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进行探索。让幼儿体验感知,在感受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理解,从而让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小“蜗牛”瑞瑞的改变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信心,我从细微处观察入手,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赏识、理解、尊重、宽容,从而成功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融入集体生活。教育无痕,犹如陪着蜗牛去散步,蹲下来等待,你才会聆听到孩子心灵深处花开的声音。只要我们每天用心浇灌,幼儿园里永远都是美丽的春天!

猜你喜欢

瑞瑞小熊蜗牛
寻找晴雨花
瑞瑞趣事多
小熊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可爱的小熊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