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问题
2018-03-15汪红军
汪红军
问题的迁移,是指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的知识背景下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是一环扣一环,在之前低年级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延伸。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运用本学科的特点来引导、发展学生的迁移思维,以此来锻炼学生推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同学们学会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剖析错解,追溯原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及时地给学生做出分析,看他们错误的原因是审题模糊、本末倒置还是定向思维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对错题进行分析,让他们对该知识点巩固加深印象。
如,苏教版课程教学六年级“长方体”时,有一道例题:一段木头的横截面面积是25平方厘米,长1.4米,这段木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有的同学直接用给出的截面面积乘以长,把计算结果的单位写成立方米,再换算成立方厘米;有的同学用三个长相乘;有的同学把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米,从而算出体积立方米再换算成立方厘米,但换算错误;有的同学用截面面积乘以长直接把计算结果的单位写成立方厘米。我问学生们这么算的原因,同学们纷纷举手作答。学生说:“根据计算公式长方形的‘体积=底面积×高,把截面面积算作底面积,长算作高从而做出算式。”面对学生的解释,我并没有直接否定,打击他们回答问题的热情,而是带领他们分析第一种算法错误的原因,让学生们自己找出其他算法错误的原因。
显然,这些错误都是因为学生的基础不牢靠,导致知识衔接不到,如单位换算、长方体计算公式等。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印象,使学生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多想一步。这样,既可以达到将数学问题正向迁移和发展的目的,也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进一步成长。
二、变更条件,深度拓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他们只会把所学知识从课本搬运到卷子、作业本上,套出就行,套不出就放弃,还美其名日:“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变更条件,拓展出新的结论。
如,在教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很多学生表示在解决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时无从下手,而且他们也说这一类型的数学问题让他们不知该怎么解决。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解决这一类型数学问题,加深对该类问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给学生们出了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例如,一个养鸡场一月份运出肉鸡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肉鸡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三月份运出多少只?我问同学们知道这个题怎么做吗?让他们分成两人一组,讨论作答。有的小组的做法是(13600+13600×2)-800=(13600+27200)-800=40800-800=40000(只),算出三月份运出40000只肉鸡。而有的小组的做法是用13600 x(2+1)-800=13600 x 3-800=40800-8=40000(只)。我让他们各自解释用该种方法做这道题的原因,他们都可以头头是道地从最基础的知识说起,一层一层得出结论,我对他们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表扬。
由此可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对条件進行深度解析,采用让学生自主讨论的形式,以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为主导,不但能大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例题变式,建构体系
例题属于数学问题的一部分,是数学题目里最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题目。课本中安排的例题,其目的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巩固和运用在课上学到的新知识,对知识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而要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发展,就需要教师将课本例题进行一些小小的变化。
例如,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修建时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同学们回答: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x宽”可列出18÷3×8=48(平方米)18÷3求得宽。那么我可以接着问同学们,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我问同学们会求吗?同学们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8+3)×(18÷3),另一种是18÷3×8+18。我又问那你们的(8+3)求的是什么?他们说他们求的是现在花圃的长。我为他们的思维敏捷感到开心。
由此可见,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对例题进行适当的变式,真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由“点”成“串”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也达到将问题迁移和发展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作为一线老师应该认真为学生答疑解惑,迁移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要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使学习成为有机联系的双向活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灌南县百禄镇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