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桐庐样本”的实践探索
2018-03-15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桐庐率先提出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围绕“美丽中国桐庐样本”,打造出“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
“沉睡资源”成“发展资本”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立足于资源禀赋,桐庐县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的建设,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域全覆盖。
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培育出桐庐经济新业态,建立起与美丽生态、美丽城乡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让青山绿水、美丽城乡这一“沉睡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資本”。
从“美丽城乡”到“美丽经济”
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这就需要做美环境、做强产业。桐庐最大的优势是绿水青山,全域旅游背后需要有非常清晰的产业支撑,而这也正是桐庐接下来将重点规划打造的方向。为此,桐庐在变秀美姿色为资本的同时,从风景与人文出发,深度开发山水、人文资源,拓展旅游产业门类,推出景观特色型、古村落文化体验型、乡野田园型等不同风格的乡村旅游,优化产业结构,延伸特色产业链。
在推动民宿经济、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健康养老、生态人居、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实现美丽城乡向美丽经济衍生转变的同时,桐庐着力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在桐庐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桐庐样本”和“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全民兴县”“一大目标、三大战略”。
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已让桐庐百姓尝到了“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的巨大红利。
富春江镇芦茨自然村仅有160余户村民,开设民宿的就有94户农户。江南镇荻浦村利用五水共治的契机,将牛栏变成咖啡店、猪栏变成茶吧,以此引爆了乡村旅游。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的阳山畈村,2010年开始,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文”,进行杭州市首批“风情小镇”创建。“以花为媒,借桃兴业”,村里先后成立阳山畈蜜桃合作社、合作社支部和支部服务站,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为拉长桃产业链,村里还连续举办“山花节”,游客赏花、摘桃,合作社还带领桃农利用废弃的桃枝培育黑木耳获得成功。
环溪村是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14代后裔繁居地,随着环境的改善,村里又将全村380余亩土地流转,由公司统一种植莲花,夏天莲花盛开的时候,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赏花,带旺了村里的农家乐。莲蓬、莲子和系列莲加工产品以及荷田套养的泥鳅、河蟹也给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