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学生进行家庭心理教育
2018-03-15李艳杰
李艳杰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不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家庭教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这种教育直接塑造了人在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方面的雏形。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生的心理与言行无不与家庭的氛围息息相关,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具有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偏异心理和行为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由。部分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行为常常成为无效劳动,甚至成为学生心理异常、性格扭曲的根源。因此,我们应把家庭教育看作是整个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支持系统。
目前中国家庭的父母与子女谈话的最重要的话题是学习,是考试成绩。应该说父母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父母把精力和兴趣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做人教育、心理健康与创新教育。因此,良好的家庭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健康人格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家庭氛围以及与父母双亲的言行关系较为密切。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意识到自己不仅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父亲,还有一个慈爱的母亲。父母感情融洽,遇到问题大家可以商议,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得到父母的重视。班级中多数品学兼优的学生都生活在温暖、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学习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能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他们虽然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是从不骄傲自满,能和同学互相帮助。因此,只有生活在民主、和谐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
二、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生活中,不少父母总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物,认为管孩子是自己的事,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让孩子按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认为孩子必须听父母的,只有这样长大后才是好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是打,就是骂,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性格易内向、孤僻、不爱与人交往,常常自卑、恐惧。只有孩子的人格得到尊重,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才能使孩子完全相信自己,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就为孩子形成自己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
表扬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挖掘孩子潜在的心理能量。遵守家庭教育中表扬的心理规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当然表扬也要讲究地点和方法。例如:公开场合的表扬。家长有时让儿童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必要时还可以在儿童的同伴、老师面前表扬他们的优点,这会激励孩子更加努力。
批评的目的是家长为了抑制孩子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与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指出孩子错在哪里,并帮助他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应如何改正,而不要牵涉以前的缺点、错误,也不要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不足相比较,更不要在客人、同学面前批评孩子。如果这样做就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缺乏自信心。这时孩子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就这样了,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不但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因此,在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说话的态度、语气,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
常言道,做人难,做父母更难。现在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常常把自己所有的希望统统寄托在孩子身上,也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让孩子既学这个,又学那个,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不要采用教训、命令的口气,而要与孩子倾心交谈,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给孩子。如果这样做,父子间、母女间沟通困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孩子的心理也会健康发展,同时也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作为21世纪的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了解新世纪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与艺术,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有效地培养好孩子。
[作者单位:沈阳市浑南区白塔小学 辽宁]